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解放思想大討論”

時間:2022-03-05 03:04:00

導語:理解“解放思想大討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解“解放思想大討論”

近兩周來,業界人士議論關注最多的事項之一,即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6·25”講話。通過新華社的報道,可知此次講話涵蓋甚廣,內容相當豐富。全文提綱挈領之處系“四個堅定不移”,依次為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我們認為,此次總書記完整提出“四個堅定不移”頗具新意,而將“解放思想”列于四項之首,并稱之為“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意義格外重大。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曾這樣說。正是鄧小平在1978年親自引導和大力支持了“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使之成為一場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為當年啟動改革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鄧小平曾發表重要講話,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在此后29年的中國改革歷程中,解放思想的基本方針并沒有變。但改革也有過反復,有過徘徊和猶疑。改革的每一步大的騰躍都需要新的巨大思想動力。當此之時,再度高揚解放思想的旗幟,往往成為尋求改革突破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是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改革春風重臨華夏大地。這一年,“解放思想”再度成為輿論主基調,為秋季中共十四大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略奠定了思想基礎。

“解放思想”并不是一般口號,而有其具體的指向,主要是指沖破“左”的思想禁錮,堅持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可怕呀!一個好好的東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鄧小平南方談話有此感言,所以他強調,“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此番“6·25”講話,以“解放思想”為“四個堅定不移”之首,并將這一精神貫穿全篇,正是鄧小平上述主張的繼續和弘揚。

解放思想必須實事求是,當前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近年來,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繁榮成就巨大,越來越得到國際認可;另一方面,中國自身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推進過程中,面臨大量挑戰。在復雜的形勢下,一些人的認識出現了混亂,甚至陷入某種“民粹”情結,以不切實際的分析吊高“胃口”,很容易引致偏差。

在“6·25”講話中要求“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主張“增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性”,呼喚“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在談及科學發展觀時,他提出“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其原則主張十分清晰,可謂堅持了實事求是之本。

解放思想就要進一步改革開放。在這里,改革開放既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包括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隨著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體制改革遭遇困難,“中間利益集團”的阻礙作用日益加大,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的負面影響亦愈加顯著。當前,傳統的“左”的思想出現局部回潮,對堅持市場導向改革提出挑戰,表示懷疑,主張后退。而廣大公眾則對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七大能夠深化改革、特別是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大步向前充滿期望。

的“6·25”講話重申“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表示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講話中還以相當篇幅專門論述政治體制改革,提出“要繼續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發展基層民主,保證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弘揚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等具體主張,可視為近期政治體制改革部署的重要設想。而只要四個“堅定不移”落到實處,未來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全方位聯動的壯觀局面就是可以期待的。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

???2007年是回首之年,也是期待之年。30年前,鄧小平重返政治舞臺,著手實施改革興國大略;10年前,鄧小平辭世,中國改革列車隆隆向前,已成不可阻擋之勢;今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再度提出“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以此引領改革開放、科學發展之全局。2007年的整幅畫卷還遠未展開,但歷史會記下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