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思考
時間:2022-04-03 07:43:00
導語: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使女職工勞動權利和經濟權利基本得到保障,女職工勞動環境、勞動條件不斷改善。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深化,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最近,我們就企業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被調查的企業42個。其中國有企業37個,城鎮集體企業2個,三資企業1個,私營企業2個。此次調查通過問卷、座談、走訪、交流和實地考查等形式進行。調查發現,女職工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較為突出,加強和完善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制度勢在必行。
一、基本現狀
我市女職工勞動保護意識逐步提高,政府部門管理日趨完善,監督規范職能進一步加強,具體體現在:
1、工會組織的逐步健全為女職工勞動保護提供了保障
受調查的企業,100%建立了工會,90%成立了女工組織或有專人負責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95%以上的國有企業工會代表女職工與企業簽訂了集體勞動合同,多數工會、女工組織較好地維護了女職工勞動權益,基本做到定期對女職工安全生產、四期保護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效地維護了女職工的合法權益,緩解了勞資雙方矛盾,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2、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為做好女職工勞動保護奠定了基礎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企業利用報刊、電視、廣播、板報、專刊、幻燈、知識竟賽、學習班等形式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市總工會與市勞動局先后兩次舉辦大中型企業領導和女工干部法律學習班,據統計,各企業舉辦女職工勞動保護學習班35期,培訓人員1860名。多數企業女工組織負責人對《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都比較熟悉,對企業應當承擔女職工勞動保護的責任,女職工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有一定了解。被調查企業的領導法律意識也較強,92%以上與女職工簽訂了勞動合同,并將《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有關內容列入合同條款,有的企業還將部分法律、法規條款列入企業規章制度。在生產過程中涉及有毒有害流程的企業基本能對女職工進行相關衛生知識教育,并配備屏障、空氣流通、調節等設施,所調查企業毒塵、有毒氣體等的危害程度均未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3、政府監督職能不斷加強是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堅強后盾
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工商管理等行政部門對企業勞動用工、合同簽訂、衛生標準等的管理、監督意識和檢查力度逐年加強。如衛生防疫站對涉及有毒有害流程企業的毒害情況堅持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勞動部門每年聯合工會、婦聯進行執法檢查,對非法用工、侵犯女職工勞動權益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人大、政協也非常關注女職工勞動保護情況,經常聽取匯報、進行監督。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力度的加強,規范了企業生產經營、有效遏制了侵犯女職工勞動權益行為的發生。
4、勞資雙方關系逐步改善為女職工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各企業領導逐步改善對職工的管理,采取“以人為本”的先進管理方法,關心職工生活,注意改善企業生產環境,收到了較好效果。女職工對企業能夠及時發放工資比較滿意,有的女職工認為企業在管理上也比較有“人情味”。如有的企業在職工加班或結婚時發個紅包,生日時送上一份祝福,這些“人性化”的管理和一定程度的感情投資,增強了企業凝聚力,拉近了企業領導和職工的關系,營造了輕松和諧的企業氛圍。
5、“四期”措施的落實使女職工身心健康得到保護
95%以上的國有企業、40%的非公有制企業能根據女職工生理特點,對她們實行“四期”保護,做到在“四期”內不安排女工從事禁忌勞動,不延長勞動時間,不減工資,不解除勞動合同。100%的公有制企業能保證女職工產假在90天以上,90%以上的國有企業、20%的非公有制企業女職工懷孕7個月以上能調離一線工作,并不安排夜班作業;85%的國有企業女職工懷孕后能定期進行檢查,檢查費用企業全部報銷,有80%的公有制企業和6%的非公有制企業能為女職工的生育費用報銷100%;95%的國有企業和30%的非公有制企業能給予女職工哺乳時間;75%的國有企業允許女職工請1——3年產假,工資發放90%——70%,均不影響再次復崗;90%的國有企業和30%的非公有制企業發放了1.5元——20元的衛生費和經期用品;95%的國有企業和10%的非公有制企業能認真貫徹執行女職工婦科檢查制度,做到1——2年檢查一次,對較嚴重的婦科病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使婦科病發病率逐年下降。
二、存在問題
盡管女職工勞動保護受到各方關注,但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侵害女職工勞動權益的現象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
1、領導認識不到位。目前,仍有少數企業領導對女職工生理特點和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意義缺乏了解,導致了行動上的不力。有的只管生產,不管保護。有的企業領導說:“凡男職工有的待遇都給了女職工,從來沒有兩樣對待。”可見這些領導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在認識上還有距離。
2、女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差。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不少女職工法制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特別是鄉鎮企業的女職工,對自已的勞動權益一概不知,為了保住這份工作,有問題也不敢反映、申訴。
3、部分虧損國有轉制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呈滑坡趨勢。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因受經濟效益下滑的影響,女職工勞動保護水平下降。出現了削減女職工勞動保護費用;勞動防護用品不能得到保障;女職工衛生費多年沒有發放;女職工勞動保護設施被取消或改作他用;女職工勞動權利不同程度的受到侵害;勞動安全衛生條件不能得到及時改善;女職工的生育費用不能全額報銷;產假工資等費用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等。一些虧損嚴重的企業,連職工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更無力將女職工的勞動保護落到實處。
4、非公有制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問題突出。一是勞動用工制度不規范。如企業經營者任意設置試用期,有意避開生育期或不與女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既使簽了合同也沒有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條款;對孕、產、哺乳期女職工隨意解除勞動合同;有些企業規定女工在聘用期間不準懷孕、生育等。二是女職工“四期”保護得不到落實。有85%的企業女職工產假時間達不到規定標準,不少企業只給予45天產假,產假工資減發甚至不發,生育費用不能報銷或給予200——300元的包干;100%的企業沒有設立女職工的勞動保護設施;絕大多數的企業婦科檢查從未進行;95%的企業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生育保險;三是女職工休息休假權利得不到保障,加班加點現象較為普遍。有的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勞動定額偏高,即使按時完成定額,月收入也只有200元左右,追使女職工只能靠加班來增加收入。在這些企業中,法定節假日、休假難以保證,加班費也難以兌現。四是勞動衛生條件差,職業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5、女職工勞動保護設施普遍匱乏。《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對企業建立女職工衛生沖洗、孕婦休息室、哺乳室、浴室等都有明確的要求。而我市在92年以前凡有女職工200人以上的企業都按規定建立了孕婦休息室、哺乳室、女職工沖洗室,可近幾年隨著企業改革改制,不少企業效益滑坡、嚴重虧損,原來設置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設施大都被關閉或改作他用。特別是女工衛生沖冼室,由于設備老化,企業無投入,加上管理不善,使用的人越來越少,絕大多數企業的沖洗室逐步廢置。據調查,全市原有54個沖洗室現在僅有一個在使用。
6、《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落實難。一是目前實行的定額撥付基金的方式不盡合理,出現了支付水平偏低和基金結余過多的現象,加重了企業和生育女職工的負擔,影響了參保單位的積極性。二是企業參保率低,參保單位主要是國有、集體企業。中央部屬企業、行業參加地方統籌的極少。三是由于企業效益差,生育保險又缺乏強制性,使生育保險基金收繳困難。
7、現行女職工勞動保護法規滯后于經濟發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企業用工分配、社會保險、醫療等各項改革的進一步強化,使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內容和措施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執行上有一定難度。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強化宣傳力度。要大力加強《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增強企業領導的女職工勞動保護意識,提高他們貫徹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同時,要在女職工中開展學法、用法活動,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并能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提高女職工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完善執法監督檢查制度。各級工會、婦聯、人大、勞動、監察部門應經常開展勞動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完善處罰措施和監督檢查制度,對侵犯女職工合法權益和勞動保護的行為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落到實外。
3、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的監督和管理。各級工會、婦聯組織要按照有關規定,充分發揮其特有作用,督促非公有制企業認真執行《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及時糾正非公有制企業在女職工勞動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盡快建立和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措施,改善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件,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待遇。對違犯女職工勞動保護法律法規,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的企業要依法處理,對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4、健全和完善女職工的勞動保護法規。國務院1988年頒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主要是針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很多方面已不適應目前我國經濟多元化發展和私營企業迅速壯大的形勢需要,有必要進行修訂完善,增加保障女職工勞動權利的規定。如女職工生育、婦科病普查實行社會保險統籌;所有企業必須與女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并有特殊保護條款;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不得安排下崗或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滿不得借故不用女職工;女職工相對集中且實行三班運轉的企業要有“四期”保護的可行措施;此外對女職工沖洗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托兒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設立、衛生費用的提高和下崗女職工的“四期”保護等問題都應做出明確規定,使之真正成為針對性強、適應性廣、協調有力又操作簡便的權威性法規。
- 上一篇:農村女童失輟學現狀調查
- 下一篇: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狀況及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