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員工的協調發展思考
時間:2022-11-07 11:03:00
導語:企業和員工的協調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是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建設優越性的體現,具體到企業是促進企業全面發展的堅實基礎,是最廣大職工根本利益的可靠保障。作為企業工會,要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職能,積極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積極滲透到提高企業職工素質的需求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在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促進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協調發展。
一、正確認識當前企業工會存在的問題。
1、認識發展不全面。發展是企業的工作主題,但有少數干部和員工對企業發展和工會工作的關系認識模糊,片面地認為企業發展就是生產和經營,工會與企業發展關系不大,因此可有可無。這種認識實質上只看到發展的表面,忽視了發展的整體和內涵。發展不僅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競爭力的增強,而且包括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包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以及企業文化水平等等,是企業和員工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現。只有靠黨政工組織的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才能完成企業發展的大業。
2、民主意識不深入。少數單位領導不重視工會工作,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獨斷專行,官僚主義嚴重,不尊重員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善于吸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和要求,壓抑了員工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創造性,企業管理工作矛盾重重,員工心情不舒暢,致使企業缺乏凝聚力,影響和制約了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3、隊伍建設不科學。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取決于市場的命運,還取決于管理水平。目前盡管冶金企業的員工隊伍整體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仍然存在既多又少的突出矛盾,即企業冗員過多,真正精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人過少。這無疑很難適應冶金的高速發展的需要。因此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優勝劣汰,提高企業整體素質。
二、滲透到企業的“中心”,工會才有生命力
工會組織履行建設職能,不是替代企業行政組織管理經濟活動,而是從工會的角度選準切入點,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積極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解放生產力,保護生產力,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一)找準與企業中心工作接軌的立足點和著力點。
促進經濟發展,是工會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而且應當在促進發展中有所建樹。基層工會與企業行政是職能相異、地位平等的合作和對話關系。在國有企業,行政和工會的總目標和基本任務一致。工會要尊重和維護行政領導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權威,行政領導要尊重和支持工會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工會行使民主權利要主動融入、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一方面使行政領導更全面地聽到職工群眾的聲音,在制定計劃方案時更好地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另一方面把企業管理目標和各項改革措施迅速變為職工的自覺行為。
1、建立健全職代會制度,提供職工參與的平臺。
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職工民主管理,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和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同時要根據已經變化了的新情況,對職代會的組織形式、職權和工作內容作相應的調整。職代會重心要逐步轉向關注企業生產經營、經濟效益和改革發展上來。重點落實抓好對企業改革發展和關系職工切實利益等重大決策的審議建議權、評議監督權、審議通過權、審議決定權和推薦選舉權。落實職代會職權,堅持職工代表巡視檢查,促進職代會各項決議的落實。當前,冶金企業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要保證職工群眾對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權和監督權,增強職工主人翁的責任感,發揮他們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建立健全廠務公開制度,提供職工知情的平臺。
廠務公開是在新時期進一步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的內在要求,是搞好群眾監督,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手段。實踐證明,把企業交給職工,企業才能發展,把企業大事小情都公開,讓職工都知道,緊緊依靠廣大職工,才能形成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所以,在廠務公開的內容上,必須由表面公開向生產領域的深層次公開;必須把少數人說了算的事情,公開后讓廣大職工決定,必須把暗箱操作的事情,公開地擺到桌面上,真正使企業的事情,除商業秘密外,都必須全部公開。
第一,要深層次公開。淺層次公開與深層次公開,是廠務公開這一主體的兩個方面,淺層次公開是一種表面現象的公開,如工資、出勤等事項,是公開的次要方面,而深層次的公開則是公開一些實質性的問題,是廠務公開的主要方面。在開展廠務公開工作中,就要抓住深層次的主要方面問題公開,才能使廠務公開工作更有生命力和活力,更能滿足廣大職工對廠務公開的需求。所以我們在推行廠務公開制度過程中,必須由淺層次向深層次公開延伸。一是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必須公開;二是物資采購和產品營銷必須公開;三是財務管理和人事管理必須公開;四是投資決策和新產品開發上必須公開。
第二,要真公開。推行廠務公開上應該是按照要求搞真公開。借鑒IS0900O標準,建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體系,要從實出發,注重實際、實用、實效。并按照一定的步驟和要求進行,保證“借鑒”和建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體系工作的質量。然而,也有的企業怕職工知道實情,搞假公開,影響公開質量和效果,為了保證企業真正公開,必須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一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是真公開還是假公開,公開的質量和效果如何,在企業中行政的一把手責任重大。要把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區分開來,制定明確的制度,屬于哪個環節,屬于誰的責任,就要追究誰,處理誰,對號入座。二是建立獎懲考核機制。要把廠務公開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要定期考核。對不按要求公開的甚至搞假公開的,要追究責任,給予考核。三是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廠務公開的監督檢查小組,要積極主動工作,按廠務公開方案和制度的要求,定期進行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可以建立廠務公開信息員制度,選出素質較高、責任心較強的不同層次的職工代表,履行廠務公開信息員的職責,發揮廠務公開群監群治的作用。四是建立職工評價制度。企業的事情職工最有發言權。在推行廠務公開制度過程中,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定期評價廠務公開情況,并把職工的評價標準作為是真公開還是假公開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企業工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鄉鎮黨委組織建設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