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聯建城鄉教育報告

時間:2022-10-22 05:38:00

導語:黨組織聯建城鄉教育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組織聯建城鄉教育報告

為進一步實施“固本強基”戰略,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去年12月,江北區和開縣依托“以學智農”項目,江北新村實驗小學與和謙鎮五合小學組建成立江北區新村實驗小學.開縣五合小學聯合黨委,并簽訂了《互促共建協議》。和謙鎮黨委作為這個聯合黨委的上級黨委,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幫助和督促聯合黨委落實《互促共建協議》。近4個月來,雙邊黨組織緊密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按照觀念、資源、工作“三個統籌”的要求,積極探索深化跨區域黨組織聯建活動的方式方法,進一步理清思路,加強溝通,聯建互動,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實現了“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工作共促”的階段性目標。

(一)共建黨建陣地。今年,江北區新村小學投入5萬元經費幫助五合小學建立黨員遠程教育活動室,縣教委每年安排4萬元,支持五合小學建設,和謙鎮黨委也為五合小學拔款2萬元作為黨建陣地建設經費。另外,新村小學黨總支還贈送了價值1.2萬余元的活動投影儀和大屏幕,目前,五合小學遠程教育其余設備的購置和活動室的裝修正在按計劃逐步到位,在4月底基本能夠確保裝建完畢、投入使用。屆時,不僅能促進黨建工作互動,還能提升五合小學現代教育的水平。同時,積極探索利用這個平臺開展異地同過組織生活的新嘗試,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在整合城鄉資源的積極作用。開通新村.五合黨建工作網頁,增設黨建工作宣傳欄,加強黨組織間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新村小學黨總支還積極協助五合小學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匯編黨建工作制度手冊,從健全黨建機制入手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實現抓黨建、促發展、創特色的工作目標。

(二)共建交流機制。新村小學與五合小學建立教師“互派”機制。在教師師德培養方面,制定《新村實驗小學學年教師到五合小學支教制度》,明確每年從江北新村小學選派2名學科骨干教師到五合小學頂崗支教,通過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接受洗禮,涵養師德,把邊遠山區教師安于清貧、樂觀向上的精神帶回江北新村實驗學,帶到主城。在雙師型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五合小學學科教師到新村學習制度》,明確每年從五合小學選派2-3名青年教師進行培訓,督促并保證受培訓教師完成一定數量的授課、上課考核、寫心得體會以及撰寫專業論文等硬性任務,確保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目前,雙方學校已有8名教師進行了互派培訓。

(三)共建優良隊伍。牢牢依托“雙培”機制,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大力加強學校干部隊伍、黨員教師隊伍建設。通過互派干部、黨員教師交流學習、頂崗鍛煉,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工作機制。在雙邊學校互派支教學習的8人中,有黨員干部2名,骨干教師4名。通過活動的開展,在相互學習中,不斷提高黨員思想素質和教育教學技能,充分發揮黨員示范作用。目前,五合小學選派到新村小學培訓回來的2名教師深感學有所獲、效果明顯,敬業意識、教學理念、育人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回來后,五合小學黨支部以落實“1+1”幫帶制,將學到的先進育人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之中,帶動其他教師創新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共建融合平臺。充分借助網絡、通訊、信件等媒介打破區域界限,主動與五合小學黨支部建立起緊密地日常溝通交流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兩地黨員結對活動,促進兩地黨員在思想上、信息上、業務上的廣泛交流和相互促進。在辦學思想、校園文化、師生教育、實施新課程等方面更為廣泛的交流研討互動,深層次的探究如何促進農村地區學校發展等問題,積極開展互訪校園、互進課堂的活動,促進兩個基層組織的進一步融合。3月中旬,聯合黨委在五合小學集中開展了一次“為山區兒童獻愛心”活動,為五合小學學生贈送衣物502件;新村小學副校長楊小蘭還親自執教《四個太陽》,并舉行了“低段識字教學”專題講座,交流了主城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受雙邊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在這次集中交流活動中,江北區教工委和新村小學還為五合小學的黨員教師贈送了紀念品,增進了雙邊黨員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