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財政政策研究報告
時間:2022-06-01 06:41:00
導語:金融危機財政政策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20*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央和省相繼出臺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和沿淮部門市縣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等一系列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的出臺有效地激發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當前金融危機的情況下,研究分析*縣經濟發展的情況,用足用活現有財政政策,對我縣經濟的發展很有必要。
一、*縣經濟發展的狀況
*縣位于皖西北,淮北平原的中部,長期以來都是以農業大縣全國商品糧基地著稱,全縣有耕地面積185萬畝,人口131萬,*年全年糧食產量114萬噸,每年提供的商品糧在70萬噸左右。工業落后,*年全縣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只有81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4.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0.9億元,實現稅金1.92億,稅后利潤1.7億元。財政收入很低,基本上還是吃飯的財政,*年全縣財政收入完成4.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64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43元,稅收收入完成3.67億,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0%。
二、經濟落后原因分析
(一)從農業方面分析
1、我縣是產糧大縣,產糧大縣的主導財源來自農業,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執行輕稅、增產不增稅、不繳稅給補貼的農業稅收政策,造成農業國民收入的積累率遠遠低于第二、三產業,加之農業是露天產業,勞動生產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財政收入的增長十分有限。
2、我縣是產糧大縣,同時又是糧食企業財務掛帳大縣,長期以來糧食購銷企業承擔著大量的政策任務,形成了大量的糧食財務掛帳,通過省縣財政努力,雖然消化了一部分,但我縣仍有糧食政策性財務掛帳53289萬元未消化,糧食購銷企業財務將是我縣財政無法承受的包袱。
3、農田基礎設施損壞的現象已相當嚴重,由于我縣財政是吃飯的財政,無力拿出更多的錢對現有農田基礎設施進行維護,農田基礎設施的損失嚴重影響著糧食的豐產豐收,希望追加農田基礎設施的投資,盡快做好灌溉渠的修復工作。
(二)從工業方面分析
我縣工業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市場競爭力弱,在復雜的競爭中處于劣勢,特別是面對東部地區企業的大力擴張和目前的金融危機,縣級經濟發展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的壓力。
1、建設用地緊缺。目前國家加強土地管理,特別是將利用土地納入計劃管理,進一步縮小了縣域建設用地空間,無論是推進工業化還是加快城建化建設,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
2、發展資金短缺。縣級財政比較困難,財政對經濟建設的投入較少,財政狀況雖然保持快速增長的勢態,但要拿出相當的資金發展工業搞基礎設施還是相當困難,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設尚在起步和發展階段,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加快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也不能適應我國工業經濟由東向西大規模轉移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需要。
3、人才缺乏。*縣是教育大縣,每年向城市輸送的大學生很多,但回來的卻很少,特別是現在人才培養的成本逐步上升,而人才外流的現象卻越來越普遍。縣政府承擔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成本,而投入的效益大部分被經濟較發達地區和城市獲取了,形成了很大的教育成本和收益不對稱,縣級經濟發展呈現人才潰乏的情況。
(三)從金融環境上分析
由于縣域市場經濟不發達,融資渠道單一,也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先天處于融資的劣勢,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導致規模擴張受阻,設備陳舊難以更新,技術開發投入不足,阻礙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從財政體制上分析
一方面是財政缺乏強勁的產業支撐,僅靠農業經濟的增長來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財政管理體制的變化,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分成比例較高,縣級財政還要承擔經濟發展的公共設施建設,事權和財權的嚴重背離,不利于調動縣域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三、金融危機對我縣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隨著經濟危機的加劇,我縣經濟發展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從20*年11月份開始,幾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個月增速放緩。工業企業面臨著資金、原材料緊缺的危機;出口外向型企業、紡織企業、汽車產業、房地產業、物流業受影響最大,傳導效應已開始感染其它行業產業和企業,有的企業限產甚至停產。由于工業企業不景氣,農民工返鄉、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全社會就業壓力加大。
為應對金融危機,縣委、縣政府組織部門人員對工業企業進行調研,針對調研中出現的問題,連續召開了三個項目協調會,出臺了四個含金量較高的文件。
一是創造金融環境,解決企業融資難。我縣出臺了三個文件,分別是《地方財政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蒙政〔20*〕48號)、《銀行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蒙政〔20*〕47號)和《*縣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第一個文件明確規定2009年財政安排2300萬元專項資金,其中2000萬元用于扶持大型工業項目和開發區“零費制”補助資金,150萬元用于企業擔保資金,150萬元用于貸款貼息和無償補助。第二個文件是激勵銀行放貸的,對于當年貸款投入總額、增長率,年末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增長率及工業企業貸款增長率作為考核指標,將省撥專項資金2000萬元中的1200萬元用于擔保機構補充資本金,8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資金和對金融機構的貼息。目前,我縣城投公司已有擔保資本金4300萬元,按1:3的放大效應,可以為企業貸款擔保1.2億。從20*年11月份至2009年1月,在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內,該公司已為27家中小企業提供流動資金擔保2720萬元,有效緩解了我縣部分中小企業周轉資金不足的困難。
二是積極為企業減負,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出臺了兩個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優化發展環境的文件,取消了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其一是《工業園區零費制實施辦法》,對2009年在開發區、漆園木材加工園區、范集工業園區內投資建設階段的工業項目免收各項費用。其二是下發《規范行政機關涉企收費檢查的通知》,文件規定凡未經紀委監察室批準,任何單位不準到企業亂收費、亂檢查、亂評比。其三是按照財政部、發改委《關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財綜字〔20*〕78號)文件對涉及到我縣的31個收費單位進行審核,保留行政事業性收費328項,取消16個單位35項收費;涉企經營性服務收費取消2項,降低收費標準的8項,按下限執行的6項。以上都是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解決企業融資難、發展難的具體措施,措施的出臺對目前企業發展來說幫助很大。
三是出臺支持房地產發展的政策意見。制定了支持房地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除落實國家關于房地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政策外,鼓勵房地產公司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在建筑密度、綠化覆蓋率、日照間距等條件滿足的前提下,新開發項目可以適當提高容積率。并在土地出讓金的繳納上給予開發商分期分批繳納的優惠政策。
四、促進*縣縣域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建議
新年伊始,*縣縣委書記胡朝榮在三級干部大會上的講話確立了09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財政收入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產值增長4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全力以赴支持企業發展和規模擴張。力爭經過兩年的發展,著力打造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制造及汽車改裝、木材加工、煤炭開采及深加工等四大優良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為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希望省財政從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1、加大對產糧大縣轉移支付力度,一般轉移支付資金主要用于吃飯問題,目的是均衡縣市級財政之間的基本保障水平;政策性轉移支付既要體現公共財政的支出重點,又要貫徹中央省一定時間的政策取向,政策性轉移支付要向產糧大縣傾斜,主要用于農田基本設施的維護,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2、加大對產糧大縣獎勵支出力度,獎勵資金支出主要用于糧食深加工,扶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3、歷年來形成的糧食企業掛帳由上級財政消化,減少縣級財政壓力。
4、省財政對我縣發展前景好對周邊環境有拉動作用的大企業采取重點扶持(例如:中能安馳)。
5、省財政對我縣經濟開發區公共設施的投入給予一定的扶持,以加快縣級工業園區建設的步伐。
6、中小企業發展項目要向縣級傾斜。
7、省財政強化金融支持,對縣級擔保機構進行扶持,注入資本金,放大信用擔保額度,提升擔保服務能力。
我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省財政的大力支持,*縣的經濟一定能夠搞上去,*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 上一篇:信用社辦公室年終工作意見
- 下一篇:財政局預算改革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