懷念單位老領導共產黨員的演講稿

時間:2022-02-05 09:21:00

導語:懷念單位老領導共產黨員的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懷念單位老領導共產黨員的演講稿

今天在這里,一個特殊的時刻,能有機會與在座的各位一起重溫我們的調度長,令我心里時時充滿了一種感動,感動于他對人生的執著追求,感動于他淡泊名利、恪盡職守的黨員風范,感動于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崇高敬業情懷,更感動于他留給我們后人的那永恒的人格魅力……。 調度長離開我們整整3年零5個月了。3年多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中渡過,日漸彌深。我們在思念中品味著他的做人風格,在思念中品味著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思念中品味著他忘我的思想境界。

記得那天,是我最后一次陪他進廠到二重催車間查看余熱鍋爐吹灰器的情況。鍋爐有30多米高,他堅持要親自上去看一看,我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實在不忍心讓他留下遺憾,就扶著他慢慢往上走,當他走到第二層平臺的時候,他已汗如雨下、步履維艱了。這時,他轉過頭來對我說:“你上去看一看吧,我不行了”,說完就趴在了平臺上……。調度長,您知道當時我心里有多難受嗎,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回天之術來幫助您了卻這最后的心愿啊。

花開花落,春去春回。雖然調度長已走了3年多,但我總感覺好像他還在我身邊,每天還在指點我應如何做好全廠的瓦斯平衡工作,還在告誡我全廠什么地方是最關鍵、哪些是最需亟待解決的問題……。師傅,您放心吧,我們會按照您的囑托把這些工作做好的,我們不會讓您失望的!師傅,您該好好歇歇了,因為您實在是太累了……。

2001年年初,調度長感到身體有些不適,渾身沒勁,兩肋隱隱作痛,人也一天天消瘦,妻子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但他總是一句話:最近太忙了,先用藥頂一頂再說,等不忙了再去。可是在他的日程中,哪有不忙的一天呀。就這樣他一拖再拖,直到6月中旬他突然感到肋部的疼痛加劇了,有時疼的無法忍受臉上直冒虛汗,最后還是同事們把他送到了醫院。當他從第五醫院轉到總醫院,被初步確診為肝癌晚期時,廠里的領導都驚呆了。當同事們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都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我們知道他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每天他的作息表都安排的滿滿的,時間對于他來說是多么的寶貴啊!

當廠里的領導親自陪同他去上海看病時,在臨走的前一天,他依然還在惦記著廠里的工作,并在凌晨三點前完成了一份工作計劃。這是一份怎樣的工作計劃啊,他把近期主要工作都列的那樣詳盡周全,關于下半年的電力系統挖潛增效方案,300字的稿紙他整整寫了8篇,有1000多字,具體到了每一條管線、每一個閥門,我知道這字字句句都蘊含了他對煉油廠深深的眷戀、濃濃的關愛,蘊含了那難舍難分的惜別之情……。

20多天后,他回來了,體內的腫瘤切除了,但傷口還沒有完全恢復。回來的第二天,他就一個人又溜出了家門,騎著自行車進廠了。離開這里20多天,當看到那高聳入云的塔群、轟鳴奏響的機泵和熟之又熟的員工們,這一切重又呈現在他的面前時,他感到是那樣的親切和欣慰。

9月初,他剃了個平頭,正式上班了,臉色比以前白了許多,人顯得格外精神,廠領導為了照顧他,與他約法三章:第一不能進廠;第二不能因工作耽誤治療;第三如果要進廠必須坐車,然而這三條他哪一條也沒做到。他總認為:一天有事做,忙忙乎乎的就當鍛煉身體了,可是他一忙起工作來,就把自己的病全拋到了腦后,其實這時癌細胞仍然在他的體內蔓延著,疼痛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總是默默頂著,其實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再不抓緊時間多為廠里出點力,今生恐怕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他用頑強的意志與病魔進行著抗爭,與時間進行著賽跑,用偉大的生命詮釋著一個黨員的崇高品質。

當時正是秋末冬初時節,也是我們廠節能降耗的關鍵時期,他每天都在忙著組織有關人員優化動力運行方案,在忙著深入挖潛增效的事兒。這時的他是一邊工作一邊進行化療,也許我們在座的各位對化療都從旁人那兒能略知一二,那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啊,也許用言語根本就無法來形容它,也許用生不如死來比喻更為恰當。師傅,他硬是咬著牙堅持著,堅持著,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是多么的留戀啊,他是多么想再為煉油廠多做點兒工作,再多解決一些挖潛增效的難題啊,他畢竟才只有50歲啊!小陳老師工作室版權所有

他所做的一切是因為他太眷戀著這塊養育他的土地。31年前,他帶著對鐵人的敬仰之情,從遙遠的齊魯大地來到了東北的松嫩平原,他從最基礎的一名電氣學徒工做起,雖然他只有初中文化,高深的電氣原理知識讓他感到學起來有些吃力,但山東人的倔強性格使他憋足了勁,誓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勁頭。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和實踐操作,他在同伴中脫穎而出,不僅當上了值班長而且還成為了供電車間的技術骨干。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不斷求索中,他從一名初中生逐漸成長為電氣專家,從一名工人成長為優秀管理干部,先后曾擔任動力調度、車間副主任、書記、調度室副調度長。崗位、職位多次變動,唯獨不變的是他那愛廠如家、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有對電氣事業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的執著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了燦爛的人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

在他擔任煉油廠副調度長的6年間,他帶領相關人員先后完成了20多項節能項目。每年僅節能降耗一項就為企業創造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被大家譽為煉油廠節能降耗“第一人”。作為主管水、電、汽、風的副調度長,可以說他掌握著全廠生產的命脈,如何保證四大系統高效運行,又要安全節能,是煉油廠創效的關鍵。走上崗位的第一天,他就深深感到肩上這副擔子的沉重。組織的信任、領導的關心,使他有決心要把這副擔子挑起來、走得好。經過幾年的深入調查、學習使他對全廠有多少條管線,每條管線有多大壓力、多大的流量都了如指掌,凡是動力運行系統出了問題,只要他到場,人們心里就有了底,每次在關鍵時刻,他都不負重望,組織有關人員一次次消除隱患,一次次讓生產化險為夷。拳拳赤誠心、悠悠敬業情,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忘我工作、勇挑重擔,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博大胸懷,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形象!

2002年3月4日,在他的生命即將走向最后的時刻,他心里惦記著的依然還是廠子,此時他已處于昏迷狀態,呼吸困難,劇烈的疼痛使他發出了無意識的哀嘆,但是人們還是從他斷斷續續的話語中聽到了加氫、供電等煉油人熟悉的字眼。當他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妻子和正在讀大學的女兒圍坐在他的床前,呼喚著他,渴望著他再睜開眼睛看一眼她們------他至親至愛的親人時,他已無力說出對她們抱歉、囑咐的話語,只能用人世間最真摯的心靈感應與她們默默對話、依依惜別……。

3月4日晚9點零25分,他停止了呼吸,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親人們因為他的離去,而永遠地失去了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同志們因為他的離去,而痛感失去了一個好領導、好搭擋;企業因為他的離去,而悵然失去了一個好員工、好干部;大地因為他的離去,而顯得那樣黯然失色。

2002年3月6日清晨,送葬的車隊排成了一條長龍,很多素不相識的人都來為他送行,只因為他們對他懷著一份深深的敬意。寒風中人們胸戴白花,臂纏黑紗,凝望著靈車,眼里噙滿了惜別的淚水。老領導、老朋友、同事們,大家是多么舍不得他就這樣地離開我們啊!

他走了,走的是那樣的坦誠,走的是那樣的光明磊落,他為煉油廠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為煉油廠抒寫了生命的華彩樂章,他是煉油人的自豪,他是煉油人永遠的驕傲!

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德,“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他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為煉油精神寫下了濃厚的一筆,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為我們樹立了煉油人不朽的豐碑,也為我們全體黨員詮釋著黨員先進性的永恒標準!

小陳老師工作室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