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腐敗監督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23 02:53:00
導語:國企腐敗監督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國有企業決策執行監督機制,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確保社會穩定的關鍵夕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探索和研究新形勢下反腐敗從源頭上進行有效治理的特點和規律,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和建議,努力開創我區執法監督工作的新局面。
當前,在國有企業中有法律監督、黨內監督、監察審計監督和職工監督等各種監督形式;此外,還有各級各類組織和制度進行監督和制約,如監事會、職代會。股東代表大會等,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套套較為齊全的監督體系,形成了一定的監督機制。但是,現有的監督機制雖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卻并不能完全制約和遏制腐敗。從近年來披露的事實情況可以看出,在一些企業中還存在著一邊是國有企業大批職工下崗,國家設法保障其最低生活標準。一邊卻是一批企業經營者由于存在經營不善、腐敗現象等,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這種情況已經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有一批企業中的“蛀蟲”已被查處。但嚴峻的現實卻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國有企業如何在社全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有力的監督機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內部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這是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觀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幾年來的思考,對這一問題作粗淺的分析。
(一)現行企業監督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上級監督太遠。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步步深化,自從1978年的擴大企業自主權,一直到后來的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以及現在實行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在擴大多也加強了企業廠長(經理)的手中權力。同時,上級部門的對企業微觀管理、監督也越來越少。上級部門側注重企業(公司)的年終業績,而對企業領導的考核,則流于形式。
二是同級監督太險。企業以生產經營為中心,廠長(經理)處于企業的中心地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事調配和日常管理權都掌握在廠長(經理)手中,即使是經營決策,人事調動,任免等重大問題,雖然經過黨委或黨政聯席會研究但一般也是以廠長(經理)的意見為主。
三是下級監督太淺。企業的監察和審計部門是廠長(經理)居下的一個科室,作為被領導者要去監督領導者,難度可想而知。企業中的職工代表大會是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職代會的監督職能很難落實到位。因為職代會什么時候召開,如何召開,不可能不經過廠長(經理)同意,起不到民主監督的作用。至于職工群眾的監督,往往更難引起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而且,一般職工群眾,對廠長(經理)處理的事情也確實不了解,不知情也就更無法監督。
四是法律監督太晚。法律監督是一種事后監督,是在問題發生以后的一種懲處手段。嚴肅懲處和著眼防范是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兩個重要手段。對于社會來說,依法懲處是完全必要的,必不可少的。但對于被監督者來說,已經造成的企業資產流失。倒閉破產及大批職工失業下崗的社會危害和影響,法律監督已經是“遲到”的監督了。
(二)有效地遏制國有企業中腐敗現象的發生。
我們應在國有企業里形成讓廠長(經理)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不必貪的監督的機制:
一是讓廠長(經理)不敢貪。用對一個人可以振興一個企業。用錯一個人可以搞垮一個企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企業的廠長(經理)由上級任命,他只對上級負責。改革監督制度,關鍵就在于改革廠長(經理)產生的機制,第一,要充分發揮職代會的作用和監督能力,要在企業發展規劃,年度工作目標、經營管理等重大決策中,讓職工代表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二,要加強制度建設,用嚴格的制度規范“一把手”的用權行為,要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一套真正有約束力的制度,使劉對“一把手”的管理經常化、規范化。努力做到企業領導的權力行使到哪里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就要跟到哪里。第三,要抓好制度的檢查落實工作。上級管理部門要定期對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是讓廠長(經理)不能貪、要堅持市場化和公開化的原則,強化職工群眾的監督。第一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凡是產生利益差別的事情要盡可能采取市場化的手段運作,減少人為因素。杜絕在市場條件的暗箱操作和權錢交易等。第二要堅持公開化原則,積極推行廠務公開,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工作。只要不是商業機密,都可以而且向職工群眾公開公開決策結果,決策程序和依據,讓職工群眾明白權力運行的過程,防止“一把手”權力的濫用。
三是讓廠長(經理)不想貪。這就是道德和紀律的約束我們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大力弘揚宣傳自覺、自律的好典型,并在提拔,任用上注重領導者這方面的素質建立激勵機制,就是運用正面引導的方法,在政治上經濟上激發企業領導干部廉潔勤政和開拓進取精神。在企業內部樹立正確的用人機制,在選拔任用干部上,把考核廉政和考核實績結合起來,真正使那些有能力實績突出,作風扎實,勤政廉潔的干部受到表彰或重用,做到“賞以勸善,罰以懲奸”的效果。
四是讓廠長(經理)不必貪。許多人走上貪污腐化的道路,墮落成為社會蛀蟲。一部分原因是攀比、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要認真落實企業經營的責任制,把廠長(經理)的工資或者年薪與業績直接掛鉤,多勞多得,他們就不必為錢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個別企業領導不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經不住物質和利益的誘惑,人生觀、價值觀發生蟬變造成的,因此企業廠長(經理)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總之。治理企業腐敗問題,關鍵是要不斷深化改革。在改革過程中找出解決矛盾的新辦法、新思路。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腐敗行為。
- 上一篇:物業部經理培養交流材料
- 下一篇:地區形象營銷的現狀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