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基層三貼近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6 05:31:00
導語:財政基層三貼近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為鄉村所想,貼近基層。在公用經費保障上,20*年按人均5000元計算,2007年按人均7000元,20*按人均7500元計算。每村公業務費預算3500元,每村道路養護費3000元,并每村預算4000元的目標考核資金,由鄉鎮黨委政府考核兌現。鄉鎮政府機關、中小學校和其他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的個人經費納入縣級財政直發;村社干部誤工補助按標準逐年遞增,并由鄉鎮直發到村社干部。20*年撥付全縣鄉鎮干部職工工資、“三金”和離退休費3.2億元,縣級財政對村級組織的補助支出1989萬元。分類制定了鄉鎮政府機關、鄉鎮事業單位、村級組織公用經費最低保障標準,并逐年遞增。如青云鄉20*年政府機關公用經費預算10萬元,隨著保障水平的提高,20*年公用經費預算15萬元,同比增長50%。村社干部誤工補貼20*年全鄉只有17.1萬元,而20*年已達24.15萬元,同比增長41.23%。及時啟動了公務員津補貼保障機制,緩解了基層干部生活上的壓力,解除了工作上的后顧之憂。
二、為基層所謀,貼近群眾。20*年,全縣社保和就業支出23731萬元、教育支出38443萬元、醫療衛生1*16萬元、農林水支出18912萬元,分別增長20.13%、64.98%、54.21%和36.73%。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村“四難”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
20*年收支缺口前所未有、資金調度異常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千方百計保障惠民資金的及時兌現。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全縣補助1800萬元,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支出XX萬元。調查中,高峰小學20*年的財務賬表明:農村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小學260元/人,初中400元/人,較2007年分別提高了40元、100元。農民醫療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20*年全縣新農合標準提高到人均80元,參合農民75.81萬人,參合率達92.01%,有21.32萬人次共報銷醫療費4325萬元。城鎮最低生活保保障線由原來的人均145元/月提高到160元/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由原來的600元/年提高到720元/年,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資助新入學貧困大學生250人,人均補助1000元;資助普通高中貧困生455人,每人補助600元;資助農付傷殘小學生500人,人年均補助200元。籌措資金53萬元對全縣農村村小進行三小三熱改造。安排農村貧困大齡女兒童培訓經費25萬元,解決130??人農村大齡女童技能培訓和就業。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301.67萬元,為13.1萬畝水稻作物、9.1萬頭育肥豬和7.2萬頭能繁母豬投保,提高了農村抵御災害的能力。及時籌措資金30萬元,用于嬰幼兒奶粉事件患者免費篩查救治。
三、為基層所為,貼近實際。管好用好財政一分一厘是財政部門的天職。力求腳踏實地,貼近實際,不打花夾子,為基層想多少是多少,干多少是多少。一是強化鄉鎮債務控管。堅持“鎖定余額,建立專賬,核算分離,動態監控”,有效控制債務增長,全年化解債務14124萬元,其中“普九”教育債務11824萬元,政府性債務2300萬元。二是切實加強新建鄉鎮政權設施建設。按照縣委、政府要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推進工程建設,全年完成兩個鄉鎮辦公樓建設并投入使用,4個鄉鎮辦公樓建設中,15個鄉鎮完成立項、選址、規劃等前期工作。三是充分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作用。去年,財政監督檢查部門及專業股室深入20余個部門、80多個村,200余個單位和20多個重點工程,對惠民政策、重點項目落實情況采取財務抽查、實地查看、走訪群眾等辦法督促各項資金全面落實,嚴格執行惠民政策“一折通”的辦法,兌付了惠民資金3184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