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人生來自平凡

時間:2022-01-12 06:58:00

導語:魅力人生來自平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魅力人生來自平凡

在美麗的渤海灣,正在進行規模浩大的圍海造地工程,其中一支來自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的勇士們,在這里奮力拼搏,精心施工,全力以赴,開拓了他們占領沿海市場的又一片天地。共產黨員、長獅2船長張作武,就是這個隊伍中的典型代表,他憑自己的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以扎實的工作,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生命的不平凡,展現了他無限魅力

初次見到張作武,讓人眼前一亮。一身鮮艷的運動裝,一根锃亮的手鏈,一枚金色的戒指。雖然他已經40多歲了,頭發也被歲月染成花白,但這樣的打扮,看上去精神爽朗,鋼筋鐵骨似的。讓我們感受到這位黨員船長的不同風采,做事干凈利落、瀟灑自如。

是的,張作武真的很平凡,他沒有獲得過什么重要獎勵或者榮譽稱號,但他卻能夠20多年如一日的堅持自我,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崗位上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他低調地告訴我們,“我只是盡量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什么特別的,大家都能做到的!”

為什么大家都能做的事情,他卻做得那么好,那么細,那么出色呢?他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讓同志們佩服呢?帶著這些疑問,迎著綿綿的海風,我們跟隨他走上了長獅2,在船上找到了答案。

遇到困難,他不等不靠,主動探索

在張作武看來,似乎困難總是可以被戰勝的。共產黨員,就是要有不怕吃苦,戰勝困難的勇氣。所以,即使困難再大,也壓不彎他的腰。他經常告訴他的船員,“一個人遇到困難,其實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自己如何面對。共產黨員應該具有一種無所畏懼的精神,只要堅信自己,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的辦法,是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的。”

今年2月,張作武同志被任命為長獅2新一任船長。在他還未到任之際,長獅2連續出現三次斷樁、發生傷人事故以后,長獅2上的職工一度出現了思想波動,差不多有點“談鋼樁色變”,有些膽小的職工甚至不敢到船尾部去,更怕進行鋼樁的“樹、倒”作業。新上任的張船長深知大家的這種心理,他沒有簡單的去做思想工作,而是在操作安全規程、改進鋼樁操作方式和便于操作上做文章。他在這次鋼樁的修復過程中,認真觀察船廠技術人員進行鋼樁的“樹、倒”操作,只要他感覺在使用中不方便的地方,就向船舶主修領導提出來,直到滿意為止。

鋼樁頂部系著一根用于倒樁作業的鋼纜,原來是固定在鋼樁頂部的一端的,當船舶施工時,隨著船舶的來回擺動,這根鋼纜會經常纏繞著鋼樁,影響施工。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幾個水手去把它倒出來,這樣做費時、費力、危險。他建議將頂部系鋼纜的固定環,改為能夠360度旋轉的活動環,從此,鋼纜再也不纏繞鋼樁,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避免了事故隱患。后來,他又建議在鋼樁周圍加上護欄、將船舶尾部的從主甲板上二樓甲板的樓梯由一個改為兩個……等等。這些好的建議都被采納,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說到這里,我們記起了另一件事,“聽說你們有一次檢修柴油機上的同一個故障,廠家售后服務部要用15天,你們只用了4天,你們是怎么做的?”他也只是淡淡一笑,“這要感謝曹妃甸工程經營部的領導及時給我們提供了專用工具,主要是我的同事們能吃苦,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搶時間。”是啊,面對船舶出現的問題和設備存在的不足時,他不等不靠,不指責別人,不推卸過錯,主動查找原因,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積極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當他取得成績時,功勞總歸于別人,心存感激之心,自己總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

面對挑戰,他與時俱進,充實自己

張作武1983年參加工作時,就進入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先后從水手到大副,再到現在的船長。按照規矩,從水手到船長,必須經過一級級嚴格的考試。由于他當時工作的船只屬于非自航式,當上船長相對容易一些,不需要考試。而他卻對自己嚴格要求,謙虛謹慎地向別的同志請教,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最終憑著自己的不斷努力,從水手鍛煉成為船長。所以,在長獅2及至整個工程局,他都算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老船長了。期間,他先后擔任過斗輪1號、吸揚8號船長。

沒有讀過大學,只有高中文化的張作武卻非常善于學習。一提到學習,他就有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和取之不盡的力量似的!

長年在船上工作,接觸社會的空間狹小,學習知識的條件有限,這對于喜歡學習,善于學習的張船長來說,并不是難事。他除了自己會經常買一些專業書籍,自學相關的作業知識,提高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外,工作之余,他還學習操作電腦。說起學習電腦,他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說:“我學習電腦,是要交學費的,有一次學習電子表格中的運算方法,在外地打電話向熊惠榮主任請教,由于我的基礎差,為了掌握一個操作程序,就要花上半個多小時,這個學費可不便宜啊。我們船經常在海上,只有用這種方式最適用啊。”為了跟上步伐,他還經常上網瀏覽有價值的新聞,了解國家大事和世界動態,提高自己的思維敏感性和政治理論水平。

近年來,局里組織40歲以下的單位職工參加大專自學考試,而已經46歲的張船長也報考了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有人說,都這么大年齡了,沒必要花精力去考那個沒多大用處的東西,還不如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但他卻說,“這個時代,不學習不行啊,否則有可能隨時被淘汰。一個黨員,就是要時刻加強學習,不僅要學習政治理論,也還多學習科技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干好工作,才能作好表率。”

注重細節,他做好小事,不斷改進

走上長獅2挖泥船,我們見到的不是印象中的滿地灰塵,臟亂不堪,臭氣薰天。而是這樣的情景,甲板上一塵不染,洗手間清潔衛生,操作間規范整齊,休息室環境優雅,跟以前相比,船容船貌有了較大改觀。這要得益于張作武對船舶的愛護,得益于他所領導的職工那種“以船為家”的作風。

船在施工期間,由于碰撞,船上難免會經常出現一些銹蝕等小問題。以往的慣例,要等到進廠修理時統一鏟銹打漆。而他卻是利用施工間隙,哪里壞了修哪里,哪里需要補漆就補哪里,及時進行維修。所以,長獅2盡管很老很舊,油漆顏色也不統一,但卻見不到一點破亂的現象。施工船舶經常容易弄臟,他就安排了專門的船員負責做清潔,哪里臟了就清潔倒哪里,隨臟隨清潔,消除任何一個衛生死角。所以,生活在他的船上,有就像生活在家里的感覺,格外的清新和舒爽。

由于出現事故后,長獅2號不得不進廠維修。在修船期間,無論是小的維修,還是大的改造,他都親自參與,嚴格把關。小到對焊點數量、質量、位置及螺帽松緊等,大到對鋼樁的對接定位、開孔、稱重,都認真檢查校對,保證了維修的質量和安全。

為了把工作做好,他們針對長獅2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長獅2“六不讓”,即:不讓低標準在我身上體現;不讓老毛病在我身上重現;不讓壞習慣在我身上繼續;不讓細節在我身邊被忽視;不讓隱患在我崗位上埋下;不讓CWB形象因我而受損。他將這“六不讓”掛到了船上每個顯眼的位置,并讓大家牢記在心中,以此來激勵大家,踏實工作,認真負責。

這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實則體現了他對工作一絲不茍的負責態度。他堅持把本來細小的工作做好,也把大工作中的細小部分做好,絕不讓出現一絲漏洞。這種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從身邊做起,把具體做好的精神,也就為長獅2帶來了新面貌。他經常對船員們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不好任何一次小事,就不可能做出大事。大事的成功,靠的都是小事的積累。只有絕不能放過船上任何一個小的問題,才能保證施工效率。”

面對責任,他勇于擔當,追求卓越

最近,一本探討執行力的書《執行重在到位》提出了這樣一個新觀點,“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這里強調了人在工作中的勇于承擔責任,做好具體事情的重要作用,只有每個人把該執行的任務執行到位,才能保證執行力的最大效果。所以,我們只有按照要求,把該做的事情完完全全、一絲不茍地做好了,我們的效率和成果才會出來,才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這種思想,在張作武及其長獅2人身上體現得很好。

作為一名黨員,他深深明白,只有勇于擔當責任,不斷超越自我,才不會落后。也只有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作好表率,才能帶動其他人努力工作。他說,“提高施工水平和生產效率,除了設備的正常運轉,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所以,為檢驗挖泥船每天吹填泥土的質量,他堅持每天早晚兩次到管口檢測泥沙濃度,并且不辭辛苦地反復琢磨,多次因退潮而不能回船吃飯。不光如此,他還把每一個當班人員所挖的泥沙采集之后,放到駕駛室里進行比較,看誰挖的土方量大,誰的施工效率好,并把各種情況進行登記,每過一段時間就進行總結,以此來促進船員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工期,保證了工程的進展。

這種責任意識,感動著其他同事和職工。而他總是說,“我雖然快退休了,但只要我在這里一天,就干好每一天,在崗一分鐘,就干好六十秒!”這種精神,不僅是一種人生原則,更是體現了長江航道人對待困難,堅韌不撥、奮戰到底的進取意識,對待集體,和諧相處、共同奮斗的團隊意識,對待工作,盡忠職守、愛崗敬業的責任意識,對待自我,嚴格要求、踏實做人的謙虛意識。

目前,長獅2還處于設備的磨合期,張作武卻堅持帶領他的船員們創造著連續施工不間斷記錄,已連續突破13天、20天、30天等多個關鍵時間段,施工效率在不斷提高,施工工藝也在不斷優化中。但張作武同志卻希望后面的施工有更大的突破,所以他嘴邊經常掛著一句口頭禪:“工作才剛剛開始……!”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當今是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似乎都比較浮躁,而張作武同志卻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堅持生命的信仰,堅持做好每一件細小的事情,干好每一個平凡的工作,以黨員的意識、黨員的行動、黨員的風采,為他人樹立起榜樣,帶領著他的船員們創造著不平凡的價值,使他平凡的人生充滿了無限魅力。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明朝又日出,長獅霞光耀。在張作武的心中,盡管今天已經過去,但他對明天依然充滿了無限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