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青年科技活動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0-09 11:30:00

導語:農村青年科技活動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青年科技活動的調查報告

**年以來,我們按照上級黨團組織的有關要求,結合大慶實際,帶領廣大農村青年廣泛開展了以抓能人、抓項目、抓基地、抓服務為主體的科技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市農村青年科技成果參加了首屆中國青年農業科技成果展示會;301國道青年綠化工程獲全國優秀青年綠化工程稱號;大同區高臺子鎮青年張文剛等12人獲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稱號;杜蒙縣江灣鄉稻田養魚示范基地等18個基地被評為全省青年科技活動示范基地。《中國青年報》、《中國共青團》、《黑龍江日報》對我市農村青年科技活動作了報道。大慶團市委先后榮獲全國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先進組織單位,全國萬村書庫活動先進單位,全省科普之冬活動先進集體、全省培養星火帶頭人先進單位稱號。有關情況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現狀

1、建立了一支農村青年科技能人隊伍。幾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堅持抓好"三位一體"團支部書記、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股份合作體領辦人、各類生產示范大戶、青年經紀人等五支能人隊伍建設,采取重點培養、選送深造、集中辦班、樹立典型等措施,加快青年科技能人成長。目前,全市已有642個村按要求配備了"三位一體"團支部書記,配置率達到85%;涌現出縣級以上青年星火帶頭人2800名,先后有9人被評為高級農技師,68人被評為農技師;全市共有農村青年經紀人6000多名,基本形成了信息中介型、營銷中介型、勞務中介型、科技中介型、混合中介型等5支農村青年經紀人隊伍,每年簽定銷售訂單7000多份,引進傳播各類科技信息2000多條,年創經濟效益2億多元。通過培養農村青年科技能人,在全市形成了一支普及推廣農業科技的青年隊伍,起到很好示范帶動作用。

2、推廣了一批綠色特色科技項目。發展綠色經濟和特色產業,是農業的根本出路,也是調整農業結構、構建特色農業新格局的要害所在。我們注重引導農村青年著眼于市場的需求,著眼于優化作物布局、發展質量生產的方向,選擇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的科技項目,確定一批能夠高產高效、易被農民把握的農業先進技術,三位一體"團支部書記、科技示范大戶、青年星火帶頭人領辦。幾年來,共引進推廣了稻田養魚、草葦編織、寒地哈密瓜栽培、人參果栽培、花卉栽培、棚室蔬菜生產、全蝎養殖等160多個綠色特色項目,形成縣有推廣項目,鄉有重點項目,村有主抓項目的格局,有效地促進了傳統農業向質量效益型農業的轉變。

3、興建了一批農村青年產業基地。近年來,我們立足于推進農業經濟產業化進程、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引導農村青年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實體化、專業化、產業化轉變。首先,全市各級團組織依托5800多畝青年科技實驗示范田和各類生產經營示范大戶,結合各地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興建完善了600多個青年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利用這些基地培訓青年達20萬人次。其次,通過"農戶聯農戶、大戶帶小戶"等形式,大力興辦一批青年股份合作體,實行聯合經營,規模發展。全市形成以青年為主體的養豬一條街、蔬菜專業屯、果樹栽培基地等專業生產小區近百個,蔬菜、胡蘿卜、綠豆、番茄等專業村屯82個,吸納青年農戶1萬多戶。三是依托龍頭企業,帶動農村青年興建一批種植、養殖專業小區。依托吉泰、綠蔭、金鑼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生產示范區。

4、促進了農村青年勞動力的轉移。農村青年科技活動的不斷深化,提高了農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質,一定程度上為轉移農村青年勞動力、優化農村勞動力結構創造了條件。一方面,我們通過扶持一批"青字號"龍頭企業,組織農村青年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向農副產品深加工、制造業等非農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引導農村團組織在進行農業科技培訓的同時,擴大培訓范圍和領域,開設微機、烹飪、電器維修等非農、青年股份合作體領辦人和青年鄉鎮企業治理者等五支能人隊伍建設。"三位一體"團支部書記配置率穩定在85以上,縣級以上青年星火帶頭人累計達到2800人以上。二是抓好先進科技示范項目推廣。重點抓好水稻旱育稀植、蔬菜棚室生產、果樹栽培、水產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等8個科技項目,同時重點抓好一批綠色特色項目示范推廣。三是抓好科技項目試驗示范推廣基地建設。團市委重點抓好20個市級科技項目試驗示范推廣基地建設,每個縣區至少要建成5處以上示范推廣基地。并依托這些基地做好科技項目實驗,農村青年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質。四是抓好青年田的落實和使用。加大青年田的落實力度,使全市青年田總量穩定在5800畝,同時根據本地優勢,選擇適宜推廣項目在青年田中率先引進示范推廣,形成十畝青年田帶起百畝示范基地,輻射千畝推廣基地的局面。五是抓好青年科技服務組織建設。發展各種類型的專業學協會組織,建設青年科技培訓學校、科技圖書站,要達到一村一會、一地一會的目標。

3、不斷發展壯大全市農村青年經紀人隊伍。一是根據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青年經紀人工作規劃和措施,做好組織實施工作。二是加強對青年經紀人的培訓,提高他們創業能力和闖市場本領。三是建設青年經紀人活動的經濟載體,進一步強化農村青年經紀人協會功能,為農村青年經紀人提供切實有效服務。達到"團組織建協會,協會連能人,能人帶農戶,農戶建基地"運作體系。四是培養和宣傳一批農村青年經紀人在發展定單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及轉移勞動力和闖市場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和先進典型。

4、積極做好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工作。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農村青年更新觀念,熟悉到轉移出來才是致富奔小康的出路,激發農村青年闖市場、干事業的熱情,自覺投入到勞動力轉移中來。二是搞好技能培訓。充分利用再就業服務中心、農業科技推廣站等載體,有針對性的開展微機操作、機動車駕駛、餐飲娛樂、建筑裝潢等專項培訓,提高農村青年適應勞動力轉移的基本能力。三是拓寬就業渠道。依托青聯、青企協、青鄉企協等社團組織,動員青年企業家安置一部分農村青年勞動力;加大與外省區共青團組織聯系,輸送轉移一部分農村青年勞動力。

5、大力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作為全團的一項重點工程,保護母親河行動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突破難點,春季以宣傳教育、募集資金和創建工程為重點,夏季以社會實踐為重點,秋季檢查驗收為重點,在全社會產生更加廣泛的影響。把每年的4月份作為全市保護母親河行動月,4月12日作為全市保護母親河統一行動日,全面掀起保護母親河行動熱潮。本著"工程是核心,資金是保證,活動是基礎"的原則,繼續抓好5個市級重點綠化工程、10個縣級重點綠化工程建設。

6、深入開展科普之冬活動。重點開展"五個一"活動,即:組織一次科技大集、組織一支科普宣講隊、建立一支科技能人隊伍、推廣一個科技項目、建設一個鄉鎮青年科技圖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