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23 05:08:00
導語:區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區反腐倡廉建設堅持以總書記提出的“一個堅決、三個更加”為指導,緊緊圍繞*實際,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不斷加強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機關行風效能建設,努力為我區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為及時了解掌握人民群眾對我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建議,準確評估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形勢,近日區紀委、區民情民意調查協調小組辦公室聯合組織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調查表明:我區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深入,反腐敗斗爭的總體形勢良好,有84%的被訪對象對我區黨風廉政建設表示滿意。但群眾對個別行業、個別領域的不正之風反映突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現將我區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采取科學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對30名黨代表、30名人大代表、30名政協委員、20名派人士、10名工商聯成員、60名機關干部、60名企業員工及轄區內16個社區的368名市民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08份,回收問卷608份,其中有效問卷608份,問卷回收率為100%。被訪對象的政治身份結構為:共產黨員占49.41%,共青團員占4.38%,派占5.56%,一般群眾占40.65%。文化程度構成為:初中及以下占28.1%,高中占19.34%,大專占22.99%,本科及以上占29.59%。
二、我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成績凸顯
近年來,我區各級黨委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建設,不斷加強黨風廉政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權力監督,努力打造“廉潔*”,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1、反腐查案力度加大,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力遏制。
我區反腐倡廉建設堅持懲治和預防兩手抓、兩手硬,在堅持“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威懾作用,努力把腐敗現象減少到最低程度。調查顯示,有80.14%的被訪者認可我區反腐查案力度,與200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提高了15.13個百分點;認為力度較小的占2.81%,與2005年相比,減少了11.86個百分點;認為沒有力度的僅占0.66%;不了解的占16.39%。其中對腐敗問題有親身經歷的被訪者對我區反腐查案力度認可率高達91.53%,相比沒有親身經歷的被訪者高出12.63個百分點。
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力遏制。調查表明,79.43%的被訪者認為近年來通過“反腐敗斗爭”,我區黨政機關和干部隊伍中的“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或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遏制,與200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提高了3個百分點;認為沒有遏制住的僅占3.65%,同時沒有被訪者認為腐敗現象會趨于更加嚴重。對腐敗問題有親身經歷的被訪者認為我區“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或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遏制的占81.36%,相比沒有親身經歷的被訪者高出2.13個百分點。
2、政府機關辦事效率顯著提高,工作作風明顯改善。
機關辦事效率的高低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我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充分聽取民意,努力滿足民需,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標準,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調查表明,我區機關效能建設成效凸顯,當問及“現在您去我區政府機關辦事是否方便?”時,82.24%的被訪者對政府機關辦事效率表示滿意,比05年提高了8.32個百分點;1.81%的被訪者表示不太方便,比05年減少了11.12個百分點;認為辦事非常困難的僅占0.49%;表示沒打過交道的占15.46%。
我區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面推進黨的思想、作風、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我區出臺了《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文件規定。調查顯示,認為我區機關效能建設和作風建設“大有加強與改善”或“有所加強與改善”的占80.61%,其中認為“大有加強與改善”的較05年提高了9.35個百分點;認為“沒有加強與改善”的占3.67%,認為“進一步惡化”的僅占0.50%,兩者總和比05年降低了2.71個百分點。
3、權力監督機制繼續完善,干部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
權力的有效制約和監督事關國家興亡。近年來,我區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區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日常管理服務的意見》和《區管領導干部誡勉談話和函詢實施辦法》,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下發了《<關于加強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辦法>實施細則》。規范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認真執行市委的黨內監督“10+1”制度,成為我區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權力行使監督的有效措施。調查中,當問及“您認為當前我區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效果如何?”時,群眾認為有效的占76.21%,較05年提高了11.36個百分點;認為效果較差或沒有效果的與05年相比下降了10.1個百分點;同時不了解情況的人數也在逐步減少。
我區堅持和完善區管領導干部“每月一講”制度、黨委(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調查結果顯示,79.14%的被訪者對我區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表示認可,與05年相比提高了10.63個百分點;認為比較差的僅占2.81%;18.05%的被訪者表示不了解情況。
4、群眾對遏制腐敗有信心,舉報腐敗問題積極性高。
群眾對反腐敗斗爭信心度很高,有的市民說:“黨中央、國務院對反腐敗是在動真格,治理腐敗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策略越來越對路,查案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們深信經過長時間努力終將拔除腐敗這顆毒瘤。”還有的市民說:“只要區委、區政府有決心,首先從自己做起,‘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對反腐敗充滿信心!”調查顯示,96.02%的被調查者對開展腐敗斗爭、逐步遏制和克服腐敗現象表示有信心,與05年相比提高了4.43個百分點。當問及“您認為在今后一段時期,發生在我區的腐敗現象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時,認為今后會減少的占72.18%,比05年提高了9.22個百分點。
依法行使監督權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神圣權利,是懲治腐敗、強化法治、激濁揚清、揭露犯罪的有效手段之一。調查顯示,在了解掌握一些具體涉及腐敗問題的線索的情況下,61.21%的被調查者選擇積極舉報,比05年提高了13.12個百分點;20.07%的被調查者選擇涉及自己的利益才舉報,比05年提高了2.37個百分點;怕打擊報復不敢舉報的占14.50%;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舉報的占4.22%。
三、反腐倡廉建設任務依然艱巨
當前,我區反腐倡廉總的形勢是好的,黨員群眾在相當程度上是認可的,但反腐倡廉任務依然艱巨,我們要充分認識反腐倡廉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堅持不懈地抓好反腐敗工作。
1、工程建設、人事任用等領域最易存在腐敗行為。
老百姓最痛恨“豆腐渣”工程,因為公共工程領域的腐敗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它使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都受到嚴重的損害,既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又使國家改善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的努力付諸東流。“用人腐敗”特別是買官賣官行為也深受黨員群眾的痛恨,“用人腐敗”不僅會導致干部隊伍素質的下降,而且助長了其它不正之風,打擊了黨員群眾的工作積極性。調查顯示,黨員群眾認為工程建設、人事任用政府采購、行政審批等領域的不正之風及腐敗問題仍較突出,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工程建設,3、監督不力、懲處力度不夠大及制度不夠健全是當前腐敗現象滋生的主要原因。
黨員群眾認為當前腐敗現象滋生的主要原因是監督不力、懲處力度不夠大及制度不夠健全,占被調查者比例均超過50%。調查顯示,58.86%的被訪者認為腐敗現象滋生,主要是因為監督不力;55.35%的人覺得懲處力度還不夠;認為制度不夠健全的占50.67%;31.1%的被訪者認為領導干部不帶頭廉潔自律;27.09%的被訪者認為是查處違紀案件力度不夠,對某些違紀的人和事長期得不到處理所致;認為用人不當的占24.58%。
四、新形勢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我區的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成績面前我們絕不能自我欣賞,停滯不前。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謀劃更新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力爭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果。廣大群眾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意見與建議,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對權力的運行監督制約,建立健全新聞輿論監督長效機制。
輿論監督是社會民主的重要載體,新聞媒體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利,開展監督的主要渠道之一。調查中有58.86%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腐敗現象滋生的主要原因是監督不力。58.67%的被調查者認為新聞輿論監督是較有成效的監督方式,必須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改革完善監督制度。一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情況的跟蹤監督機制。有的市民說:“希望政府部門能積極將自身的行為告知公眾,滿足社會大眾對相關問題的知情權,以利于公眾對政府行政服務實施監督。”二要建立健全重大案件追蹤報道機制。群眾認為:黨委政府應當鼓勵、支持新聞單位對行政機關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監督、曝光;監督部門和政府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對新聞曝光案件的追蹤報道制度和監督查處結果的公布制度,努力建構新聞媒體監督與政府依法行政的互動渠道,形成“曝光—追查”的互動模式,強化輿論監督的影響力。并且建議專門監督機關對新聞媒體反映的重大違紀問題或重要線索要予以高度重視,必要時應及時介入。
2、加大懲處力度,依紀依法懲處腐敗分子。調查中有77.15%的被調查者認為進一步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必須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懲處力,使腐敗行為充分被揭露,使腐敗分子不再心存僥幸,才能更好地遏制腐敗。有的市民說:“加大對腐敗分子懲處力度,查處違法違紀問題要堅持從嚴,并向社會公開,這樣才能做到警鐘長鳴,弘揚社會的正氣。”有的市民說:“當前反腐敗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懲治力度不夠大,判勞改的多,執行槍決的少,對腐敗分子缺乏威懾力。對任何腐敗分子,都要依紀依法予以懲處,決不留情,決不手軟。要真正地讓那些想腐敗的人不敢腐敗,那些已腐敗的人心驚膽顫,投案自首。”還有的市民建議:“要嚴肅查辦領導干部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方面的案件,更要下大力查辦一批發生在我們老百姓身邊、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
3、加大黨風廉政教育,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素質。黨風廉政教育工作是提高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保證。要把搞好反腐倡廉教育作為第一基礎、第一防線、第一措施來抓,把廉政教育作為源頭治理的基礎性工作,認真抓實抓細,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調查中有45.35%的群眾認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應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有的市民建議非常中肯: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特別是對有實權的領導干部,要按黨的基本理論要求進行宣傳教育。許多市民認為:對黨員干部首先從思想上加強教育,提高思想覺悟,明確作為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并且建議通過學習和開展一系列的廉政教育活動,使黨員干部筑牢黨性原則、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這三道防線。
4、完善公共工程管理體制,遏制賄賂行為。許多市民認為:招投標管理是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政府對招投標的目標、范圍、程序和職責要作嚴格的規定。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的重中之重在于對招投標和合同管理的審計以及項目投產運營后服務功能及其績效的評審。有的群眾反映:“相關領導干部和負責人員對重大工程建設既要注重形象,更要注重實效,不能勞民傷財,浪費國家錢財。”有的群眾說:“許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現,就是層層承包、層層克扣的結果,要一包到底加強質量檢驗。”
5、深化干部人事管理體制改革,杜絕用人腐敗。一要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在建立黨政領導班子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黨政領導干部崗位職責規范的基礎上,建立考核舉報、考核申訴、考核結果反饋等制度。改進實績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結果運用的力度。有的群眾說:“政府要嚴格依照黨的政策選拔任用干部,真正做到任人唯賢,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堅決杜絕‘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二要研究制定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實的對策。有的群眾說:“在選人用人上要積極組織考察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對群眾意見較大的人要仔細審核,防止‘帶病’上崗。”有的群眾說:“應定期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關情況進行考核。一旦發現蛛絲馬跡,就要及時妥善予以處理。”
6、政府采購公開化、透明化。政府采購要著力推進信息公開化,擴大采購信息披露范圍,規范信息渠道,杜絕政府采購活動中的暗箱操作,有力促進政府采購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許多群眾認為:政府公開采購信息時要體現公平原則,采購信息公開要同時同步,讓社會公眾在獲取信息時不存在時間差,使競標企業公平地參與到競爭中來。采購信息公開化就是要接受群眾監督,讓政府采購活動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進行,才能保證政府采購依法、高效地進行。還有的群眾反映:‘政府采購’的出發點是反腐防腐的一項舉措,如果管理監督力度不夠,往往會造成商品供應的壟斷,在質價上反而比自行采購更顯劣勢。在政府采購中,選擇供應商方面不能一次招標永久不變,政府采購部門應對供應商加強監督力度,多傾聽基層購貨單位的意見,經常對中標的供應商進行考評,最好每年一次,實行優勝劣汰,逐步完善政府采購體制。
占被調查者的82.33%(如下表所示)。
2、收受“三禮”、公車私用、貪污賄賂、公款吃喝、形式主義、
公費旅游是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突出問題。
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政府治理結構、方式和過程的變革落后于經濟和社會變革的步伐,是中國轉型期腐敗現象嚴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調查表明,當前群眾對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是收受禮金、禮卡、禮券(50.82%),以下依次是公車私用(48.85%),貪污賄賂(39.64%),公款吃喝(39.14%),形式主義(37.66%),公費旅游(36.35%)。對腐敗問題有親身經歷的被訪者認為最突出的問題前五位是公車私用、收受“三禮”、形式主義、公款吃喝、公費旅游。群眾對其他消極腐敗行為的關注度如下圖所示
- 上一篇:我國公司監事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企業成本上升影響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