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及項目建設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3 04:27:00

導語:經濟運行及項目建設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運行及項目建設工作匯報

一、經濟運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660.68億元,同比增長1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59.2億元,同比增長15.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75億元,同比增長19.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9元,同比增長11.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284元,增長12.3%。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效益穩步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17.75億元,同比增長14.4%。消費市場活躍,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2.9%,比去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外貿外資勢頭看好,實際到位外資4479萬美元,同比增長9.9%,高于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金融運行總體平穩,截止到6月底,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080億元,比年初增加70億元;貸款余額474億元,比年初增加23億元,但工業貸款、商業貸款分別比年初減少了3.98億元和1.63億元,存貸比例持續擴大,貸款總額僅占存款總額的44%,貸款形勢依然低迷。

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截止到7月9日,全市投資千萬元以上竣工項目152個,總投資111.5億元;在建項目1023個,總投資835.6億元,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136.7億元。其中,續建項目547個,總投資580.9億元;新開工項目476個,總投資254.7億元;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76個,總投資605億元;工業在建項目694個,總投資456.3億元;基礎設施在建項目166個,總投資268.7億元。

爭列省重點項目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第一批列入省重點建設計劃的項目45個,總投資599.6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34個,總投資183.2億元,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33.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35.1%;前期項目11個,總投資416.4億元。在建項目中續建項目22個,總投資149.53億元,完成投資26.45億元;年內計劃新開工項目12個,總投資33.65億元,已有7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7.33億元,開工率為58%。第二批申報擬列入省重點計劃的項目12個,總投資25億元。

重大前期項目取得較大進展。年產12萬噸己內酰胺項目已確定了項目業主和股本比例,正在著手開工建設前的準備工作;中捷石化集團1000萬噸煉油項目已與中海油簽訂合作意向;年產10萬噸TDI工程項目核準報告已報省發改委,近期上報國家發改委;滄東電廠三期工程初可研近日已通過專家評審;邯港鐵路正在委托鐵三院編制可研報告。

三、經濟運行和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從上半年經濟運行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看,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形勢不容樂觀。近兩年,我市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但投資總量依然偏小。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7.8億元,同比增長18.14%,但低于去年同期44.7個百分點。

二是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新開工項目減少。上半年,我市施工項目1947個,同比減少264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624個,同比減少354個。由于項目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國家對項目的前置條件要求越來越嚴格,致使開工項目減少,特別是具有戰略性支撐作用的大項目較少。

三是土地、資金仍是制約項目建設的最大瓶頸。目前,因國家土地政策調整因素,項目建設中土地仍存在較大缺口,想上項目的土地不能用,能用的土地難以上項目。僅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土地缺口就達29*畝,主要集中在縣域項目中。上半年,億元以上在建項目資金缺口達1.1億元。一是由于部分項目是在原企業正常生產的基礎上新建,原企業生產經營占壓大量資金,造成投資商在項目施工、設備購置等環節資金缺口較大。二是銀行信貸門檻過高,規避風險意識過強,中小企業通過金融機構融資難度加大,資金缺口達30億元。

四、下半年應著力加強的工作

目前,我市正處于加快打造河北沿海經濟隆起帶的關鍵時期,市發改委將積極借鑒遷安、唐山、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強縣、強市和發展大產業的先進經驗,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在提升區域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堅持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加快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是做好省重點項目申報工作,爭取更多建設用地指標,各縣(市、區)要利用好土地置換等政策和土地修編機遇,加快規劃區土地調整工作,努力打造園區經濟,破解土地制約。二是做好銀企推介會組織工作,督導完善中小企業投資擔保中心,促其發揮作用,破解中小企業貸款難題;抓住當前直接融資渠道順暢和國家將推出中小企業創業板的有利時機,研究政策,創造條件,推進重點企業上市步伐,有效破解項目建設資金瓶頸。三是改善投資軟環境,提高項目建設效率。針對第一批重點項目“一卡通”及掛牌保護單位的落實情況,展開跟蹤調查,確保優惠服務落到實處,繼續篩選第二批重點項目“一卡通”及掛牌保護單位。同時,組織召開重大項目跑辦小組第一次會議,明確小組內部成員單位職責分工,積極開展工作,促進項目建設。四是實行重大項目分包責任制。參照省政府《關于建立重大項目建設責任制實施意見》,建議對重大項目建設實施責任制。

(二)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依托,不斷提高我市經濟綜合競爭力。

加快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壯大優勢產業,重點實施好“三五八十”工程。按照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的奮斗目標,進一步完善我市產業發展思路和產業發展規劃,立足我市產業優勢,加快企業升級改造步伐,延伸產業鏈條,爭上一批投資30億元、50億元、80億元、100億元的重大產業支撐項目;通過嫁接改造、新上項目等綜合措施,加快打造產業集群,壯大優勢產業,打造特色產業基地,不斷提升我市經濟綜合競爭力。督導各縣(市、區)發改局,也要結合各區域實際情況,按照實施“四大”、“兩升”、“一換代”工程的要求,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力爭新上一批投資3億元、5億元、8億元和10億元的大項目,全力推進縣域產業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三)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綱,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一是抓謀劃。圍繞“渤海新區產業發展”及各縣(市、區)產業優勢,謀劃一批臨港產業項目和重大支撐項目,發揮港口龍頭作用,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省重點。抓好全市546個千萬元以上,尤其是184個億元以上謀劃項目的推進工作,使其盡早進入前期跑辦程序。

二是促開工。對于全市162個千萬元以上,尤其是45個億元以上計劃開工的前期項目,盡快幫其完善審批、備案、核準手續,落實好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促其早日開工。

三是強管理。對于列入臺帳項目,落實責任到人,不定期對列入臺帳管理的億元以上項目進行實地調研,督查項目建設進度和工程建設情況,加大協調督導力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調度,強化項目管理,使項目建設盡快投產達效。

四是嚴考核。健全和完善重點項目考核制度,定期組織對重點項目進行聯查和觀摩,努力營造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氛圍,切實形成以項目建設為重心的長效工作機制,努力推進我市經濟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