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31 08:31:10
導語:關于農業農村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通過調查研究,就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特別是我縣農機化工作情況向縣委、政府作個簡要匯報,并重點就加快推進我縣農業機械化工作進程談談個人一些精淺的意見和建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我縣農機化工作概況與現狀
縣農機局系統內現有工作人員30人,其中農機局機關參公管理全額撥款人員8人,監理站50%差額撥款人員7人,鄉(鎮)農機員編制人員15人。
截至2013年12月,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34.56萬千瓦,農業機械駕駛操作員6400人;2007年至2013年全縣落實國家惠農政策,發放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1839.65萬元,隨著農機化進程加快,農機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多,農機安全管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量大面廣,農業機械化目標的實現任重而道遠。農機化工作能否持續健康發展事關農業農村發展大局。
二、2013年度農機化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與2014年農機化工作思路
(一)2013年度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穩步推進,完成年度購置補貼國補資金185.75萬元,國補資金使用比例41.2%,實施進度全市排位第七名。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拖拉機(變型機)實行強制保險制度,年審車輛560臺,確保了農機安全生產。扶持果業專業合作社9家,建設市級農業機械化示范區2個,落實組建財政“以獎代補”二級農機維修中心2個,年度內爭取市級以上各類農機化發展項目資金495.7萬元,較好地完成了上級農機部門和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任務。
(二)存在問題:1、局機關人員老化,缺崗現象嚴重,無專業技術人員。2、農機安全監理站人員經費50%差額撥款,造成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保障困難。3、租用的辦公場所,基礎設施差,農機一站式服務大廳建設滯后。
(三)2014年度工作思路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若干意見》,圍繞實施“六大戰略”和建設新的奮斗目標,努力在調整農機裝備結構上下功夫,在拓展農機化應用領域上挖潛力,在提高農機組織化程度上求效益,在發展農機服務組織上壯實力,在平安農機建設上保穩定,促進全縣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爭取更多的農機補貼資金,最大限度地滿足轄區內群眾購買農機的需求,嚴格落實監管責任,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完善好縣農機“一站式”服務,完成好省、市下達的2014年度績效考評工作任務。
二是全力開展農機示范區建設。圍繞我縣果業主導產業建設好2個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基地),同時,兼顧其它產業機械化進程需要。
三是扶持發展農機合作組織,縣級培育1個注冊資金100萬元,農機凈資產50萬元以上的農機協會。爭取組建凈資產20萬元以上鄉(鎮)農機合作社15個,發展凈資產10萬元以上農機大戶30個,逐步實現縣有農機協會,鄉(鎮)有農機合作社,村有農機大戶,戶戶有農機的農機化目標。
四是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完成2014年上級下達機檢年審,統保交強險,平安農機示范鄉(鎮)建設任務,全年不發生農機安全死亡事故。
五是做好農機化技術服務培訓推廣工作。完成好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建設任務,組織好農機化專業技術培訓推廣,構建好農機市場銷售服務網點。
六是全力完成好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關于推進我縣農機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決定》,從60個大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一輪改革措施,吹響了全面推進改革,打一場改革攻堅戰的集結號,特別是《決定》有關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制,賦于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改革農業補貼,土地戶籍制度,讓廣大農民共同分享現代成果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為推動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為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力。
農業機械化肩負著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推動農業生產關系調整完善支撐引領農業現代化的歷史重任;作為農機系統工作人員要結合我縣農機行業特點認真貫徹《決定》的重大決策布署,強化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千方百計破解制約我縣農機化科學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失時機地推動我縣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高質、高效”的發展,爭取在2020年我縣林果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到70%,基本實現果業,種植業機械化,協調推進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按照新形勢新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堅持走“農民自主、市場引導,政府扶持,社會服務,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為主要特色農機化發展道路,要結合實際科學謀劃農機化改革發展具體措施,圍繞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的目標任務,培育新型農機化人才,改革創新農機化扶持政策,不斷提高農機具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最大限度滿足農民需求,最大限度解放發展農業生產力,最大限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要充分結合我縣農機化工作實際,著力解決農機化發展的兩大制約因素;《決定》對于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進行了布署,當前我縣農機化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著土地和資金,兩大制約因素,《決定》實際上就是從土地和資金方面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大方向。
農業機械化要求農業的規模經營,要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就需要流轉大量的土地,流轉土地規模大,所需的資金量就會越多。因此,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是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出路,搞好農村土地的調查摸底,登記造冊確權發證對于促進土地合法,自愿有償流轉和規模經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如果按《決定》要求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和擔保物這政策得以順利實施,就能較大程度上緩解農戶的購買農機器資金壓力,進而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特別是我縣丘陵山區以柑桔果業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縣,農果業機械化生產水平還比較低,要實現我縣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目標任務就要著力解決好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和農機化資金投入機制,解決這兩大制約因素,才能加快推進我縣農業機械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關于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1、關于我縣農村農業工作的目標定位,思路理念,建議:到2020年將我縣建設成農業產業特色突出,經濟效益明顯,結構合理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初步實現農產品生產機械化,農產品加工工業化,農產品銷售電子商務信息化,構建以柑桔果業為主體的農、林、牧、漁、禽業比例協調生態循環利用,共生發展的生態農業。把打造成東南沿海發達經濟區域的農特產品供應基地。
2、具體措施舉措
主要以規劃創建現代生態果園為載體;重點解決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投入融資體制機制問題。
3、明年今后要推進的重點項目:
1、農機化方面主要是要構建我縣農業機械化市場服務體系,重點是農機銷售市場和農機維修服務市場平臺建設。
2、全縣的重點,我個人認為要結合柑桔黃龍病防控工作為契機,調整我縣的農業產業結構,搞好病蟲危害嚴重淘汰果園土地流轉規模經營,以推進生態果園創建為重點項目,要規劃制訂現代生態果園的驗收標準,采取政府主導規劃,群眾主體實施。部門聯合推進,項目示范帶動,以補代獎的驗收方法循序推進現代生態果業建設。
五、關于對縣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樹立以工作業績考核評價使用干部的用人導向機制,激發領導干部做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改革調整財政保障體制機制,建立責權、事權與財政相匹配的財政分配機制。統籌兼顧將弱勢困難單位,人員經費和必需的公用經費納入縣級公共財政預算的保障范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避免政府部門行政執法的趨利性導向,注重行政執法的社會效益,維護社會公平、公正。
- 上一篇:農業機械化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農機局談心談話整改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