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廢人演說

時間:2022-08-30 09:53:00

導語:何為廢人演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朋友們:

國家放寬了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準,年。又一次點燃了求學深造的希望之火。為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決定直接報考研究生。當時我鄉里當文化站站長,白天工作,晚上自學英語和大學經濟類課程。年,報考財經學院財政系碩士研究生,英語考了40分,成績通知單是別人給我拆開的沒有理會我總成績,只是注意到成績通知單上的四個字:不能錄取!一夜之間在家鄉冒出不少自命“通曉世事”人。高論滿腹,什么“初中生考研究生,自古沒聽說過”什么“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什么“人貴有自知之明,有的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之類的諷刺嘲笑話一起向我飄來。走在大街上,會有人戲稱我為“博士”同事問我對別人的議論有什么想法,告訴他于無聲處”一笑,勸我別白費功夫,還是好好在文化站干,省得領導有看法。老了以后,往西邊一挪了事。文化站的西院是鄉幸福院,專門收養無依無靠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同事把我歸宿都想好了認定我這一生不會有什么作為,年老之后只能進幸福院。對別人怎么看我從沒往心里去,但我堅信我自己不是個“廢人”年月日,終于收到財政金融學院錄取我為碩士研究生的通知書。以成敗論英雄的鄉親們對我換了一副面孔。那一段時間,著實風光了一番:給中學生做報告、上電視、上報紙…臨到北京報到前一天,把同事們請到家中聚餐。席間,勸我年老后入幸福院的那個哥兒們對我說:這一來你用不著入幸福院了

不得不從我童年講起。廢人”這個詞匯在辭海》里是指“無用的人”這個研究生就曾被人認為是廢人”要問這是為什么。

家境貧寒,曾經有過無憂無慮的童年。雖然我生在農村。但四歲之前我和其他健康兒童一樣天真活潑。母親說,那時候的個很淘氣的小男孩。天有不測風云,一場大病,使本來活蹦亂跳的躺在炕上,多方求醫,也沒有使我站起來。父親看著終日躺在炕上的說我廢人”意思是已和廢棄的物品一樣毫無價值了這個可怕的字眼從父親嘴中說出來,表明我父母對我未來已不抱希望。

不懂得什么叫挫折,那時候我還不懂得什么叫人生。更不知道父親把“廢人”這兩個字賦予我究竟意味著什么,只知道每天躺在炕上很難受。多么想站起來,走到藍天白云之下,去感受春風的撫摸?多么想和伙伴兒們去玩去耍?必須站起來,必須重新學會走路!于是先是炕上挪,而后用雙手扶住窗臺,試著站起來。一次,二次…頭被窗臺碰破了一次又一次,終于站起來了繼而又邁出了一步,兩步…父親給我做了一輛四輪小木車,扶手正好齊到腰。扶著窗臺練習了半年邁步之后,可以推著小木車在炕上走了當我扔掉小木車能徒步走到院中時,幼小的心靈里終于體驗了能走路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這并沒改變世人對我看法。好多人眼中,然而。仍然是個“廢人”一向學習成績優秀的初中畢業被剝奪了上高中的權利。不甘心升學機會就這樣喪失,去縣文教局討公道,問:這樣的人該不該上高中?一位副局長告訴我殘廢人能認識自己的名字,會算帳就不錯了就算上了高中又有什么用?一句“又有什么用”表明在這位局長大人的心中,個“廢物”不冷不熱的話讓我想起了一個鄰居特地向我請教的一個問題。問我說,大騾子大馬殘廢了可以殺肉吃,人要殘廢了怎么辦?意思是說人要殘廢了什么用處也沒有。真沒想到文教局的副局長和我鄰居有著驚人相似的看法,因為局長的這種看法,最終沒有上成高中,但我第一次向自己提出了這個問題:廢人”嗎?

不是廢人”要用行動,不。用事實證明這一點。不是不讓我上高中嗎?照樣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十五歲的拖著殘疾的腿到生產隊參加力不從心的繁重的體力勞動,勞動一天無論多么累,都堅持自學到深夜。那時,獨自住在地震后蓋起的簡易茅草屋中,小屋四面透風,買不起煤,生不了火,嚴冬的季節里,肌肉萎縮的胳膊腿都生了凍瘡,有的地方露出了鮮紅的嫩肉和白骨。翻爛了幾十本書,演算了幾千道習題。幾年的時間,自學了高中所有課程和大學數學專業的必修課。恢復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制度后,只有初中畢業文憑的以同等學力報考了大學理科。不少人用奇怪的目光看著我不相信初中生也能考上大學。那位鄰居又用他那套“大騾子大馬”理論開導我小兔子能拉車,誰還買大騾子大馬?不過這次他沒把我當成“廢物”只是看成不能和大騾子大馬相提并論但畢竟可以殺肉吃的小兔子。鄰居和那些用奇怪目光看我鄉親們都沒想到全公社幾十名報考者,只有我這初中生上了初選線。消息傳開,好多人看我目光都變了說我腦瓜聰明,從小就有志氣,將來一定有出息。當我沒過去體檢關時,這些人又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早就說瘸子上不了大學,要是能上大學,中國人還不都成了大學生?有些人就是這樣,成功了夸你失敗了貶你如果為這些言論所左右,那你就永無成功之日。不聽邪,第二次、第三次上了考場,成績一次比一次好,可失敗得也一次比一次慘。身為國家干部的兄長向父親下了最后通牒,說他不會再往家里交一分錢,因為他不能把錢讓我這個“白吃飽”浪費在買書上。本來就把我當成“廢人”父親不得不勸我放棄考學的努力,說我家祖墳上沒有上大學那棵蒿子,殘廢人別想得太高,莊稼活兒干著吃力,該趁年輕時學點手藝。哥弟們都指望不上,當爹當媽的不能陪我一輩子,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

伸手向別人要求施舍的人才是真正的廢人”腿殘疾了還有雙手和大腦,父親的話把我從夢幻中喚回現實來。22歲的得考慮生計問題了理想不能當飯吃。還可以干很多事情。那一年我走上了謀生之路。為了生存,自學了服裝裁剪、無線電修理;東北干過臨時工,當過鄉農業技術學校教師、鄉文化站站長…什么樣的諷刺話都聽過,什么樣的白眼都看過,真正體會到一個殘疾人自立于世的艱難。

我舉起杯,對我的同事們說:“來,為幾十年后幸福院為我節省一大筆開支而干杯!”

“請相信,我不是‘廢人’!”這是我對自己常說的一句話。今天,我把這句話送給和我同樣不幸且仍處在逆境中的朋友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