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隊伍狀況調查與思考報告

時間:2022-07-11 06:05:00

導語:農村黨員隊伍狀況調查與思考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員隊伍狀況調查與思考報告

為探索新時期農村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新途徑,最近我們就全縣農村黨員隊伍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村黨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發現,近年來由于各級黨組織狠抓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有明顯提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較好,為社會經濟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但是,當前我縣農村基層黨員隊伍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結構不合理。調查表明,到2003年底止,全縣共有農村黨員24759人,其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2961人,占11.96%,年齡在60歲以上的為7254人,占29.3%,高中及以上文化的6506人,占26.28%,小學及以下文化的10606人,占42.84%。全縣黨員的年齡、文化結構呈現出年輕黨員少,年齡大的黨員多,文化層次高的黨員少,文化層次低的黨員多的狀況

(二)黨員意識淡薄。從調查的情況看,相當一部分黨員沒有意識到作為一個黨員應當具備的條件和素質,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應盡的義務和應擔負的責任,沒有意識到一個黨員的作用和形象對人民對社會的影響。有的黨員不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積極支持黨支部工作,甚至參加同自己黨員身份不相符的活動。據調查,全縣有6%的農村黨員在近二年內沒有及時按標準交納黨費和過組織生活;大部分外出務工半年以上的黨員沒有正常地參加組織生活,少部分黨員甚至與支部失去了聯系,更談不上交納黨費;有的黨員不能正確對待組織,對支部工作不關心、不支持,有的甚至搬弄是非,損害班子形象;一部分黨員不熱心支部工作,卻熱衷于迷信活動。據調查,有個鄉鎮近兩年的修廟、唱章等迷信活動的牽頭者有70%是黨員。一些黨員認為發展市場經濟,更多的是個體行為,只要個人實現小康就行了,至于帶領群眾奔小康,那是黨的事情,國家的事情,把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身份忘得差不多了。甚至有個別黨員對黨組織心存不滿,講怪話、消極話,在群眾中不僅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負面作用,有的黨員公開講,“理想理想,有錢就想,信念信念,只說不見”。有的普通無職黨員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認為“黨員不黨員,各種各的田,多交五毛錢,管事討人嫌”。一些黨員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的理解上不能與時俱進,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現象不會正確分析,對現實中的消極落后現象聽之任之。一些黨員甚至忘記身份,自甘墮落,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三)致富能力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員不但要自己致富,更要帶領群眾致富。但是有的黨員卻缺乏致富門路,生活較困難,經常吃照顧、吃救濟。有的缺乏致富技能和技術,自身致富能力有限,更談不上帶領群眾致富。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農村黨員家庭經濟狀況低于全村平均水平,少數年齡偏大的農村黨員成為了村里的貧困戶,極少數村支部書記家庭困難,沒有發家致富的項目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策略。

(四)群眾觀念淡漠。有的黨員不關心群眾疾苦,不做群眾工作,不用自己的先進言行影響和帶動群眾,甚至和群眾爭利。少數黨員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不足,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想嚴重。尤其是個別黨員干部,不去為群眾解決問題和困難,而是把權力看做是自己謀私的工具,不顧集體和群眾的利益,在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農業結構調整等方面與民爭利,損害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原因分析

農村黨員隊伍存在的上述問題,是新形勢下諸多因素的綜合反映,根據調查研究的情況,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經濟的各種理念深入人心。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導致了一些黨員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虛報浮夸、弄虛作假;市場經濟的唯利性,導致少部分黨員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追求變成對金錢物質的追逐,在抓經濟工作的同時,忽視了自身的黨性修養,滋生了形形色色的腐敗現象,誘發了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市場經濟中,人力資源市場化流動加快,農村黨員的從業范圍不斷發生變化,黨組織對黨員的約束力逐步弱化,一些黨員處于游離狀態,長期脫離組織的教育管理,致使有的黨員免疫力下降。

(二)自身原因

少數黨員不注重自己的思想改造,精神上滑坡。一是有的雖然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未入黨。有的動機不純,認為入黨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是一種撈取政治資本、謀求個人利益的有效途徑。有的不思進取,認為自己雖然入黨了,但在現實生活在也不能太出風頭,保住黨籍就行。二是有的平時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相當一部分黨員認為政治理論學習既填不飽肚子,又換不來錢,不如實實在在抓點錢提高生活質量實惠。三是部分黨員特別是部分轉到農村的企業下崗職工黨員和農民黨員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暫時損害對黨的改革政策認識不清,理解不深,抱怨情緒大。

(三)工作原因

一是黨員教育不到位。相當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近年來工作重點都放在如何抓經濟建設上,主要負責人將主要精力用于跑資金、立項目、上工程,忽視了黨員的教育管理。一部分黨組織忽視對黨員教育培訓的研究,存在內容空洞、針對性不強、形式陳舊、趣味性不強、活動不正常、教育無成效等現象。二是黨員管理滯后。農村社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各種社會組織、經濟組織不斷涌現,黨員參與各類組織的活動增多,但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形式乃至黨組織的設置未作出相應調整,部分農村黨員對黨組織的依托感和歸屬感逐步淡化。同時,黨員流動加快,對黨員的組織接轉、管理等沒有跟上,使黨員游離在組織之外。部分基層黨組織沒有認真研究新時期的黨建工作,為黨員展示才能,發揮作用提供舞臺,他們僅僅是號召黨員做完成稅費任務的表率。三是“入口”把關不嚴。一些黨組織為改善黨員結構、消除幾年沒有發展黨員的空白支部,降低門檻,拉夫湊數或片面以“能人”標準、“勢力”標準替代黨員標準。四是“出口”不暢。一些黨組織工作怕麻煩,民主評議黨員走過場,對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心慈手軟。

三、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農村黨員教育力度

一是充實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對黨員進行黨的宗旨和優良傳統作風教育,采取幫扶措施,促其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并正視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要加強組織觀念教育,教育黨員增強黨性觀念和組織觀念,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履行黨員義務。要加強形勢任務教育,根據新時期黨員工作、生活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方式,向他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訓各種實用致富技術,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致富能力。二是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的實效性。要建立完善黨員教育責任機制,強化黨組織負責人的主管責任、分管領導的協管責任、主管部門的具體責任,做到各負其責,齊抓共管。要建立完善教育考核制度,通過考核,確定教育的落實。三是創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趣味性。要依托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結合黨員的個體差異,通過開展現場式、主題式、講評式、演講式、座談式、娛樂式、走訪式等教育形式,提高教育趣味性。吸引廣大黨員主動參與、自覺融入。

(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要切實提高各級黨組織抓好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強化各級黨組織管黨意識,落實好“管黨”責任制,要克服過去黨建工作中重組織輕黨員管理的傾向。要切實加強鄉鎮黨委和村支部建設,建立和完善支部民主生活會制度、民主決策制度、“兩推一選”制度、黨員培訓保障制度、定期活動制度、黨員議事會制度、村務黨務工作年度報告制度等,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創新新時期黨員發揮作用的載體,針對農村黨員實際,以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為主題,開展多層次的實踐活動,使黨員能夠找到發揮先進性作用的著力點,確實做到“黨員作榜樣,群眾奔小康”。

(三)完善農村黨員管理制度

一是從源頭上抓好農村黨員的發展工作。在當前農村青年大量外出務工逐年增多的情況下,要抓好農村青年黨員的培養發展工作,進一步擴充源頭隊伍,解決農村黨員結構老化和活力不足的問題。在發展中要注重優先發展思想素質好,帶頭能力強,有一定致富能力和影響力的黨員。二是疏通出口,進一步加大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力度。要明確不合格黨員的具體表現和標準,按照“堅持標準、立足教育、嚴肅處置,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完善民主評議方法,規范處置程序,建立不合格黨員經常性的處置機制。三是健全黨內監督機制。黨組織要對黨員實施有效監督,建立與黨員從業變化、流動狀況等相適應的監督體系,使黨員能夠與黨組織保持經常性聯系,積極參與黨內活動,充分發揮作用。四是要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既要鼓勵農村黨員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變化和區域經濟發展差別合理流動,選擇自己從業領域,又要建立規范有序、聯系緊密的管理格局。要確立以流入地為主,流入地流出地共同負責的流動黨員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流動黨員管理聯絡機構,實行《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黨員憑流動黨員活動證直接參與流入地黨組織活動。五是加強黨員分類教育和管理。制定和完善黨員分類管理辦法,按照統分結合,強調個性的原則,對農村黨員按照不同的年齡層次,從業特點職務身份提出不同的要求建立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模式,使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黨員發揮先進性的方向更明確更切合農村實際,提高黨員教育的有效性。六是推行黨員群眾評議制度,加強和完善黨員的管理。由群眾對黨員的表現和履職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與黨員的目標管理掛鉤。

(四)健全相關保障機制

一是要建立農村黨員扶貧幫困基金。采取各級財政撥付、黨內和社會募捐等形式積累資金,主要用于扶持農村黨員中年老體弱、病重身殘和家庭特殊困難的黨員。二是建立農村黨員民主參與機制。建立農村黨員參與村務黨務重大決策的制度,保障農村黨員與其義務對等的民主權利。三是要樹立一批各層次黨員典型。樹立典型要貼近不同的農村黨員群體,貼近農村生產生活實際,通過用農村黨員身邊的典型教育廣大黨員,充分喚醒黨員的先進性意識,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四是要強化農村黨員活動經費保障。要建立正常渠道,加大和落實黨員活動資金的投入。地方黨員的活動經費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按年度劃撥,以建立穩定、正常的來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