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情況匯報

時間:2022-01-10 08:51:00

導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情況匯報

土地總面積530.14萬畝,林業經營面積853,404畝,林業用地面積841,359畝,有林地面積561,198畝,活立木蓄積1,339,799立方米。經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全縣生態公益林面積722,905畝,其中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82,488畝。2005年1月,經省、市林業主管部門同意,我縣在上游、新興兩個國有林場開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嘗試點工作,試點面積33,930畝,試點補償資金16.9萬元。半年來,我們在省市林業、財政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認真學習,積極宣傳,扎實推進,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一、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切實保證森林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順利啟動

森林生態補償是一項新的工作任務,試點工作好壞關系到林業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關系到解決林業發展建設中的動力和機制問題。為此,我們高度重視,認真對待。一是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以政府縣長為組長,主管副縣長為副組長,林業局、財政局局長為成員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在林業局設立了試點工作辦公室。二是認真宣傳。縣林業局局長發表了專題電視講話,宣傳口號在縣電視臺滾動播出一個月,縣政府了生態效益補償公告,依安信息報開辟了專題板面,在碾北公路明顯處和兩個試點林場同時分別設置了4×11米的宣傳公示牌,各鄉鎮和試點林場張貼標語和散發宣傳單5000余份。三是積極部署。在今年3月18日縣政府召開的森林防火工作會議、4月13日召開的林業工作會議和6月10日林業推進工作會議上,主管林業的縣領導對生態補償分別做了進一步的專題部署。

二、突出重點,完善措施,全面推進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規范化開展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政策性強、情況復雜、責任重大,關系到森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今后大面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能否有序進行。因此,我們在突出重點和完善措施方面,做到把好“四關”。

一是突出管護隊伍建設,把好護林責任人員準入關。森林生態公益林確定之后,管護工作和選擇合格的護林責任人員是一個關鍵環節。因此,我縣在兩個試點林場公開招聘專職護林責任人員。在職責先期公告、林場正式職工優先報名的前提下,經縣教育局出題,縣紀檢委監考,進行文化和專業知識考試,擇優錄取了24名身體好、文化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護林責任人員和兩名管護管理人員。

二是實施了“兩書兩薄兩證”的管理制度,把好經常性管護經營關。為改變過去經營者和護林者責任不清及責任心不強問題,縣林業局授權兩個林場管理公益林,并發放了《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管護經營授權證書》,兩個林場與責任人簽訂了《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經營合同書》;兩個林場實行《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和管理實施情況登記薄》,管護經營責任人實行《國有重點公益林管護經營責任區管護薄》;給24名公益林管護人員發放了《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人員證》,兩個林場和管護經營責任人《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經營檢查驗收證》待年末驗收時發放。通過《兩書兩薄兩證》的管理,經營單位責任清了,經營責任人和管護責任人責任心增強了。在今年防火關鍵時期,管護責任人晝夜看護在林地和重點地塊,嚴查入林人員,經營單位責任人經常深入責任區檢查管護情況。截止目前,兩個試點單位未發生一起破壞森林案件。

三是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執行省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把好資金運行關。為保證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專款專用,按省管理辦法制訂管理細則,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報帳制度。省公益林補償資金由縣財政局撥到縣林業局設在依安信用社專用戶頭上,之后由林業局按季度給試點林場撥付70%的資金,余下30%待年末檢查驗收合格后再撥付,每月試點林場管護責任人員工資明細表到林業局報帳結算。

四是加大投入,科學管理,把好管護經營實效關。針對試點單位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我們加大投入,高標準配置,科學化管理。其一,在生態公益林埋設了100個界樁,設置3塊公示碑,24塊管護牌,3塊宣傳牌;其二,每個試點林場都購進了GPS、數碼相機和微機;其三,每個試點林場都設立了固定專用檔案室,統一購置了鐵卷柜和各種辦公設備。檔案實行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并設立了管理制度;其四,兩個試點林場設立了三處護林房,護林制度以板面形式上墻;其五,護林責任人統一著裝,統一配發標志牌。

三、加強管護,提高質量,有效促進林業經濟健康發展

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目的是保護培育好森林資源。因此,我們狠抓森林資源保護和培育這個關鍵環節。一是制定了公益林建設規劃,到2008年兩個試點林場要完成6000畝宜林地公益林營造任務。二是縣政府6月10日召開了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專項行動推進會。縣林業、工商、公安等部門深入鄉、村,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截止目前,已取締108處非法木材經營加工廠(點),查處破壞森林資源案件15起,其中,移交司法機關2起。三是加強重點公益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使森林病蟲害發生率降低30%,防治率達到100%,有效預防了森林火險。四是對新營造的生態公益林進行撫育,做到三鏟三趟,達到林地無雜草,幼林無折損。

四、加強指導,強化監督,努力實現行業管理標準化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試點工作之初,我們就加強對試點林場的指導和監督,保證生態補償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試點林場從方案的編制到具體實施,不但縣領導親自到林場檢查,而且派出人員具體指導,保證不走彎路。在行業管理上,建立了學習、例會、上崗、出勤、獎懲等多項規章制度,并經常對責任人進行培訓,做到有培訓計劃,有學習課本,有學習筆記,有考核記錄;在日常管理上,林業局派出工作組,無論是造林,還是森林防火,無論是幼林撫育還是病蟲害防治,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檔案管理都做到一步一檢查、一步一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保證生態效益補償工作達到高標準高質量。

雖然我們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按照省、市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下步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嚴格管理,扎實工作,把這項有益當代、造福子孫的大事辦好,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振興縣域經濟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