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團組織活力調研匯報

時間:2022-06-03 03:12:00

導語:基層團組織活力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團組織活力調研匯報

背景現狀

近年來,社區團委在各級黨委、團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幫助下,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社區團建工作的新路子,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委的中心工作,找準位置,服務大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國家、省、市、區各級領導的好評。社區團委先后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優秀青年中心”、“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省十佳團支部”等榮譽稱號。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流動青年日益增多,團的工作面臨了許多新的問題。

第一,社區團務工作者人數固定和團員青年數量日益增多的巨大反差,使開展青年工作和服務青年的力度、幅度明顯受到制約。

第二,以往的基層團組織選舉方式,缺乏青年團員的廣泛參與,少數團員青年不認可,造成基層團組織的領導地位不牢固,缺乏權威性,工作起來相對困難。

主要做法

針對存在問題,社區團委在各級黨委、團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幫助下,試點進行了團干部公推直選工作,經過調查摸底、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直選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公告、報名和資格審查、競職演說、差額直選等九個環節,公推直選產生了社區團委班子,擴大了團內民主,扎實推進了團組織民主建設進程,落實了廣大團員青年對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認真籌備,廣泛發動

為了切實加強對直選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街道組織部、團工委、社區黨委及各部門聯合組成的公推直選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在社區公推直選團委班子的實施意見》,并向社會進行了廣泛的宣傳發動。為了拓寬候選人的視野,在報名方式上,采取了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相結合的方式。在報名范圍上,除了年齡、文化、黨(團)籍條件外,不受身份、職業等各方面限制,特別是社區受地域環境的影響,轄區內流動團員青年多,為了充分調動流動團員參與公推直選的積極性,進一步擴大團內民主建設,社區在前期調查摸底工作中,派駐專人根據“網格化管理體制”,采用座談、進入市場調查、固定團員聯系流動團員等方式,進行全面、細致的走訪,確保所有流動團員都能夠明確公推直選的意義,踴躍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得到了社會各界團員青年的積極響應,共有226名團員報名競選。

二、公開公平公正,做好候選人選拔工作

為體現選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候選人的選拔采取團員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推薦相結合的形式。社區流動團員1620名,流動團員占團員總數的70%,為充分發揚團內民主,更好地落實流動團員對社區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社區黨委在制定《選舉辦法》時明確規定,流動團員報名參選率須達到三分之一以上。由街道組織部、團工委與社區黨委共同審查確定候選人,在審查過程中,著重就候選人的工作實績、群眾的公認度、適崗程度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審查工作結束后,召開團員大會,候選人進行競選演講,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直接差額選舉團委班子。在確定團委和市場團支部班子支數時,明確規定流動團員應占班子人數的三分之一。通過層層競選,把熱愛團的崗位,有意于服務青年的優秀團員青年選拔到團的工作崗位上來。

三、上下聯動,精心組織好團員代表大會

社區對每名候選人都安排了1名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候選人深入社區、市場進行了為期2-3天全封閉式調研。同時,社區非常重視宣傳發動,特別是將公推直選的意義深入到每一個流動團員心中,采取固定團員聯系流動團員、發放《給流動團員的一封信》、張貼標語口號、發放宣傳單、召開市場支部團員大會、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重點抓好團員大會和團員代表大會的各項工作,確保到會率。正式選舉當天,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與投票選舉的團員達到1600多人,其中流動團員數占到三分之二。召開正式選舉大會之前,分別組織了競選演說。競選人根據調研的結果,圍繞“假如我當選”這一主題分別發表了演講,演講結束后,現場團員代表向競選人提問,同時在大會主持人的主持下,競選人還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服務團員青年工作、如何帶領青年致富奔小康進行暢想。最后,由大會直接差額選舉產生社區團委班子。

四、健全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公推直選是加強團內民主建設的一個重要體現,社區團委在直選后,突出“團內民主是團的活力源泉,是凝聚團員意志,開展團內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這一理念,不斷豐富團的各項制度建設。一是實施團情懇談制。社區團委班子每季度至少下基層團支部舉行三次以上的懇談會。同時,各支部及時了解本支部團員、流動團員的思想動態,經常性、不定期地聯系青年,幫助解決團員青年在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二是推行團情公示制。利用上團課、櫥窗展報、黑板報等手段,定期開展團內重大事項的團情公示制度,對于進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擴大影響面,有著積極意義。三是實行團員民主評議制度。團員民主評議工作是團的組織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評議的重點是團組織年度的工作情況和團干、團員的表現。團干部在評議中的測評結果在團內公開,并作為同級黨委和上級團組織考核評定的重要依據。

實際效果

1、選優納賢,在開發青年人才資源上取得了新的成效。公推直選團委班子,給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青年都提供了一次展示才華,挖掘潛力,挑戰自我的機會。經過層層競爭,層層篩選,最后通過民主選舉,把德才兼備、熱愛團的事業的同志充實到社區團委班子中來。通過此次公推直選,不僅選拔了一批優秀青年人才,還儲備了一批年輕后備干部,發現了一批有一定潛力和培養前途的青年,為今后進一步充實團干力量,加強團的組織建設打下了基礎。

2、擴大民主,在推進團的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上取得了新的成效。這次公推直選社區團委班子,在準備發動階段,利用報刊、電視、宣傳櫥窗等多種形式,公布了此次公推直選的目標職位、報名條件、操作流程和有關事項等,讓有志參加競選的青年都能及時了解信息,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切實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組織實施階段,按程序分別將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團員(代表)在駐點調研、競職演講等環節中都有廣泛的渠道和充足的機會了解候選人,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從接觸中了解候選人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等情況,在綜合評價后投出自己信任的一票,真正落實了群眾的參與和選擇權,有效地擴大了團的基層民主,提高了公推直選工作的透明度,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充分體現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

3、固本強基,在探索基層團的組織建設方式方法上取得了新的成效。整個公推直選過程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把團員青年推向前臺,由團員做“伯樂”、當“裁判”,團代表依據自己對候選人的綜合評價,投出真正代表個人意愿的一票,激發了團代表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共青團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對團員青年開展了一次生動的團員意識教育。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團干部與團員青年之間的聯系,增進了感情,為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為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奠定了基礎。團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團的建設水平的高低,某種程度上直接表現為團組織的戰斗力。通過團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社區團委班子,一方面,確實能夠把較高素質的青年選拔到團工作崗位上來;另一方面,通過直接選舉產生的團委班子,更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這對團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全面加強團的基層建設,增強基層團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促進基層團工作的整體活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點評

市區社區團委在團建工作中,深入貫徹“團內民主是團的生命”,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團內民主建設的新路子。“公推直選”試點表明,通過落實團員青年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充分尊重了團員的主體地位,增強了他們的團員意識,特別是流動團員有了當家做主的真切感受,激發了他們參與團內事務的熱情,為進一步和諧團干部與青年團員的關系,推進發展注入了動力,也為加強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