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婦女參政議政的思考與對策
時間:2022-01-13 04:30:00
導語:區婦女參政議政的思考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鄞州區自今年3月起全面啟動了換屆選舉工作。目前,全區22個鎮鄉(街道)應換屆的共395個村,除4個街道由于區劃調整推遲到下半年換屆外,18個鎮鄉(街道)(共354個村)已有349個行政村順利完成換屆選舉。從349個村的完成情況看,共產生新一屆村委會成員1059名,其中女委員329名,占31.1%,比上屆提高2.4%;村主任345名,其中女主任10名,占0.3%。同時,推選產生新一屆村民代表13548名,其中女性代表1919名,占14.2%,比上屆提高1.8%。
以上數據表明,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人數在不斷增多,比例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婦女的參政比例大大低于她們在人口中的比例。
二、影響婦女參政議政的原因分析
雖然近年來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水平日益提高,農村婦女的社會地位逐漸鞏固,農村婦女在參政議政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但多年來所形成的阻礙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體制性、機制性矛盾依然突出,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傳統觀念的束縛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轉變。翻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女性在舊社會以前一直受到社會的排斥和家庭的禁錮,“女子無才便是德”、“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像一道道枷鎖,使婦女參政議政簡直成為“天方夜譚”,可到如今這種封建殘余思想并沒有從一些人的頭腦中完全剃除。“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壓制了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熱情和信心。
2、社會接納認可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但凡女性領導者都要承擔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往往要有雙倍乃至幾倍的付出。她們在承受內在壓力的同時,一般還要承受來自外部無形的壓力,女性領導者的魄力和強干在一些人眼里被認為是“張揚”甚至“另類”,一些農村工作的“女強人”因此而遭到無端的排斥和貶低,輕視女性的聲音隨處可聞。
3、婦女參政議政素質不高,意識不強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緩解。政治參與意識是公民有效行使政治權利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參與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婦女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作用。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婦女自身的參政議政意識偏低。大多數女性缺乏實踐經驗,心理素質較弱,開拓性差,宏觀分析概括能力較弱,造成整體實力不夠強。
4、城市化發展使農村婦女走向城市的人不斷增多。近年來,隨著形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婦女在觀念上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單憑料理家務、侍弄莊稼不行,于是開始邁出家門闖市場、跨出農業求發展、走出農村謀致富,在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轉移就業、增收致富,逐漸朝著商品市場和服務性行業邁進。這就使農村婦女工作重心外移,從事參政議政的機會也隨之減少。
三、提高農村婦女參政議政水平的對策
十七大精神要求統籌推進城鄉婦女發展,積極引領婦女全面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婦女勇敢地支撐“半邊天空”。結合近幾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在政策層面上予以保障。目前婦女在社會地位上特別是政治地位上,還處于弱勢時,政府就要用法律來保障她們的權益,從而對婦女的參政有所保障。比如在本次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實行女委員專職專選。對在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沒有產生女委員的村,在制定村選舉辦法時,明確規定設置女性委員的程序和專職專選的方式,確保村兩委會班子中有婦女成員。這樣才能保證婦女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參與程度,提高婦女參與決策和公共事務管理水平的目標。
2、在宣傳層面上予以引導。宣傳部門應建立媒體干預制度,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婦女干部成長的良好氛圍的宣傳報道力度,提高婦女干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要干預廣告、影視,藝術作品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抨擊不利于婦女干部成長的“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等舊習俗偏見,在全社會樹立起男女平等思想。同時,要積極宣傳好婦女干部成功的典型案例,為推動農村婦女參政議政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3、在教育層面上予以培訓。加強教育培訓,為農村婦女爭取參政議政和發展經濟提供“本錢”。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培訓和知識競賽活動,將終身技能和文化學習成為農村婦女生存和發展的需求和自覺行動,努力構建“學習型”婦女群體。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典型示范、姐妹互幫等形式,努力增加農村婦女再教育的機會,不斷深化農村婦女再教育的內涵。如果婦女在經濟建設中表現突出,那么全村婦女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也得到了與日俱增,婦女參政議政水平也自然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