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fā)展要求報告
時間:2022-10-09 09:39:00
導語:科學發(fā)展要求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的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同時,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涌現。基層黨組織作為農村的核心領導力量,直接肩負著帶領農村廣大群眾發(fā)展經濟、維護穩(wěn)定、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重大使命。要完成好這一使命,就必須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解放思想,適時轉變領導方式。
轉變領導方式首先要解放思想,轉變思維方式。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許多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習慣于按照舊有的思維方式,把基層群眾定位為被領導和被管理的對象來開展工作,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群眾的民主意識和主體意識明顯增強,這種以“長官意志”為代表的思維方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實際的需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發(fā)揚民主、依法辦事的工作理念。在經濟建設中,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要樹立市場經濟觀念,要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考察等方法,確實樹立起基層干部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樹立起市場意識、發(fā)展意識和競爭意識,并通過借鑒外地發(fā)展經驗,結合本地實際,高起點地科學規(guī)劃經濟社會發(fā)展。
轉變領導方式必須轉變工作方法。方法是思想的表現和實踐,空談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沒有具體的行動和實踐,在工作方法上沒有表現,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領導方式要從轉變工作方式著手:
首先要由行政命令型向引導服務型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群眾是市場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生產決策權,生產什么,怎樣生產,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因此,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在發(fā)展經濟、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中,不能通過行政命令來要求群眾種什么、怎樣種,只有通過試驗、示范,提供優(yōu)質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通過不同農產品之間的效益比較由群眾作出選擇,引導群眾來實現經濟發(fā)展、產業(yè)結構調整的目的,由“要我干”變成“我要干”。
其次要由大包大攬型向科學民主型轉變。農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yè)的建設一般由基層組織實施,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良好愿望出發(fā),村黨組織和村委會、村小組確定后,就組織動員群眾實施,但許多時候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阻力。因此,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不能對村中的大小事務進行大包大攬,要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等形式,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集中全體村民的智慧,采取民主決策的方式,由村民自己來決定和管理村中的事務,這樣干部減輕了壓力,群眾增加了動力,事情會干得黨內外都說好。
再次要由不聞不問型向主動關心型轉變。長期以來,群眾有了困難很少有反映的機會,鄰里之間有了矛盾缺少解決的途徑,群眾對黨組織和干部工作的意見建議找不到表達的方式,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對群眾不聞不問的狀況。必須按照科學發(fā)展的要求,采取民情懇談、村民說事等方式,變干部對群眾的單向交流為干部和群眾的雙向交流,主動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和思想動態(tài),以進一步密切黨組織、基層干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和諧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改進工作。
轉變領導方式還要轉變工作手段。工作方法確定后,要有具體的工作手段、工作措施去實現。長期以來,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經常采用的工作手段就是文件和會議的形式,通過文件和會議作為工作手段來命令、指揮和落實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群眾主體意識的增強,這種工作手段經常停留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層面上,得不到真正、有效的落實。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直接面對群眾,要從群眾的實際出發(fā),采用群眾能夠接受的手段,引導群眾開展工作。要更多地使用經濟杠桿、民主措施等工作手段,來實現基層黨組織的意圖。
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轉變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是時代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群眾的需要,唯有按照解放思想、科學發(fā)展的要求,切實轉變領導方式,基層黨組織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帶領群眾取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面勝利,在推動紅河新發(fā)展中建功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