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防效能建設匯報

時間:2022-10-14 02:53:00

導語:懲防效能建設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懲防效能建設匯報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政風建設。效能建設本質上就是黨風政風問題。在開展效能建設的工作實踐中,筆者體會到,效能建設是構筑懲防體系、形成反腐倡廉合力的有效手段,要以《實施綱要》的貫徹落實推動效能建設向縱深開展。

一、機關效能建設在構筑懲防體系中的重要意義

在積極有效防治腐敗的實際工作中,存在教育、制度、監督三者有時難以互動、力量分散和和缺乏功效尺度的問題。開展效能建設,形成了構筑懲防體系的一個基礎工作平臺,能夠有效整合全黨全社會反腐倡廉的資源和力量,提高防治腐敗體系的全面性、嚴密性和實效性,促進懲防體系的全面形成和有效實施。

(一)開展效能建設,有利于更好地服務中心工作大局。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是開展效能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效能建設從增強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入手,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廉潔高效履行公務,增強執行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設等方面,著力解決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從監督檢點政務目標落實情況,保證重大決策的貫徹實施,到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辦事環節;從開展各種民主評議評價,提升機關形象,到規范和監督政務公開情況,打造陽光政府;從加強制度建設和行政效能監察,規范行政行為,轉變機關作風,促進依法行政,到認真受理企業和群眾投訴,嚴查影響經濟發展的人和事,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社會公平,都能夠更主動、更直接、更有效地為改革、穩定和發展服務。

(二)開展效能建設,有利于嚴格機關管理,勤政廉政建設同步推進。當前,在機關中違反法紀的人和事是少數,更多存在的是行政效率低下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有些雖構不成違紀違法,但更直接地影響政府的形象,危害程度不比貪污受賄等違法違紀行為低。效能建設對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效能進行評價和監督檢查,是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是更高層次的管理和監督活動。首先,完善績效考評和懲戒制度,強化對機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健全完善干部激勵、制約機制,充分調動機關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其次,實行效能告誡等效能處理辦法,使一些紀律和法律難以追究的行為得到了有效的制約,增強了機關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最后,運用行政監察部門特有的檢查權、調查權、建議權和行政處分權,監督檢查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落實到監督公務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上,實現了監“人”與監“事”結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效能建設工作領域更加寬泛,大量地涉及政府部門的業務和管理工作,并滲透到行政管理的每個環節,實現由單純抓廉政到廉政勤政一起抓,由單純事后監督到加強過程監督,由被動工作到主動出擊,有效地促進勤政建設,推動勤政建設與廉政建設同步推進。

(三)開展效能建設,有利于強化監督制約和協調機制,形成反腐倡廉齊抓共管的綜合優勢。效能建設機關效能建設以各級機關為效能建設的主體,實行黨政齊抓共管,紀檢監察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明確了責任,形成有效的監督檢查、組織協調機制和各部門單位的工作合力。一是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行政監察職能和組織協調作用。紀檢監察機關合屬辦公后,較之紀檢和黨風廉政建設,行政監察工作有所弱化。行政監察機關在效能建設中開展行政效能監察,以其監督的廣泛性和對行政權力制約的權威性,與廉政監察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使行政監察的職能充分發揮。實踐證明,由于效能監督緊貼政府工作,對政府部門具體行政權力的制約較之其他監督更直接,更及時,更有效。二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在開展效能監督中,由于行政機關部門繁多,職能各異,業務性強,涉及的問題復雜,監察部門和效能機構不可能熟悉所有業務。開展效能建設,進行分工協作,既充分發揮監察部門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監督檢查作用,又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使主管部門積極參與,業務職能部門進行協調配合。三是通過設立效能投訴機構,聘請效能監督員,進一步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強化監督的整體效應,使效能監督產生突出效果。

(四)開展效能建設,有利于教育、制度和監督相互銜接,突出系統特點。效能建設工作中各項制度措施聯動互助,使得教育、制度、監督三者之間相互貫通,融為一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是以制度規范提高教育的成效,以教育促進制度規范的實行。效能建設圍繞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建立八項制度、“四條禁令”等一系列效能建設制度規范,通過制度規范的宣傳教育和落實,充分調動管理主體的主動性,促進各級機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法定形式和程序管理事務。二是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提高監督的成效,以監督保障制度的執行,并用監督的成果提高教育質量。效能建設以群眾投訴為監督的主渠道,并向群眾反饋情況,在效能機構、群眾和服務對象、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間建立了服務、監督互動的三角機制。效能建設制定詳細的違反效能建設處理辦法,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違反效能建設的人和事,根據違反效能建設處理辦法進行處理,并通過通報、曝光等方式進行公開,進一步觸動干部思想,增強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法制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

二、教育、制度、監督并重推進效能建設

效能建設是一項綜合工程,實行教育、制度、監督并重,是效能建設工作的基本思路。在進一步推進效能建設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使教育、制度、監督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突出教育的先導作用,加大效能建設宣傳教育力度

首先,要注重教育對象的針對性。在效能建設的宣傳教育中,主要涉及到機關工作人員、群眾和服務對象、效能機構工作人員。對機關工作人員,重點是培養其接受監督的意識,提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和法制意識,增強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對群眾和服務對象重點教育他們知道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全面有效監督,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對效能機構工作人員,要教育他們知道行政效能監察工作涉及部門多,領域廣,要求高,首先要加強自身建設,正人先正己,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在工作中做到堅持原則、嚴守紀律、熱情服務、廉潔高效。其次,要注重教育內容的層次性。效能建設在宏觀層面包括促進行政機關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在微觀層面主要是圍繞優化發展環境、重大工程項目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工作,解決一些機關和部門效率低下、辦事推諉、侵害群眾利益、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問題。最后,要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樣性。效能建設宣傳教育手段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采用合適的宣傳方式,以大家易于接受的方式強化效能建設工作職責、制度、地位和作用等宣傳,為效能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群眾基礎。

(二)突出制度的長效作用,強化效能建設制度體系建設和執行力度

健全效能建設的制度體系,一方面,要促進相關行政部門建章立制,健全考核激勵懲戒機制、權力運行機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對效能建設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在管理上的漏洞或薄弱環節,要提出監察建議,協助其建章立制,真正體現效能建設是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促進行政管理活動的規范、有序、高效。另一方面,要加強效能建設自身制度建設,認真總結效能建設實踐經驗,探索效能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建立和完善效能建設的領導和工作機制,明確效能建設的工作內容、方式、程序、手段和時效等,增強效能建設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重點抓好制度的落實,切實增強效能建設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度。

(三)突出監督的實效作用,創新效能建設的監督制約機制

效能建設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工作,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工作量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在工作拓寬群眾投訴渠道,加強各種專項效能監督,建立完善效能監督員、署名舉報承諾等制度,發揮黨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人大監督、司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形成監督合力。同時要找準切入點,重點抓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政許可行為。在行政許可過程中,行政機關一直存在著高消耗、低效率、服務差的問題。通過行政許可行為的建章立制,規范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同時充分發揮效能監督作用,及時查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二是政令暢通。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在行政執行中存在本位主義、部門主義、實用主義的傾向。因此,效能建設必須做好政令暢通的監督檢查工作,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嚴肅查處各自為政、我行我素的違紀行為,維護黨和政府的權威。(聶小筠李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