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參政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21 11:41:00

導語:農村婦女參政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婦女參政調研報告

一、參政情況與現狀

云和鎮是我縣的城關鎮,全鎮行政區劃面積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444.1畝,山林面積133915畝;下轄36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3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554人(其中農業人口28418人),流動人口6957人。全鎮36個行政村共有村兩委干部257人,其中女干部19人,占干部總數的7.39%,婦女參政比例較低。在19名婦女干部中,進村委的6人,占干部總數的2.33%;進支部的14人,占干部總數的5.46%(其中一人兼職);從文化程度上看,小學文化7人,占女干部總數的36.8%;初中文化4人,占女干部總數的21.1%;高中文化8人,占女干部總數的42.1%。從年齡看,35周歲以下2人,占女干部總數的10.5%;35-45周歲9人,占女干部總數的47.4%;46周歲以上8人,占女干部總數的42.1%。

二、主要問題與原因

(一)參政意識不強。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內”等封建和傳統思想的束縛和影響,大部分婦女在家中處于從屬地位,任何事情總把男人推在前面,男人說了算,滿足于圍著“鍋臺轉”,衷情于相夫教子,觀念落后。還有的存在自卑、依賴、怕擔重任、不愿競爭等心理,對政治參與冷漠,缺乏競爭意識。

(二)參政阻力較大。大部分農村婦女在家中既要干家務,還要干農活、帶孩子,要想參與村上事務管理,往往會遭到家人的反對,特別是來自丈夫的反對,覺得她們不守本分。周圍群眾陳舊的性別觀念也嚴重影響著婦女參選參政。大部分群眾認為女性較適合于婦女工作、計生工作,要當村長、支書,婦女一般沒肚量,社會活動量小,選上也干不好,因此不會選婦女;有的人則認為一個村里選出了女當家的,是對男人的一種侮辱。

(三)參政能力有限。當前,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普遍不高,是影響參政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此外,部分農村婦女欠缺民主知識,不會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不懂珍惜自己的民主權、投票權,民主能力薄弱。部分當選的女村兩委干部政策水平不高、法制觀念不強,跟不上當前農村深化改革的發展形勢,缺乏帶領農民致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處理農村復雜問題時常常會束手無策。

(四)參政作用不大。一方面部分村兩委不重視婦女干部的培養和吸收,致使女干部人數少,年齡大,地位低,既使對婦女干部正確意見也不予采納;村里工作基本上是由村支部書記或村委主任一人說了算,開支部會、村務會不過是走走形式,影響了女委員參政的積極性;有的女干部自身政策能力不強,提不出很好的建議,因而也得不到采納。

(五)參政保障缺乏。《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雖然規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但這個規定過分原則、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導致法律實施的困難,弱化了法律對婦女的特殊保護作用,農村婦女的政治權利不能得到切實保障。

三、具體措施與對策

(一)加強學習鍛煉,不斷提高婦女自身素質和參政能力

1、全面加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面對新時期的挑戰,廣大婦女必須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必須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多層次、多渠道地學習和掌握市場經濟理論、領導科學、現代科技、法律知識、實用技術等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

2、克服依賴心理,塑造健康人格。要優化女性文化心理結構,建立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增強女性在參政中的主體意識、獨立意識和自由意識,提高自我評價和開拓創新能力,以良好的心理和健康人格向世人展示現代女性的風采,即做到自信自強、敢做敢當,開朗熱情、沉著樂觀,獨立積極、善于交往,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懂得創造幸福美滿婚姻生活的藝術,學會利用多種方法處理家庭與事業的矛盾,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處理好家庭和事業的關系。

3、注重實踐鍛煉,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廣大婦女干部要與其他干部一樣,抓住實踐中的各種機遇,不畏艱難,勇挑重擔,在工作崗位上,磨練意志,陶冶情操,積累經驗,增長才干,不斷提高總纜全局、宏觀決策和組織協調能力。

(二)廣泛宣傳教育,營造有利于婦女參政的社會環境

1、開展現代社會性別意識的教育。男女之間的性別角色差異并不是由生理性別決定,而是后天文化習俗影響的結果,是社會化的產物,并非一成不變。現代社會性別觀念認為,男女平等,女性如果能夠樹立正確的主體意識,可以有效地克服自卑和依附思想,開發出自身的潛能,在人類社會實踐的大多數領域,不存在女性參與的禁區;同時,男性的男權觀念不僅影響到女性的發展,而且影響到男性自身潛力的發揮,構筑男人和女人平等參與、相互合作的社會參與機制,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

2、建立協調聯動的社會支持機制。婦聯組織要主動出擊,勇于改革自身生存和發展機制,優化村婦代會隊伍,積極探索實踐“村婦代會直接選舉”的新路子,實現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制度創新,使婦代會注入生機和活力,為參加村兩委成員的競選,確保婦女有適當的名額奠定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同時,組織、宣傳、民政等部門也要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為婦女參政創造一個強有力的寬松的輿論、政策氛圍和外部環境。

(三)注重培養吸收,充分調動婦女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培養農村婦女的參政精英。推進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提高女性領導的議政執政能力,增強婦女群體的權利意識、參政能力固然重要,但培養婦女精英更具有特殊意義。培養婦女參政精英就是發現培養那些既有參政愿望,又有參政能力的婦女,尤其是年輕婦女,幫助她們提高,幫助她們競選,幫助她們執政,并且通過精英對群體成員的幫帶作用和示范效應,幫助婦女提高參與政治、經濟、科技以及全面參與公共生活領域的能力,促進婦女參政有更快的發展。

2、組織農村婦女廣泛參與經濟建設。“有為才能有位”。現實生活中,大部分農村婦女處于從屬地位,沒有經濟和社會地位。我們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村婦女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和鼓勵她們投身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大潮中,不斷提高她們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3、客觀分析農村婦女在發展中作用。在部分村,由于男性勞動力外出打工,婦女已經成為農村勞動力的主體。這種男工女耕,男城女鄉的勞動力分工和居住格局,使得婦女在村莊發展和秩序維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如果離開了婦女的參與,就不能很好地代表女性村民的利益,也不能發揮女性村民在農業生產、村莊公益事業和社會治安等方面工作中的作用。事實上,如今的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相比過去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由于不斷參與農村市場經濟的進程,她們在安排生產、適應市場等方面的才干不斷增長;而且,相比男性,她們韌性強,不怕挫折,顧及長遠,不大手大腳,處事認真,心細眼明,有著自身特有的優勢。另外,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等適合女性從事的工作離不開女性,這些都使得村委會的工作離不開婦女,用了婦女只會對工作起促進作用。

(四)出臺法律政策,為婦女參政提供特殊保護

1、制定有利于婦女參政的政策措施。現階段,婦女參政仍處于一個弱勢地位,鼓勵婦女參與社會、共同推動社會進步,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村委會中規定至少有一名婦女參加,在提名候選人時,留出女性名額,為婦女群體平等的實現、保護自己的權益提供有效的制度和資源支持,真正提高婦女的參政水平,引導和鼓勵婦女從政,為婦女平等的參與競爭、提升自身能力創造條件和提供具體幫助。

2、適時修正和完善法律規定。在現有《憲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適時對我國農村婦女這一弱勢群體,制定特殊的保護性的法律條文,要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婦女職位保留的比例,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真正把“保證婦女在村委會選舉中合法權益,使女性在村委會成員中占有適當名額”的法律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