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發展難點與對策
時間:2022-06-15 04:33:00
導語:村鎮銀行發展難點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銀行作為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擁有機制靈活、依托現有銀行金融機構等優勢,從2007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今年,我國已建立村鎮銀行近百家。按照銀監局的規定,村鎮銀行可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發行、兌付、承銷政府債券,收付款項及保險業務以及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村鎮銀行的很多業務無法開展,其生存和發展存在重重困難。
村鎮銀行發展存在的難點
——結算系統不暢。目前,村鎮銀行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尚未連接,未設置金融機構聯行行號,使清算、匯兌等業務無法辦理,這也限制了村鎮銀行存款的增長。此外,村鎮銀行的業務處理系統是基于簡單聯結的內部網絡,與外界相關機構和發起行沒有實現相應的網絡連接,如代收代付、通存通兌、信用卡及網上銀行等業務難以開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正常開展。
——資金籌集難。村鎮銀行地處農村貧困地區,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而且,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不高。加之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由于結算系統不暢,同業拆借難以進行,村鎮銀行不能發行、買賣金融債券,融資渠道受限。
——風險控制難。一是服務對象風險。銀監會強調,村鎮銀行發放貸款應首先充分滿足縣域內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由于這些類型的貸款風險高、數額小,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農民,農民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加之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信貸的道德風險。二是自身經營風險。村鎮銀行尚處于萌芽階段,規模尚小,實踐證明:規模過小的金融機構難以存活。作為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會碰到所有在農村地區開展業務的商業銀行同樣的問題,如貸款風險偏高、呆壞賬可能性比較高等。
——政策支持不足。一是貨幣政策支持不到位。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的《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雖然解決了村鎮銀行開戶、資金清算、存款準備金和征信、統計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但急需解決的央行再貸款、銀聯入網等問題仍未得到明確。二是缺乏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村鎮銀行作為服務“三農”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卻沒有享受到與農村信用社一樣的待遇,相關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免和涉農資金存款的支持都沒有體現。如政府沒有出臺與村鎮銀行相配套的存款保險、稅收減免、財政補貼、貸款利率及信用擔保、法律環境等政策,由于業務開展缺乏相應的政策扶持,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村鎮銀行的業務開展。
村鎮銀行發展對策
——村鎮銀行應加強自身建設。一是引導有實力的投資者注入資本,進一步拓展籌資渠道。二是貼近“三農”、服務“三農”,這是村鎮銀行的活力和生命力所在。村鎮銀行要立足縣域,吸收城鎮閑散資金,重點支持農戶、種養大戶、涉農企業和農村“龍頭企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供符合當地“三農”實際需要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三是應優化選址,村鎮銀行要建在所在的縣(市)城區,以便在支農貸款發放上實現中心輻射,由近及遠,由點帶面,層層覆蓋。形成“將農村資金留在農村,將城市資金引入農村”的新機制。村鎮銀行應持審慎經營的原則,加快業務創新步伐,拓展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四是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村鎮銀行要加強信貸產品創新,積極探索貸款方式,不斷拓寬業務空間,進一步提高競爭力。五是加強風險管理。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相比,村鎮銀行資本額度低,抗風險能力較弱,所以,審慎經營才能確保村鎮銀行的穩健發展。村鎮銀行從組建之日起就應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并要推進市場運作,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六是加強人員管理,吸收優秀的金融人才進入村鎮銀行。
——相關部門應努力營造村鎮銀行發展的外部環境。政府、監管部門及村鎮銀行自身應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了解村鎮銀行的性質、經營原則和目的,提高社會特別是農村地區廣大農戶、中小企業對村鎮銀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同時,應配套相關政策,優化村鎮銀行發展環境。一是人民銀行應給予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擴大這些地區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明確村鎮銀行在全國銀行間的同業拆借資格,增加資金補充渠道,加強支付結算系統建設,將村鎮銀行納入其中。二是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解決存款人的后顧之憂,使客戶在辦理業務選擇上不過分追求銀行的大小。三是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使村鎮銀行可以依據市場變化,合理調整產品定價,有效提高業務競爭能力。四是建立必要
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使村鎮銀行切實為“三農”服務。五是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