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貿流通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19 05:17:00

導語:市商貿流通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商貿流通工作匯報

*年以來,科區商務局在區委、政府及市商務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區委十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率先崛起、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按照年初的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工作,思路進一步明晰,重點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全面提升科區商貿流通產業的檔次和水平。

一、*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年,*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5.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實現外貿出口1,500萬美元,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的100%;招商引資完成8700萬元,完成任務的145%。

(二)重點項目及重點工作情況

1、五金建材城項目:*年項目一期已經基本完成拆遷、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2、通遼利豐汽貿園區項目: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兩個綜合4S模式展廳已建成,并于*年9月份正式營業。目前運行態勢良好。3、南方家具市場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一期工程已于*年10月18日正式營業。4、金港市場項目:該項目*年已經完成投資8,300萬元,市場內一縱兩橫高等級混凝土路面(2萬平方米)已經完工5、建國森洋園藝花卉市場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建設綠植、花卉觀賞交易棚2萬平方米。*年已建成觀賞交易棚2000平方米,完成投資500萬元。6、春子餐飲娛樂城項目:餐飲部分已于*年8月30日開始試營業。賓館、娛樂部分主體工程已經完成。7、泰豐賓館項目:已完成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完成3,600萬元的總投資,*年6月初已經投入使用。8、酒類批發市場項目:已于*年底開始試營業。

(三)招商引資工作

*年*區商務局完成招商引資8,700萬元。主要項目:一是通遼綠豐10萬頭肉牛30萬只肉羊屠宰加工項目,沈陽綠豐食品公司與通遼市*區明清清真牛羊屠宰廠合資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二是韓式春子餐飲娛樂城項目,由延邊恒通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4,000萬元。三是泰豐賓館項目,由大連通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3,600萬元,已于6月末正式營業。四是利豐汽車貿易園項目,由內蒙古利豐集團與通遼市通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利豐汽貿園區”,總投資1.2億元。五是美每家家居裝飾城項目,引進大連喜龍華商貿有限公司建設美每家家居裝飾市場,總投資1,000萬元,營業面積3,500平方米,已于6月末正式營業。六是通洲漁港大酒樓項目,引進福建客商投資,總投資3,000萬元,11月18日正式開業并投入使用。七是太平洋商業廣場引進ITAT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項目,引進香港ITAT國際品牌服裝連鎖店進入太平洋商業廣場,占用營業面積10000平方米。

(四)、“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及物流產業推進工作

*年我區共新建、改建“農資農家店”97家(村級店94家,鎮級店3家)。其中“農家店”89家,“農資店”8家。“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在*區開展兩年來,我區共新建、改建農家農資店196家(其中:村級店156家,鎮級店40家),鎮級覆蓋率為100%,村級覆蓋率為45%,圓滿完成了農資農家店建設任務。

日升日美物流項目:于*年3月末開始進行基礎性工作,至8月末,辦公區及樣品間改造已經完成,信息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年末建設完成辦公區、供應鏈和信息系統等內容,并投入使用。木里圖工業園區綜合物流項目:*年完成了項目定位和規劃設計工作。美林家居物流項目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年投資400萬元,完成5000平方米倉儲庫建設(河西監獄南側)。通遼物流園區二期項目:目前與鐵路洽談,共同在原西煤廠開發蒙東內陸港建設項目。

(五)市場整治監管工作。

(1)、加強對區屬成品油零售市場的監管力度,嚴格年檢工作。(2)畜禽屠宰市場監管。對全區范圍內的屠宰廠、市場、超市、學校、賓館、飯店、鎮蘇木農貿市場等肉食品市場進行了檢測與檢查。全年共出動執法車輛350臺次,執法人員1,200人次,端掉私屠亂宰黑窩點6個,懲治不法經營業戶320戶,處罰不法業戶116戶,沒收劣質豬肉4,000公斤,牛羊肉2,900公斤,雜畜3,700只。(3)、酒類監管工作。對城區及農區的酒類經營場所進行全面調查清理,按《酒類流通管理辦法》認真執行酒類經營者備案制和酒類產品隨附單制度。年內建成了全市首家酒類專業批發市場。

二、2008年主要工作思路

2008年,全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工作,主要以專業市場及物流園區建設為重點,全面推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項目、輕農紡支持項目、“雙百市場”及自治區“112”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努力提高外貿出口份額和產品質量,加強市場監管,積極培育壯大骨干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型工作,全面促進*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發展。

1、主要經濟指標

計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億元,同比增長22%;外貿出口計劃實現3000萬美元(按大口徑統計),同比增長25%;招商引資完成10,000萬元。

2、重點項目及重點工作

以全市、全區大力發展物流業思路為契機,與市里相關部門配合完成主城區物流規劃工作。大力推進專業市場及物流園區建設。加快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加強物流知識學習,提高物流人才培訓。全面落實*—2008年專業市場及物流園區建設實施方案,推動重點物流及市場建設工作。(1)*工業園區(南區)綜合物流園區:2008年完成1000畝土地的征用和平整,完成一條運輸主線及兩條裝卸輔線(3X1300米)鐵路物流專線建設,初步形成年吞吐量在100萬噸能力的綜合物流園。(2)五金建材城:一期工程建筑面積10萬㎡,場地硬化4萬㎡,建設21米寬東西貫通主路一條及南北輔路三條,主要建設建筑五金、潔具、墻地磚、門窗木線、石材等功能廳、區及市場服務設施。一期工程定于2008年4月上旬開工建設,9月末完工,10月試營業。預計完成投資1億元。(3)日升日美物流配送項目:一期工程定于2008年4月開工建設,預計2009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該項目的實施圍繞物流配送體系和信息網絡及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開展,包括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零售終端整合及供應鏈整合,拓展“一網多用”服務范圍;聯合采購工作啟動;開展ISO9000體系認證,提高物流中心運營水平。(4)金港市場:一期工程計劃2008年4月末開工,9月份竣工投入運營。主要包括:汽車、農機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物流配送體系及服務體系建設。(5)利豐汽貿園區二期建設項目。盡快解決二期選址工作。(6)南方家具市場物流園二期建設項目。(7)建國花卉市場擴建項目。(8)莫力廟集貿市場。(9)大林建材市場。(10)民族醫藥物流園區。(11)余糧堡牲畜交易市場擴建項目。(12)美林家居物流項目:2008年底前投資2000萬元,建設完成2萬平方米商品展銷大廳(目前正在選址)。

3、“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工作

全面落實*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區(縣)的各項工作。在已經完成196家新建農家店、農資店的基礎上,再完成100家農資店、農家店的建設工作,全區達到300家。大力扶持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對農家店的配送比例,確保農村日用品安全。積極協助日升日美商貿公司牽頭組建自治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采購聯合體,并利用信息平臺,擴大企業知名度和經營配送規模,充分發揮“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惠農作用。

4、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

一是加大對專業市場及物流園區的招商力度,對工業園區物流園、金港市場、五金建材城等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招商。二是對原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繼續加大對閑置資產及原國有企業有量資產招商力度,重點是百貨三商店、五商店、副食五商店和煤氣公司等,改革并安置職工,同時對外招商盤活。三是積極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在重點推動專業市場及物流園區建設的同時,推動綠豐肉牛肉羊加工項目、*肉禽加工項目、*大酒店、春子娛樂城等項目的服務工作。我們還將理順項目,重新編制項目冊,加強對外招商,力爭引進資金1億元。

5、對外貿易工作

一是不斷擴大出口企業隊伍,提高現有出口企業出口規模。重點提高現有企業出口額度,確保3000萬美元出口任務的完成。同時積極培育外貿出口企業,力爭培育出口企業2家。二是進一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改變我區以農畜產品出口為主打的格局,扶持我區其他工業品的出口,形成自己的出口品牌。三是加強分析預測和業務指導。以重點企業為切入點,加強對外貿運行情況的宏觀分析和動態研究,密切關注出口退稅政策、人民幣匯率波動、貿易摩擦動向,指導企業積極應對,確保對外貿易平穩運行。

6、市場監管工作

一是加大食品及肉制品安全的管理力度,凈化食品及肉制品市場。確保放心肉工程順利實施,為創建安全、有序的食品及肉制品品環境做出積極的貢獻。二是加強成品油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積極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工作。三是加強對酒類流通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酒類流通管理辦法,重點加強農區酒類經營業戶的管理。

7、加強信息建設工作

2008年,*區商務局在完成*區商務之窗網站框架建設的基礎上,加大全區信息監測方面工作力度,秉承服務企業和發展企業的理念,積極與企業溝通、聯系,通過及時上報信息,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把科區商務平臺做好、做實,更好地為科區經濟服務。

8、全面開展創新型工作

充分認識*區目前仍處于以投資拉動經濟為主要手段的特殊階段,充分發揮科區自身的區位優勢,將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大型商貿、物流企業作為2008年的主要創新型工作,實現商貿、物流業的跳躍式發展。

總之,*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在區委、政府及市商務局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努力發揮商貿流通及服務業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先導性作用,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和擴大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的作用,為*區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