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黨建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8 10:47:00

導語:社會組織黨建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組織黨建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縣隨著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調整,社會利益的主體也日益多元化,新社會階層的產生、發展以及壯大成為必然。涉及種植、醫療、養殖、營銷等社會團體、協會、民辦非企業組織遍布城鄉。據民政部門統計,全縣新社會組織(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117家,從業人員6400余人,其中黨員171人。新社會階層組織擁有固定資產3600余萬元。這些組織辦公地點固定,領導機構健全,人員分工具體,章程制度完善。

一、我縣新社會階層黨員隊伍特點

調查顯示,我縣新社會階層中的黨員隊伍有其自身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年齡結構合理。全縣各類協會組織中從業人員6400余人,黨員171人,35歲以下14人,占8.1%,30-45歲黨員118人,占69%;50歲以上39人,占22.9%,不難看出,這些新社會階層中的黨員以中青年為主,年富力強,經驗豐富。二是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我縣新社會階層中高中以上文化的黨員66人,占38.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69人,占40.3%;并且他們有較深的社會閱歷,市場經濟意識強,專業技術熟練,協會組織中的黨員身份的負責人普通具有較高的組織管理經驗。三是展示自我價值的愿望強烈。新社會階層中的黨員多數來源于農民,他們本來就是勞動者,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敏感性和認識程度較深,他們一方面去賺錢,一方面主動在實踐中學習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

二、我縣新社會階層中黨員、黨組織在社會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據統計我縣117家新社會組織,僅40余家協會、合作社輻射帶動周圍農戶13050農戶,**年創產值1354萬元,實現利潤176萬元。僅**年,全縣新社會組織自行組織技術培訓達到1.7萬人次,引進項目資金3100萬元,收集各類信息470余條,流通于社會組織之間的創業資金達到2100萬元,解決社會剩余勞動力1300余人,新社會階層的規模及社會貢獻日益明顯。

三、我縣新社會組織中的黨員及黨組織建設情況

為規范和引導新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不斷擴大黨組織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的執政基礎。近年來,**縣委高度重視新社會階層黨建工作,成立專門組織,指定專職部門進行審核登記,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采取掛靠或獨立等方式建立黨組織,不斷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截至**年,全縣新社會階層中獨立建立黨支部的3個,掛靠建立黨組織69個,新社會階層掛靠黨組織的黨員73人。

四、我縣新社會階層黨組織黨員作用發揮及做法

1、黨組織及黨員帶頭遵紀守法、文明經營的行為推動著行業協會的發展。近年來,**縣委把發展新黨員的側重點放在全縣各行各業的致富能手、技術骨干、模范能人中,這些新吸收進來的黨員普便模范作用突出,結合縣委實施的富民工程,在新社會階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開展“一面黨員一面旗幟”和黨員示范戶(崗)活動,樹立了黨的良好形象。

2、黨組織及黨員誠信友善,積極奮進。新社會階層中的黨員大多數已經經歷了社會的風風雨雨,認識事物目光較遠,善于凝聚人心,往往有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拼搏精神,由于黨員的良好精神風貌,使這些組織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團隊精神。

3、新社會階層中的黨組織及黨員成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信息、實用技術、市場營銷的傳播站和傳播員。

新社會階層黨組織黨員聚集著信息、技術、市場、資金等資源,發揮這些黨員的模范作用最具現實意義,也是城鄉群眾能看得見,最信任的人群。為此,我縣一是建立黨員示范戶。結合設施園藝示范縣建設,在設施園區給黨員亮牌子,凡是參加設施園藝建設的協會黨員全部掛牌,亮明身份,將黨員的技能特點,幫扶對象,幫扶目的全部公開,從而帶動了周圍群眾投身致富項目中來。望洪鎮香澤葡萄合作社、觀橋桃協會黨員,既實現了自身發展壯大,也帶動了周邊群眾,推動了我縣現代農業發展。二是協會團體黨組織黨員的市場營銷經驗,解決了農產品銷售“瓶頸”。近年來,我縣各類協會團體發揮市場營銷優勢,承擔了我縣一大部分優勢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既實現了協會盈利,也讓周邊群眾鼓起了錢袋子,**年全縣各類協會承擔農產品市場銷售3100噸,銷售額達到3600萬元,解決周邊群眾農產品銷售難問題。三是新社會階層黨組織發揮協會優勢,成為新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信息的傳播站,全縣先后有5個協會黨組織建有自己的設施園藝實用技術培訓室,有13名協會黨員身份的技術骨干同周邊370余戶群眾建立了長期技術服務關系。新社會階層中黨組織、黨員的積極作用填補和解決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引導群眾發家致富無思路、無項目、無資金、無技術、不懂市場的問題,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肯定和信任。

五、我縣新社會組織中管理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個別新社會組織黨員的力量較弱。個別協會團體內部黨員數量較少,個別協會中黨員的觀念淡薄,有一種求實惠心理,就是“只要能掙錢,不管黨和團”。

2、個別黨組織黨員活動難。個別協會由于黨員數量少,流動性大,聯系困難。雖然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在黨員參與上下了功夫,但是仍有個別協會黨員較長時期不能正常過組織生活。

3、個別黨組織關系管理不規范。由于到新社會階層的黨員來自四面八方,個別黨員只顧創業掙錢,對于黨組織關系不及時劃轉,出現“隱性”黨員情況。

4、社會部門對新社會階層中的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工作認識不足。一些行政主管部門片面的認為只要不違背登記注冊。生產上能照章辦事,遵紀守法,管不管黨的建設,黨員的作用發揮好不好同自己部門沒有關系。

六、加強和和改進新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及黨建工作的幾點建議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新社會階層黨的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看待。隨著政府職能轉變,新的社會階層將承擔到一些新的社會工作,政府做不到的事,恰恰協會組織能辦到,能做好,重視新社會階層黨的建設,不斷擴大黨員隊伍,不僅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也是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具體途徑,也是鞏固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有效方面。

2、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切實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員的發展和管理工作。

一是科學設置黨組織,堅持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村協聯建等模式,按照“居住地和歸口管理辦法”理順隸屬關系,從根本上解決誰都可以管,誰都可以不管,管不好的狀況,同時建議,將新社會組織的建黨工作納入注冊機關審批程序。二是加大新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的力度。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改變在經濟發展上有追求的新社會階層人員慎重吸收的觀念;其次在工作方法上通過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多種途徑,教育引導新社會組織的優秀分子向黨組織靠攏。三是建立靈活多樣的新社會階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在活動方式上以靈活分散為主。同時在經費保障上采取多條腿走路,解決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經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