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內部監督協調程序研究報告
時間:2022-07-11 05:39:00
導語: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內部監督協調程序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的監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選準用好干部和防止用人不正之風的重要保證。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要堅持以擴大民主為基本取向,認真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注重發揮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外部監督的作用。同時,要對組織部門內部的干部監督工作進行合理分工,由干部監督機構負責宏觀指導、綜合協調、制度建設,并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領導干部進行監督,干部管理機構負責領導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其它機構積極參與協調,努力形成分工負責、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斷增強組織部門內部干部監督工作的合力。組織部門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內部監督,要著力抓好民主推薦、全方位考察、醞釀討論、選拔任用決策四個重要環節,實現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的有效監督,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進民主推薦方法,是加強干部選任工作內部監督的有效途徑
一要加強推薦環節的監督。為了保證民主推薦的真實性、客觀性,必須對民主推薦環節的監督內容提出明確要求,重點監督民主推薦的范圍和參加人員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民主測評、民主推薦的統計是否真實、準確,有關人員有無跑官、拉票等非組織活動,推薦人選是否符合選任條件、是否反映民意等。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擴大群眾參與民主推薦的范圍,及時公布考察人員名單和舉報電話,方便干部群眾監督。
二要加強推薦程序的監督。首先由組織部門根據任職條件、推薦職位等方面的要求,提前形成民主推薦會的有關材料??疾旖M要向與會的干部群眾全面介紹推薦內容,使大家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在盡可能寬松的環境中填寫推薦票。個別談話時,要從多方面再次了解掌握推薦入選的各方面情況,并要分析投票推薦和談話推薦情況,集中多數人的意見,盡可能減少推薦結果的誤差,為黨委研究確定考察對象提供準確的依據。
三要加強推薦結果運用的監督。要從單位大小、干部自身的特點等方面加以綜合分析。就部門單位來說,單位大小不一,人數少一些的單位測評推薦結果往往比較集中,人數多一些的單位測評推薦結果往往不大集中。從干部自身來說,一般在工作上敢抓敢管的干部容易得罪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得票,而一些四平八穩的“老好人”,往往會得到較高的推薦票。從年齡上來說,由于論資排輩思想的影響,一些優秀年輕干部得票往往比較少。為避免民主推薦干部中的民意失真問題,必須從多方面聽取意見,進行比較分析,使推薦結果能真實地反映干部的實際情況。
二、堅持全方位考察,是加強干部選任工作內部監督的有效形式
一要重視考察方案的制定和考察組的組建。在干部考察之前,應根據不同的領導職位,制定具體的考察方案,從指導思想、目標要求、方法步驟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選派政治素質較高、責任心強、熟悉組織人事工作的同志組成考察組,抽調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的同志參加,對考察工作進行全程監督。
二要全面準確把握干部考察標準。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準確把握新時期選人用人的標準,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和工作大局,突破傳統的選人用人觀念和識人用人標準,把握時代特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選人用人思路。必須始終堅持干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依據《干部任用條例》和不同領導職務的職責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績、廉。注重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實績,注意了解干部群眾公認的情況及社會公認程度,選拔任用政治敏銳、精通業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潔的干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三要認真執行考察程序。要嚴格按照《干部任用條例》規定的程序辦事,注重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通過個別談話、發放征求意見表、民主測評、專項調查、同考察對象面談、經濟責任審計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多層面地了解干部,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保證考察結果的真實全面。要推行考察預告制和差額考察制,要全面公布考察對象的基本情況、工作經歷和擬任職務及考察時間、地點、聯系電話等,接受干部群眾的全面監督,切實擴大知情面。同時,要按照1:2或1:3的比例進行差額考察,擴大群眾的選擇面。要建立和落實考察責任制和考察責任追究制,堅持“誰考察,誰負責”,權責一致的原則,科學界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各個環節的責任主體、責任內容,明確追究方式,加大追究力度。
三、把握醞釀討論環節,是加強干部選任工作內部監督的有效保證
一要把握醞釀環節。一是深入征求意見。對組織部部務會提出的人選方案,要通過會議征求、個別征求、組織函詢等多種方式,分別征求分管領導、主管部門、協管單位等方面的意見。二是在醞釀過程中,要及時與紀檢監察、計生、審計、信訪等有關部門溝通情況,注意了解考察對象遵紀守法情況,發揮執紀執法部門對選拔任用干部的監督作用。三是書記辦公會醞釀。與會人員對每個人選再次醞釀,充分發表意見,表明自己態度,統一思想認識,為常委會討論干部、決策人事任免做好扎實準備。
二要把握討論決定環節。從考察對象的確定,到干部的決定任用,要始終堅持尊重群眾意愿,尊重考察結果,集體討論決定。嚴格按照組織部長辦公會議聽取考察情況匯報、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組織部門研究提出初步意見、書記辦公會議討論、常委會研究決定的程序推進。尤其要抓好會議討論決定這一決定性環節,堅持和擴大黨委內部民主,進行集體決策,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避免“長官意志”和“少數人說了算”現象。班子各成員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客觀公正地對干部進行評價,然后集體討論決策,常委會一旦形成決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堅決服從,如有異議,可由二分之一以上的成員同意即進行復議,復議前組織部門應作跟蹤考察,復議后的決定必須無條件執行。
四、嚴格任職審批,是加強干部選任工作內部監督的有效措施
一要實行任前公示制度,對擬提拔任用的干部全部實行任前公示,并認真做好信訪舉報的受理工作。對公示中群眾有反映的擬提拔干部的問題認真進行了解核實,對確認不存在影響任職問題的干部作出任職決定,確實存在問題的不予任用。要在任職對象單位和報刊、電視臺、網絡等新聞媒體上予以任前公示,擴大公示的范圍和影響。公示時間一般掌握在7天以上,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影響任職的要暫緩任用,反映問題性質嚴重的,要移交有關部門處理。通過公示,加強對干部選任工作的整體監督。
二要堅持任前談話制度,對擬提拔任用和調整職務的干部,由分管領導和紀檢、組織部門根據新職位的特點,從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改進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提出要求,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起到警示監督的作用,使其在上任前就能在思想上樹立起廉潔從政的境界和防線。
三要堅持任職試用期制度。對委任制干部要一律實行試用期制,在試用期滿后,要對干部各方面的表現進行全面考察,根據考察結果,提出正式任用、延期或免職的意見。
四要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記實制度。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檔案,如實記錄擬任人選的推薦提名、考察、醞釀、討論決定的情況,為實施責任追究提供依據。
針對目前干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問題,今后干部監督工作應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抓緊建立和完善干部推薦責任制、干部考察責任制、干部選拔任用監督責任制等制度,明確監督主體,分清干部選拔任用各個環節中權力主體的權責關系,實行權責統一。強化事前、事中監督,把監督關口前移。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向監督機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經常的科學的考核機制。把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年度考核與平時考核、組織考核與群眾評議結合起來,使考核結果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把干部監督工作貫穿于經常性考核之中。
三是建立和完善齊抓共管的監督工作格局。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和新聞媒體等方面的綜合監督效能,明確劃分其職責范圍和主要任務,建立多部門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的監督格局,形成整體監督合力。同時要建立于部監督工作信息網絡,進一步拓寬監督信息渠道,擴大信息來源,使干部監督機構耳聰目明,監督工作及時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