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營企業主群體思想狀況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2 04:38:00
導語:關于民營企業主群體思想狀況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通過召開座談會和下發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我區民營企業主群體的思想狀況進行了調研。
一、我區民營企業主群體的基本情況
1.企業規模、產業分布、經營情況。截止今年6月底,全區工商登記的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共有33731戶,同比增加8543戶。總注冊資本419.07億元,同比增加142.22億元,其中100萬元以上27156戶;100-500萬元有4648戶;500-1000萬元有1203戶;1000萬-1億元有713戶;億元以上有11戶。現有員工264542人,同比增加46584人。從事第一產業的有121戶;第二產業有12980戶;第三產業有18870戶;其他行業有1860戶。完成產值131.6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6.2%,同比增長30.7%,上繳稅收11.18億元,占全區稅收總額的55.76%。全區個體工商戶共有13393戶,同比增加1516戶,從業人數14118人。注冊資金1.91億元,實現銷售總額11.53億元,上繳稅收3834.62萬元。
2.人員數量、政治面貌、文化素質情況。截止今年6月底,全區私營企業投資人數67038人,個體工商戶業主13393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區私營企業中建立黨組織226個,占有黨員的企業總數的50.3%,其中建立獨立黨支部208個,聯合黨支部14個,現有黨員2477人,近2萬家企業沒有黨員。對區私營企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46位理事的情況分析,其中:中共黨員13名,占28.26%;區政協委員8名,占17.39%;市、區人大代表4名,占8.7%;派3名,占6.52%。從文化結構看,46位理事中,碩士3名,占6.52%;大學5名,占10.87%;大專7名,占15.22%;高中18名,占39.13%;初中13名,占28.26%。從年齡結構看,30歲以下1名,占2.17%;30-40歲7名,占15.22%;41-50歲28名,占60.87%;51-60歲10名,占21.74%。
3.企業協會的組織及活動情況。我區民營企業協會組織有奉賢區個體勞動者協會、奉賢區私營企業協會。從統戰角度考慮,區工商聯(區商會)也有一個常設機構。企業協會和區商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理事、常務理事、正副會長會議以及執委、常執委、正副會長會議等,并相應開展一些活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為會員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指導、信息及法律咨詢服務,協助解決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困難等。
二、目前我區民營企業主群體的主要思想表現
1.在生產經營方面:他們首先認為,雖然我區的民營經濟起步較晚,但在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GDP、納稅、從業人員都超過了"半壁江山"。過去民營企業是在國有企業不愿發展和顧及不到的領域發展的,如今民營企業有了實力,要與國有企業在相同領域展開競爭,也要與外資企業競爭。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他們談了三點看法:一是黨和政府重視發展民營經濟,使我們吃了定心丸;二是經濟形勢總體良好,宏觀調控取得積極成效;三是政策引導,發展空間大,前途非常廣闊。
在"您最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給民營企業以關心和幫助"的問卷中,有66.7%的民營企業主希望政府給予政策引導,22.2%的民營企業主希望政府改善發展環境。部分民營企業主在座談中認為,近幾年政府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扶助本地企業,要給予政策引導,化大力氣做強做大本地的企業。如我區頭橋的木器家具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年產值達到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數十家,年產值達到百萬元以上的數百家。如果政府再加以扶持與引導,那么發展的勢頭還會更加健康有序,像"紅星美凱隆"這樣的家具"航母"就不會座落在其他區縣。又如奉城地區已有箱包生產企業30多家,年產值達8至9億元,員工的人平均年收入已達到15000元,由于缺少政府調控,目前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了多種不當競爭。如果組建集團公司或者由行業協會加以調控,那么這一行業的經濟增長還會跳躍。
2.在社會生活方面:有60.32%的民營企業主在問卷調查中認同"地位在上升",39.68%的民營企業主認同"被重視"。在座談中也有不少民營企業主認為,我區的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是小型企業、家庭企業,大企業只是少數,這些企業底子很薄,創業很艱難,需要鼓勵,尤其需要輿論的支持。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民營經濟的這一特點,也希望社會各界對民營企業多一些理解與支持。
同時,有的民營企業主在座談中談到,不少民營企業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確實富了起來,社會上部分人有眼紅病,對民營企業主說三道四。有的新聞媒體刊登奉賢的民營企業家在香港豪賭的報道,在社會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他們認為,多數的民營企業主還是奉公守法的,有問題的只是極少數。在"您對社會上部分人對民營企業家的一些偏見持什么觀點"的問卷中,79.66%的民營企業主認為"能理解",20.34%的民營企業主認為"不在乎"。也有民營企業主在座談中說,有的國有企業的老總,在銀行欠了不少債,但捐款時很大方,一下能拿出很多,可他用的是國家和集體的錢,而民營企業主捐的是自己的錢,更應該宣傳。
3.在關注問題方面:如在"您對在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態度"的問卷中,80.64%的民營企業主表示愿意建立組織。在"您自己是否愿意加入某個社會組織(如黨派組織、工商聯、個私協會等)"的問卷中,96.67%的民營企業表示愿意加入某個組織。
在"您對本企業的發展持什么樣的觀點"的問卷中,89%的民營企業主表示要擴大生產,只有11%的企業認為需維持現狀。在座談中,一些民營企業主反映,當前主要碰到三大困難;一是土地不夠用,原有的廠房比較陳舊,面積不大,要擴大生產就必須用土地,但近一、二年與政府簽約的土地現在遇到宏觀調控不能用;二是融資渠道不暢,很多民營小企業貸不到款,雖然區里設立了小企業擔保中心,但有很多限制條件,能辦理貸款手續的企業很少;三是人才培養較難,由于大量的民營企業是小型企業,工資待遇不高,因而,企業往往招不到有技術的人才,有的員工學到了技術就跳槽,要把民營企業做強做大,人才培養已到了節骨眼上。在調查問卷中,有90%的民營企業主表示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員工素質。
三、上述思想反映的成因及引導對策
當前,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培育成熟的民營企業,要靠科學成熟的市場環境、經濟環境以及行政和法律環境,有了這樣的環境,才有可能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家。
從外部環境分析,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障礙,有來自制度和觀念上的障礙,也有來自稅收政策、社會融資和信用環境等方面的一些障礙。從民營企業主自身條件分析,民營企業主大多出自普通百姓,是在黨的富民政策鼓勵下發展起來的,也有一個學習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過程。
針對民營企業主群體的思想狀況,在現階段,我們要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主的教育引導工作: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二要組織論壇,解讀政策;三要開展爭創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活動;四要推薦民營企業主參加各種相關組織;五要組織他們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