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網絡化試點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

時間:2022-05-26 09:16:00

導語:推進網絡化試點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網絡化試點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

根據全市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和市委主要領導的講話精神,我區開展了“四化”城市管理體系的試點工作,網絡化工作確定了廣潤門街道、系馬樁街道和十字街街道建設橋社區為試點單位。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推進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和完善街道社區現行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社區黨組織星級創建活動和城市管理數字化、信息化、人性化試點工作,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街道社區組織網絡,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著力發揮條條的專業管理職能和塊塊的綜合管理職能,初顯“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廣泛、互通相連,運行流暢、關系和諧”的網絡化城市管理新機制的雛形。

一、初步工作成效

一是重點加強了黨小組長、樓棟長(片長),居民骨干(黨員戶、文明戶)第五、六級網絡建設。目前全區共有小區自治委員會(樓院管委會)577個,樓棟長、黨小組長和片長6847人,覆蓋率達95%;居民骨干戶9905戶,覆蓋率達95%以上。

二是重點加強了以黨建協調機構和共駐共建聯席會為主要形式的聯系機制。即以黨建協調會的形式加強了與有黨組織的駐地單位的聯系,以共駐共建聯席會的形式加強了與未建立黨組織的駐地單位的聯系,同時邀請工商、稅務、公安、城建、城管、衛生、防疫、房管等職能部門派員參加,以街道、社區為載體,搭建了一個讓街道社區、職能部門、駐地單位三方議事協商的共建平臺。通過聯系機制的建立,加強了街道社區、職能部門與上級駐區單位、“兩新”組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駐地單位的聯系和溝通,不斷擴大了駐地單位在城市管理中的參與度和知曉度。目前全區已成立街道社區議事協調機構251個,參與的駐地單位共737個,覆蓋率達90%以上。

三是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逐步完善了社區“四位一體”管理體制。指導成立業主委員會(管理小組)230多個,已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50多個。

四是注重長遠,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6月份以來,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區社區資金、資產使用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關于印發**區社區工作站考核辦法(試行)的通知》、《關于印發**區社區工作站人員獎懲辦法(試行)的通知》、《**區社區工作站管理規定(試行)》、《**區社區工作站人員管理規定(試行)》、《**區關于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的意見(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各部門、街道、鎮都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強管理職能的工作制度,并細化成圖表、條例、流程。

五是加強了下派人員管理。區職能部門下派到街道的人員有:區執法分局的城管執法中隊6人、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社會保障事務所2人、區城建環保局、衛生局、房管局、司法局、統計局的城建環保員、衛生防疫員、房管物管員、司法助理員、經濟統計員各1人,共計13人。對這些下派人員,各街道都將他們作為街辦工作人員統一管理,實行同工同酬,制定了工作職能,列入街道績效考核,實行問責制。我們認為:下派人員進入街道后,總體來講利大于弊,既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辦事時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居民群眾的好評。

二、具體舉措

一是出臺方案把握方向。制訂下發了《關于建立網絡化城市管理體系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西街居體改辦字[2005]14號),明確了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具體措施和時間步驟,并就如何做好試點工作提出了要求。成立了網絡化城市管理體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別由區委組織部、區街居體改辦、區民政局、廣潤門街道、系馬樁街道、十字街街道、建設橋社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在區街居體制改革辦公室,并指派了一位專門聯絡員負責聯系溝通、上傳下達工作。

二是試點街道精心部署。各街道各有特色,比如:廣潤門街道召開街道班子成員、機關干部、社區干部務虛會和房管所所長協商會,專題討論“六級網絡”建設的問題,并重點建立和完善了第五、六級基層網絡,將工作做進了居民樓棟內,并開展了以“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的“社區居民談心日”活。系馬樁街道在縱向網絡上,加強了街道自身建設,完善了社區管理體系,加強了對樓院組織、黨員骨干的指導與管理,并使其逐步上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形成了“街道(1個)——社區(10個)——樓院組織(315個)——黨員戶(1500戶)”的四個層面的互動,第五、六網絡覆蓋率達到了100%。建設橋社區在街道領導下,結合實際,探索建立了“三橫三縱三聯”(即:三種橫向組織網絡、三級縱向自治網絡和三類鄰里聯合網絡)的網絡化管理模式,在試點過程中達到了“黨為核心、多方協調、應網盡網、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

三是其它街道同步推進。沒有擔任試點任務的街道,也精心計劃,整體推進,在橫向網絡和縱向網絡方面,都結合本街道實際開展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活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剛剛,各街道都進行了詳細的匯報,我就不再重復。

四是相關部門督查指導。區網絡化城市管理體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街居體改辦、區民政局經常下到試點單位督查指導工作,與試點街道、社區一道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共同探討新機制運行下的長效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與區紀委、區委辦、區政府辦組成聯合督查組下到全區各街道進行調研,梳理改革工作中的瓶頸和不足,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深化改革的工作舉措,為領導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當好參謀助手;他們還與有關職能部門統一思想,多方聯動,形成合力,確保了改革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五、六級網絡作用還不夠突出。二是街道、社區共駐共建機制作用還不夠明顯,與省、市溝通要加強。三是街道與職能部門的人、財、物、權、責、利還有待進一步理順。四是街道“準財政”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五是社區工作準入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四、今后工作打算

、縱向網絡方面:在年底前全區第五、六級網絡覆蓋率力爭達到100%。在全區推廣廣潤門街道在縱向網絡建設中開展的以“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的“社區居民談心日”活動機制。

2、橫向網絡方面:試點工作結束后,借先進性教育活動及“雙百”共建之力,街道、社區共駐共建的協調機制要盡快建成,年底前覆蓋率要基本達到100%。推廣系馬樁街道在橫向網絡建設中創立并完善的以“雙向評議、相互監督、全面發展、共促繁榮”為主題的“街道與駐地單位互相評議監督”機制。

3、切實加強派駐人員管理。一是要盡快理順派駐人員的編制、工資、獎金、福利和管理關系,以加強對派駐人員的有效管理。二是要積極爭取市局權力的下放,同時盡快將區級層面的有關權力下放到街道和社區。如加強與市城管執法局的協調,爭取將區城管大隊人員、編制、工作經費和罰沒款等盡快下放到區里;相應的,區里也要將街道城管執法中隊的人員、編制、工作經費和罰沒款等下放至街道。三是部門、街道要共同完善下派人員的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調動下派人員工作積極性;對派駐干部每年進行一次聯合考核,對不勝任工作的及時進行調整更換;同時部門要加強對下派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四是按照“權隨責走”的原則,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和街道的職責、權限。如小街巷、綠化等的管理職責劃分。五是進一步完善全區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年終考核體系中增加對其下放職能落實情況的考核內容,同時在考核中聽取街道的意見。

4、繼續抓好街道準財政建設。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和落實財政所工作制度,特別是預、決算制度,使財政所工作盡快走上規范化軌道。二是要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發揮主城區優勢,摸清轄區閑置樓宇和入駐情況,建立樓宇資源信息庫,盤活現有樓宇資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施優勝劣汰,淘汰效益不佳企業,引進效益好的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發展地區總、總經銷,拓展新興稅源,增加街道社區財力。三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立足區位優勢,努力在特色市場和商業設施上突破,對重點企業進行定期走訪,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不斷優化內部結構,有力地推動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四是合理界定街道事權和財權關系,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增加街道稅收分成范圍和比例,增強街道財力,減輕街道的經濟壓力。五是加強協稅護稅工作力度,不斷增強自身財力,繼續開展好國稅、地稅的代征工作。

5、切實落實社區工作準入制。進一步梳理政府下移社區的行政和社會事務,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科學劃分其歸屬。屬于行政管理和執法方面的職能,收歸政府職能部門,統一由政府職能部門或者隸屬于它的工作站和協管員完成;屬于公共服務方面的職能,交由街道和社區完成;屬于公共管理、社會事務方面的工作,通過協商、協調,由街道、社區協助政府部門完成,或者政府部門采取“費隨事轉”的方式,委托街道、社區組織完成,街道、社區再根據實際情況委托小區自治委員會、樓棟長、片長、黨員戶、文明戶完成,良性循環的工作機制就建立起來了。未經同意,政府各職能部門不得向街道、社區攤派和自行組織對街道、社區的考評。

6、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檢查、落實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街道、社區及各有關職能部門工作的督導,切實抓好制度建設和各項活動的落實。同時,學習借鑒外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盡快實現“網絡化”的新格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