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他人的優秀黨員事跡演講--真情無價

時間:2022-06-16 09:48:00

導語:幫扶他人的優秀黨員事跡演講--真情無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幫扶他人的優秀黨員事跡演講--真情無價

幫扶人的優秀黨員事跡演講--真情無價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童訓,我能站在今天這個講臺上給大家演講,這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因為我所做的,我個人認為不過是很平常的事情,我相信,也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而且也應該能做到的事情。我說的很平常,那是因為只要我們都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只要我們具備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只要我們還有一點能力,我們就能夠做到幫助他人,救助他人,正像有一首歌曲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才能處處充滿溫暖,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希望。

說起我自己,這也并不是說我是一個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才應該這樣做,而首先我認為,我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是正直的,也是和大家一樣的人,我就應該這樣做,而身為一個共產黨員,我覺得,我更應該這樣做,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如果不這樣做,首先我就對不起自己的道德和良知,其次,我更對不起自己是個有近3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

我出生在農村,在農村基層當過幾年的村干部,還當過教師。因此,對農村,對農民我有較深的感情。在我結婚和有一個孩子之后,因為愛人在縣微波站工作,我在工商局工作,我的父母又年老多病,家里孩子無人照顧,我和愛人商議就決定請個不保姆,經人介紹,家住鳳臺縣民族鄉石灣村的胡永華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里。這個石灣村雖然和縣城只一河之隔,但卻地處山區,村子靠在淮河邊的一個山坡上,村子里面的土地都在淮河對面,而且因為的蓄洪區,十年九淹,村子里的經濟非常落后,村里的青壯年都在外面打工。我只所以請的胡永華老人,還是緣于他們家的特殊情況,胡永華老兩口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和媳婦下面是三個肩挨肩的兒子,全家七口人,兩老三小,兒子媳婦因為老的老,小的小,他們沒法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家里的生活相對比較困難,我當時想,讓胡永華到我們家當保姆,不僅能為家里節省下一個人的開銷,還能有一份收入,雖然我們家給胡永華的工資并不高,但對于人家的特殊情況來說,也算是一筆收入了。

說實話,胡永華老人初到我們家時,因為她過慣了農村生活,一下子來到我們家,做起事來并不是十分讓我們滿意。但老人心地善良,對待我們的孩子像自己的親孫子一樣,老人也非常勤勞,在我愛人一段時間的幫助下,也慢慢適應了生活,可以說,在那一段時間里,我們一家人生活的非常開心,對待胡永華我們也就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不僅按時給老人工錢,還經常給老人和她的三個孫子衣物和其他食品,而老人只要家里的果樹結果了,也總是首先讓家里人摘上一筐送來,讓我們全家大小嘗嘗鮮。

一位國外的作家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樣的日子過去沒幾年,胡永華的大孫子當兵了,兩個兄弟上學也很用心,學習成績很好,眼看他們家的處境就會變好了,可就從這時起,不幸的災難就接二連三的降落到了胡永華老人的家里。

胡永華的兒媳很能干,家里地里都是把好手,可就在1996年,她在去娘家回來的路途中,遭遇車禍,當時不僅肇事車輛逃逸了,胡永華家和兒媳的娘家都不知道,家里認為她走娘家沒回來,娘家認為她回來了,直到一星期后公安局在電視上認尸啟示,那是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九天,我和愛人陪同胡永華的兒子和孫子來到殯儀館的停尸間,老人的兒子和兩個孫子一看就認出來了,那種場面讓我現在回想起來都感到揪心,兩個孩子睡在地上打滾的哭,胡永華的兒子幾乎傻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那個說話做事一貫風風火火的農家婦女就這么撇下丈夫和孩子走了?

所有的人都在哭,他們的家人中也根本沒有一個人能冷靜下來。我和愛人商議,與其這樣大家都在傷心也不是辦法啊,而當時對于胡永華的家庭來說,日子本身就過的緊巴巴的,也根本沒有錢來安葬老人的兒媳。當時他們家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我和愛人。

而更叫人傷心的是胡永華的大孫子石德需,在他媽媽遇車禍之前,他剛回來探過家,離家時,他的媽媽還抹著眼淚送他,回去不到半個月卻傳來噩耗,媽媽遇車禍死了,這樣的打擊讓石德需無論如何難以接受,他的神志一下子垮了……

這哪還像個家庭呀,我們和愛人看到這一切,也跟著落淚,而最后,我說,事到了這個地步,總是傷心也不能解決問題,不管怎么說,我們出錢先把人安葬了再說。愛人也很支持我的意見,我們回家,拿來了1700多塊錢,按照當地民俗,將胡永華老人的兒媳安葬了。

安葬了胡永華的兒媳,我和愛人又給了他們家一點生活費,便把胡永華老人又接到了我們家。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胡永華的大孫子因為母親的突然遇難大腦受到了嚴重的刺激,在回到部隊沒幾天,竟然不聲不響的溜了,他也沒有回家,也沒有給我們任何音訊,一個兵沒有了,人家部隊領導非常重視,專門指派了兩名部隊干部來鳳臺找,當時,胡永華的家里困難就不必說了,一下來了兩個部隊領導食宿安排就成問題。我得知情況后,主動把兩位部隊領導接過來,安排在我愛人單位的招待所,住在那里,吃在我家。也是由于我的熱心吧,兩位領導還誤以為我是他們什么得力的親戚,甚至懷疑是我有意把石德需藏起來了。我只好像他們如實講述了他們家的情況,并請求他們轉告部隊,爭取不要給石德需任何處理意見,同時我們也配合兩位部隊首長積極尋找石德需,還好,一個星期后,石德需忽然給我家打電話了,正好兩位部隊首長也在,經過我們苦口婆心的相勸,石德需終于答應先回家來,人是回來了,可看看他的神情再回部隊服役可不行了,因為頭腦受刺激太大,他的神情經常恍惚,兩位部隊領導也覺得問題不能怪家里,更不能怪石德需本人,我又再三請求,最后部隊沒有給予任何處分,并特許石德需正常退伍,石德需回家以后,我和愛人又經常去看他,給他帶營養品和藥品,并對他進行開導,后來他很快恢復的正常,現在在外地打工還很受老板的器重。

部隊兩位領導在我們家連吃帶住將近一個月,臨走我又分別給他們備下了禮品,說真的,我也是咬著牙過日子,那時侯,我們夫妻工資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千多一點,這一個月,把我們家三個月的工資都花光了,事后值得欣慰的是一切也都算辦妥當了,我覺得值!原創:送走他們,那個月我到郵局交電話費時驚呆了,原來我每個月的話費也就幾十塊錢,這個月好家伙!八百多!

這件事情斷斷續續將近一年,胡永華老兩口的傷口剛剛愈合,我也覺得可以喘口氣的時候,正應了中國的古話了:禍不單行呀!

胡永華老人的兒媳死后,胡永華唯一的兒子上要照顧老父親,大兒子出去打工了,還有兩個上學的兒子也需要照顧,忙里偷閑還到一家還去打臨工,誰曾想在一次下夜班后,走在回家的路上也和妻子遭遇同樣的災難,被車禍撞死不說,肇事車輛也同樣逃逸了。俗話說,幼年怕喪父,老年怕喪子呀!

在胡永華的兒子遭遇車禍的時候,胡永華剛巧不在我們家,走親戚去了,有人把胡永華的兒子送到醫院,等我們夫妻聞訊感到醫院,人已經快不行了。而且在他彌留之際,守在胡永華兒子身邊的只有我和愛人。我愛人還不聲不響的花了三百多元為死者買了壽衣,和上次一樣,也是我們夫妻出錢安葬了他,等到一切辦完以后,我對胡永華的老伴和三個孩子說,既然現在胡永華還不知道,我們就暫時瞞著她吧,她的身體不好,要是知道兒子也出車禍死了,肯定會受不了打擊,我們能瞞一天就瞞一天吧。胡永華的老伴和幾個孫子都同意了。

胡永華的老伴到自己兒子這一代是三代單傳,所以他們家在村子里幾乎沒有什么親戚,而到了胡永華兒子這一輩,雖然下面有三個孫子,但兒子和媳婦都在中年死了,三個孩子也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這個時候,我和愛人就商議,在這三個孩子中,老大可以打工了,也可以說不需要我們負太多的責任了,可下面兩個孩子怎么辦?這兩個孩子和他們的哥哥一樣聰明好學,但是以他們家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面臨的最大可能就是輟學,而輟學以后年齡小不可能出去打工,在家里沒有父母管教也極有可能走上邪路,這樣兩個這么好的孩子就算報廢了。當時,我們兩口子也沒有別的什么想法,只的覺得這么好的孩子將面臨輟學甚至流浪太可惜了,我們現在幫他們一把,不說將來他們為國家怎么怎么樣,起碼他們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會靠自己的勞動和工作成家立業,退一萬步講,只要我們幫他們一把,進行適當的幫扶和教育,將來他們最起碼會遵紀守法,不會危害社會和國家吧?

我把三個孩子叫在一起,對他們說,雖然你們的父母都不在了,爺爺奶奶沒有能力撫養你們,但是你們放心,只要叔叔有一碗飯吃,就絕不會不管你們。我愛人也對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說,只要你們好好上學,聽老師的話,將來升中學上大學,學費的事都有我們家出,你們就放心的學習好了。

安置好了他們家的大人孩子,下一步對胡永華老人怎么辦?老人只有這一個兒子,愛惜之心可想而知,而且胡永華的兒子很孝順,母親在我們家當保姆,他總的每一星期或最多半個月,就到我們家來看望母親,她的這個兒子還很好喝酒,我們常來常往也習慣了,他也不拿我們當外人,每次只要一到我們家就喝酒,一邊喝酒一邊和母親拉著家常,這時候也是胡永華老人最開心的時候,以至后來,只要時間一過十天半個月,老人就會嘀咕,兒子怎么也不來看我了?

可現在人不在了,要是胡永華老人再問起來怎么辦?她要是硬要回家看看怎么辦?老人要是知道了會發生什么事?這是我們夫妻辦完胡永華兒子喪事以后一直很頭疼的事情。可是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一定要先瞞著老人,瞞一天是一天。

幾天以后,我從胡永華的親戚家將老人直接接到我們家,還好,老人已經在我們家習慣了。我們夫妻也盡量讓老人高興,決不能流露出一絲的痛苦表情,可是,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天,老人終于忍不住了,生氣地說,這孩子從來沒有這么些天不來看我,家里該不是有了什么事?我愛人就隨口編了個謊言,對老人說,你媳婦都死了一年多了,你兒子一個人在家也悶的慌,再說現在正是農閑,你兒子也出去打工掙錢去了,要等明年收麥才能回來。

老人責怪的說,這孩子怎么出門也不和我說一聲?

我說,他本來是來準備和你說的,可是你不是走親戚去了嗎?沒來得急和你說。老人這才信了。可我愛人回到臥室里卻淚流滿面,畢竟這是最殘酷的現實呀。我們將消息瞞著,直到第二年麥收。眼看要收麥了,老人擔心,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兒子要是和老伴過河去收麥,家里連個燒開水的人都沒有,再說,兒子也出去打工半年了,在外面到底怎么樣,也該和我說有聲呀。老人無論如何要回去,可我們心理難受呀,老人哪里知道,她的獨生兒子早在半年前就已經撇下老的和小的走了。

可是,沒有辦法,老人這回是鐵了心要回去,我們無論如何也攔不住。我讓愛人買了不少東西,又找了輛車送她回家。送走了老人,我和愛人的心再也安靜不下來,雖說現在老人的身體很好,可她能受得了這么大的打擊嗎?可是這樣的事也不能永遠對她隱瞞呀,對老人隱瞞一天,雖說是對她的關愛,可那也是一種殘酷。再說,我們的心里也總是沉甸甸的,這種隱瞞痛苦的日子實在難過啊!

果不出我們所料,當晚,胡永華的家人就打來電話,原來胡永華的妹妹正好也在胡永華的家里,見姐姐回來,一時關心,就說漏了。這樣的消息對胡永華來說,無疑是天塌了,老人當時就昏過過去了,全家人亂成一團,都沒有辦法,只好打電話給我們,看我們能想出什么辦法來勸慰老奶奶。我和愛人趕忙租車過去,到那一看,我們的心都痛了,老奶奶躺在那里昏迷不醒,幾個孩子哭成一團,老伴也在一邊垂淚,我們趕忙找人救醒老人,并將老人架上出租車,連她的妹妹一起又還回到我們家,在我們家里,為了勸慰老奶奶,我愛人專門向單位請了假,我也是有空就老人拉話,老人的妹妹對胡永華說,你可知道,你兒子死了你難過,可你可知道你給童訓一家帶來多大的難為?你兒子的喪事都是童訓兩口子操辦的,喪事也辦得很體面,兩個孩子上學也是人家給的錢,現在家里一切都好了,老姐姐呀,你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攤上這樣一個好人家呀!我也對老人說,人死了不能復生,你雖然失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可還有我呀,你就放心吧,今后你們家的事也就是我們家的事,你們老兩口也就是我們的老人,你的三個孫子就是我的三個兒子,我不僅會為你們養老送終,就是三個孩子我們也一定要把他們培養出來,我自己的孩子能有飯吃,也絕不會讓那三個孩子餓著。

就這樣,我們一連勸慰了老人一個多星期,老人的神情總算慢慢恢復了平靜,老人看著我們說,你們倆的工資也不高,自己還有兩個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學,上面還有兩個老人,本來就夠難的了,現在又添了我們家的三個孫子,還有我們老兩口,這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呀?

說到這里,我也想順便提醒司機朋友們,請你們開車上路一定要加倍小心,因為你們的一時疏忽,就可能造成一個家庭的不幸,更可能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幾代人。因為人,誰都不可能是一個個體,他們有父母妻子和孩子,可以說,胡永華家的所有不幸,都是交通事故造成的,而且出了事故那些司機還不敢擔當責任,有時候我在想,有些司機朋友,當你們肇事過后逃逸了,雖然你可能逃掉法律和經濟上的懲罰,可你們能逃得掉良心的懲罰嗎?我就不信當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你的車輪下成為冤魂的時候,你們的心還能夠永遠安穩?

胡永華的第二個孫子和我的大孩子同齡,2002年,在我們家的資助下,這個孩子中專畢了業。當時正趕上部隊征兵,她的二孫子和我們家的大孩子都想當兵,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可是現在的征兵也競爭相當激烈,就是身體都合格,人家還有名額限制呢。當時我們夫妻是這么想的,我們自己的孩子必定在自己的身邊,有父母的關愛和管教,而胡永華的孫子父母雙亡,家庭條件又非常差,他們的家和我們家又相距較遠,盡管有我們的幫助和關心,但我覺得部隊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將會更有利。于是,為了胡永華的二孫子能順利入伍,我和愛人又開始了奔走,我們找到了胡永華家所在的鄉政府,找到了縣武裝部和所有有關單位,并和前來征兵的部隊帶兵同志進行溝通,說明他們家的實際情況,大家都很同情。體檢都很順利,但最后確定入伍名單時出現了問題,因為名額限制,在所有體檢合格的青年中必須刷下來一部分,而在這些刷下來的孩子中,就有胡永華的二孫子的名字,這下我們兩口子可急了,要是刷下來,不說前面奔跑的工夫白費了,這孩子今后怎么辦?十七八歲正是思想活躍的年紀,萬一經受不住社會上不良風氣的誘惑,學壞了怎么辦?要是那樣,我們這些年的資助白費不說,怎么對得起他死去的父母,又怎么對得起胡永華老人?雖然這個孩子和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通過這些年的相處和來往,我們家已經早就不拿他們兄弟三人當外人了,原先是一種義務,而現在我們夫妻就已經感覺到這是一種責任,一種根本也無法推卸掉的責任。

我和愛人找到縣武裝部和部隊帶兵同志,又向他們仔細講述了這個孩子家庭的不辛,也講述了我們的心事和心愿,最后我愛人明確說明,要是部隊沒有通融的辦法,非要刷下一人不可,我們家的大孩子也在其內,那就刷下我自己的孩子,讓胡永華的二孫子入伍。因為我的孩子在家呆上一年沒什么問題,至少我們可以養活并約束他。

當時的武裝部領導和部隊領導聽了我愛人的話都很驚訝,現在幾乎所有家長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奔忙,有關系托關系,沒有關系找關系。你自己的孩子也在當兵,也沒見你們為自己的孩子操什么心,現在卻要把自己孩子的機會轉讓給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急瘋了?原創:又征求我的意見,我說,我和愛人想的完全一樣,要是不行,就讓我自己的孩子下來,讓他先走。因為能參軍對他來說比對我自己的孩子要重要的多。況且這兩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沒有什么親生和外人分別。

武裝部和部隊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最后終于同意兩個孩子同時入伍。有的朋友還和我愛人開玩笑的說,大姐你們兩口子真有本事,人家能送走一個孩子都不容易,你們一下子就送走兩個。其實我們心理都明白,并不是我們有多大的本事,而是我們社會和人間的真情,是胡永華家不幸的遭遇打動了社會和部隊領導同志,也可以說,是我們夫妻的愛心和真誠贏得了所有人的支持,才圓了孩子的參軍夢想。通過這件事情也能看出,盡管時下在一些地方存在著嚴重的金錢之上甚至物欲橫流的現象,但仍有一種寶貴的東西始終藏在人們心中沒有變,那就是人們真誠的愛心。

我們送走了胡永華的二孫子,也同時送走了我自己的孩子,也真可以說,我一下子為人民軍隊送去了兩個戰士,盡管這一段時間,我們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多的物力財力,很艱辛的勞動,可是看到兩個孩子都穿上了綠軍裝,我們心里還是感到由衷的欣慰。

孩子當兵了,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我們的孩子有父有母,可胡永華的二孫子石永不僅沒有了父母,爺爺奶奶一不會寫信,二也不會打電話,況且在部隊集訓的時候還不準打電話,這一切又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我和我愛人的身上,我愛人在給孩子寫信的時候,很自然的就要寫兩封,一封給我們的大孩子,另一封就是給石永,而且在給石永寫的信還要多一些,在孩子兩年的服役期內,我和愛人多次前往石永的部隊看望,而從沒有去看過自己的兒子,后來兒子退伍知道以后,一度還很有意見,抱怨的說,你們能到部隊多次看望人家,竟一次也沒看過我,我這親生了兒子怎么還不如人家呢。我對孩子說,石永怎么是人家呢?正是因為他不是我們親生的,我們才要格外的關愛,因為你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卻沒有,我愛人也和孩子推心置腹的談了,孩子最后也理解了。

兩年服役期滿,兩和孩子都面臨著退伍,這時候我們又著急了,因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單位,是城市戶口,孩子退伍回來就能安排好工作,石永家在農村,而且那里又是人多地少,退伍回來就意味著再次面臨困境,這時候石永也很焦慮,他很想留在部隊繼續服役,可自己雖然表現也不錯,但沒有什么合適的理由,而且他自己也說不出口,就寫信給我們希望能幫助他和部隊首長說說。我和愛人一合計,就決定馬上再去部隊,只要有一線的希望,我們就要盡一切的努力。在去部隊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他們鄉政府和有關單位寫了證明和申請報告,也帶了不少禮品趕到部隊,在部隊,我和愛人幾乎能找的首長都找了,能反映的情況也都反映了,部隊領導也很通情答禮,又是研究又是考察,經過考察發現,石永在部隊表現確實很好,所在部隊也希望他能留下來,加上他們家情況特殊,最后部隊決定對石永特殊照顧,留下來繼續服役,而現在,石永已經轉為士官,也就是說,他今后的生活和前途都有保障了。

回來,我們將這個喜訊告訴胡永華老人和老伴,兩位老人高興壞了,連鄰居們都說,你們家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攤上這么好的一家人,就是你自己的兒子媳婦活著也沒有今天呀!

胡永華的二孫子也有了著落了,雖然人們都對我們夫妻的行為交口稱贊,可我并沒有覺得什么,我就是覺得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胡永華一家雖然和我們無親無故,但我覺得我們有緣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只有相互幫助,互相關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有溫暖,我們的生活也才會更精彩。胡永華家和我們是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認識了,我們熟悉了,在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通過相互關心、交流,我們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那就是實際上我們已經形成一個整體了,胡永華老人把我的孩子當成自己的親孫子一樣的疼愛,她的孫子我也自然就成了我的孩子,這里面沒有什么很深的道理,一切都很自然而然,我認為這也就是人的天性,這也就是為人的基本道德和品質。

胡永華的三孫子叫石群,父母死的時候他只有十二三歲,這個孩子很懂事,也非常聰明,上學成績一直很好,在他們家的墻壁上,到處都是這個孩子的優秀獎狀,他還沒上中學的時候,父母就相繼出車禍死了,本來根據他家的情況,這個孩子是肯定要輟學的,但我和啊人看到如果這樣的孩子要是中途輟學實在是太可惜了。從那時起,我和愛人就承擔起了這個孩子的全部學習費用,他身上穿的衣服不是我愛人給他買的,就是我自己孩子穿過的。這個小石群好就好在人家除了學習外一切都不講究,當然也講究不了。初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靠上了我們縣的重點高中,當時孩子也就開始擔心了,擔心什么呢?他就是考慮現在上高中都是我們家資助的,將來真的考上了大學怎么辦?知道了孩子的這個心事,我就對石群說,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除了學習你什么都不用考慮,一切都有我和你阿姨呢,你就放心吧。

解除了石群的后顧之憂,小石群上學更用心了,我知道這孩子的性格,因為沒有錢,這孩子在住校的時候,花消非常節省,節省的幾乎讓人不敢相信,我愛人曾經責怪他,要他一定要注意身體,注意營養,不能因為省錢把身體搞跨了。可是這孩子總說沒事。我們給的生活非本來就不多,而他每月總還能節省部分。我和愛人一商議,這不是辦法,平時就算了,但一到雙休日,我們就買來好吃的給石群補補身體。第一年高考,石群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我和愛人鼓勵他再復習一年,孩子面有難色,說,我怎么能再連累你們家呢?讓我出去打工吧,我自己打工也能養活自己。胡永華老人也在一邊說,你們就別讓他上學了,讓他出去打工吧,我們不能再拖累你們了。當時,我愛人很生氣,就對孩子說,你要是真心怕拖累我們,就用心再復習一年,你能考上好的大學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感激。我也說,你就放心的復習吧,我說過,學費的事不用你擔心,不是現在,就是上大學也不用你擔心,我一定會負責到底的。

就這樣,在2003年,石群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武漢理工大學,孩子考上大學了,石群的爺爺知道了這個喜訊,第二天也含笑離去,我們安葬了胡永華的老伴,而接下來就是石群的上學問題了。

那時正好是七八月間,天氣很熱。石群和奶奶拿著大學錄取的通知書來到我家里,本來他們就是來給我們報喜的,我們兩口子也非常高興,這孩子總算沒有讓我們失望,可是我們高興著。老奶奶卻在一邊哭了,老奶奶說,孩子現在靠上了大學,可我們家一分錢也沒有,你們家的情況我也知道,上有老下有小,這些年有點錢也都搭在我們家里了,剛剛他爺爺死,又是你們出錢辦的喪事,俺都把你們家拖累苦了,這學費可怎么辦啊!我和愛人說,你放心,我們說過的話就要算數,沒有錢就是東挪西借也要把石群送上大學。這樣一說,老奶奶哭的更厲害了,這些年,你們家硬是讓我們家拖垮了,這讓我們怎么報答呀!

我愛人也說,我們現在就是一家人了,石群就是我們的孩子,他上學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奶奶你就放心吧。

可是話雖這么說,錢可是要來現的,我們兩口子一不生意二不買賣,就靠著工資過日子,我們自己兩個孩子,加上老人的三個孫子,就是八個人的開銷,雖說當時她的大孫子在外打工,二孫子和我家的大孩子在部隊,可也都沒有什么收入可以幫家里呀,這要是全靠我們兩口子自己掏,還真是難。

這時候,我想起了化緣,就是找有關單位贊助,根據石群家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到縣里的一些單位拉點贊助,解決第一年的學費問題該不大。我和愛人一商議,愛人也很支持,我們做了分工,因為我在縣直單位工作很多年,和不少單位的頭頭腦腦都很熟,就有我在家里打電話聯系好,然后叫我愛人帶著石群上門拿錢,

計劃好好的,我們也很有信心,可是一操作起來可沒那么簡單,大家都知道,現在各個單位經費都很緊張,一提到贊助,許多單位都頭疼,正值三伏,那年夏天天又特別的熱,我愛人帶著石群一家一家的跑呀,出門就是一身的水,人家也都很同情,可實在拿不出錢呀,就是能拿出錢的,也就三百二百,說句難為情的話,就那還是看在我和愛人的面子上,最后一共才拉到不到三千元錢,離一年上萬的學雜費還差遠呢,但不管怎么說,人家也算表示了一點心情了,我們還得感謝人家,我愛人還拿了二百塊錢到縣電視臺發了感謝信。看著這拿到手的錢,怎么辦?原創:我咬咬牙,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就出面找親戚朋友借,當時我和愛人就是一個心思,再難,也要讓石群上大學,不上大學,孩子這些年工夫白費不說,以后也沒有更好的出路。胡永華老奶奶知道后,堅決不同意我們借賬給孩子上學,我和愛人說,現在你就別管了,就是變賣家產也要讓孩子上學。于是,這一次輪到我出面了。說實話,這些年雖說我們家為了資助胡永華一家,日子也過的相當難,可那都是我們省吃簡用擠出來的,借錢還是第一次,真難為情呀。有的親友知道后說,童訓呀,你這是何苦呢?現在貧困學生很多,國家都照顧不過來,你能管的了嗎?我說,其他人我不知道不了解就算了,這個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也是我們家一手扶持起來的,我不管誰管?而且我認為,這也是孩子成長的最關鍵時候了,孩子學業有成,將來就有前途,我們也算完成任務了,如果讓孩子就這么下來了,那不是前功盡棄嗎?

還不錯,經過我和愛人東挪西籌,總算把孩子第一年的學雜費籌齊了。

石群如愿上大學了。我們將孩子直接送到武漢,看到這個孩子走進大學校園,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這些年的辛苦和勞頓總算成功了,我們不僅欣慰,還有一種成就感,一種自豪感。

可是,我也想到,全國也許還有許多像石群一樣的孩子,他們也許沒有這么幸運,他們可能手捧著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因為學費的高昂沒能入學,因此,我也想借機呼吁,我們的大學可能放低放低再放低收費的門檻,讓成績優秀者都能進來,因為這些孩子看是在為自己努力,他們也是為我們的國家呀!這也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需要!

現在胡永華家的三個孫子,也是我的三個孩子都已經基本成人,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前途了,老大在外打工,已經完全可以養活自己,并有節余。老二在南京當士官,生活不成問題。特別是上大學的石群,現在他不僅成績優秀,還獲得了學校的獎學金,并在學習之余,積極勤工儉學,已經基本上解決了自己學習和生活問題。看到孩子們一個個長大了,成人了,我和愛人都感到很滿足,有人問我這些年你們家一共資助胡永華家多少?說實話,我們沒有算過,也不能需要算,因為我們已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嘛。有朋友到我們家看到我住的還是二十年前的一套40多平米的老房子,家里基本上沒有一件象樣的家具,兩個都已成為大小伙子的孩子還擠在一間屋子,一張小床上,就嘆息的說,以你們夫妻這些年的收入,完全可以買一套很象樣的住房,沒想到寒酸到這種地步。我笑著說,要說買房,置辦家具,我們這些年的收入完全不成問題,但我們一點也不后悔,因為我們現在有五個兒子,而且個個都很爭氣,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也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沒有覺得任何寒酸,不僅如此,我們還覺得這樣更有意義,我們活的也特別的充實,特別的滿足。我的父母對我這些年來的行為也非常支持,他們曾經打趣的說,你們兩口子對胡永華一家的關心和幫助,甚至比對自己的父母都多,別人也許不太理解,但我們理解,你們做對了,人活在社會上,不能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但起碼應該做個好人,能做個好人,也才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前提。

今年兩會期間,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思想,我個人的理解,這個八榮八恥其實就是我們做人的底線,是我們良知的底線,道德的底線,特別是我們黨員干部更是要腳踏實地的踐行,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人,但是再平凡的人都不能獨立存在,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他人,當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別人就會毫不憂郁的幫助你,只有大家都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美好,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這也就是我們在用實際行動在踐行總書記的號召。

今年春節,在外打工的老大回來了,在南京當兵的老二也探家回來了,老三石群也正好放寒假在家,我和愛人商議,這些年風風雨雨,兩家人可謂麻煩不斷,今年太平了,幾個孩子都成人了,我們就把他們都接到我們家里一塊過個年吧。我愛人一聽非常高興,連忙給幾個孩子打電話,幾個孩子一聽就笑了,說,你就是不打電話,我們也要到你們家過年,年三十晚上,孩子們都來了,看著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樣子,我和愛人感到特別的高興,雖然這些年苦過、難過,累過,也傷心過,但現在看起來都是非常值得的,我們感到非常的幸福。

吃過年夜飯,孩子們提議照個全家福吧,我和愛人坐在前面,五個兒子站在我們的身后一字排開,隨著一聲口令,鏡頭里留下了七張笑臉,這張照片經過放大,現在一直掛在我們家小小的客廳里,這也就是我們這些年最大的收獲,也是我們最大的驕傲。原創:

這就是我的故事,雖然現在我是應邀講這些發生在我們一家人身上的故事,可是我仍然覺得沒有值得炫耀的事情,我是一個普通的黨員干部,更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始終記得從小父母教過我的話,干不出轟轟烈烈的事情,起碼應該做個好人,這是我們老百姓最樸素的認識,是我們社會最起碼公德,也是我們做人的品德,但放開來說,這也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我扶持了一家,也可能從此改變他們和他們子孫后代的命運,也是在為國家和社會分擔了一部分責任,盡了一分義務。雖然我個人和我的家庭受到了一點損失,但我的付出得到了巨大的回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我看到他們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時,這分欣慰和成就感已經使我得到了巨大的滿足。我的愛心、真情也得到了升華,我也感到了人生的價值,因為他們需要我,社會更需要我的這種力量,當我們都把這種力量毫無保留的貢獻出來的時候,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還愁不和諧美好,興旺發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