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用藥監管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3-05 11:21:00
導語:農村用藥監管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監管局在成立初即高度注重鄉村藥品監視收集和供給收集的建立。2010年頭以來,市、縣兩級藥監部分在省局的準確指導下,緊緊依托本地黨委、當局,把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作為貫徹落實“三個代表”主要思維,處理“三農”問題,建立社會主義新鄉村,構建調和社會,完成具體建立小康社會目的的詳細任務理論來抓。仔細組織,積極調研,連系實踐,不時探究,發明性地展開任務,完成了全市100%的行政村樹立起了藥品監視網,73%的行政村樹立起了藥品供給網,使鄉村藥品“兩網”建立獲得了階段性效果。
在此進程中,市縣的“兩網”建立任務成效尤為突出,經過三年的艱辛起勁,當前,該縣藥品供給收集系統根本齊備,設置合理,并已構成掩蓋縣、鄉、村的以食物藥品監管局為主,藥品協管員、信息員為輔的鄉村藥品監視收集系統的鄉村藥品監視收集系統。2012年7月,該縣被食物藥品監管局確定為全省鄉村藥品“兩網”建立四個示范縣之一。
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展開伊始,食物藥品監管系統就清楚,藥品“兩網”建立任務是光憑一已之力搞欠好也無法搞好的一項社會性任務,因而,食物藥品監管局和食物藥品監管局屢次向市委、市當局以及縣委、縣當局報告請示任務,爭奪黨委、當局的注重和相關本能機能部分的支撐,為此項任務的順暢展開奠基了根底。從一開端,縣委、縣當局指導就充沛看法到增強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是維護鄉村勞動力,維護農人安康的有用路子,是“三個代表”主要思維的詳細表現,關于建立調和鄉村、小康鄉村和社會主義新鄉村有著至關主要的效果,是一項民意工程、德政工程、安康工程。為展開好此項任務,縣當局接納了“四抓”,即:一抓組織保證,成立了由分擔副縣長任組長,藥監、衛生、物價等部分構成的縣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藥品監視治理局,各鄉鎮也成立響應的組織機構。二抓目的明白,縣鄉黨委、當局把鄉村藥品平安歸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綜合開展規劃和社會主義新鄉村建立規劃,限時達標。三抓義務落實,縣當局先后召開指導小組會議三次,專題研討制訂鄉村藥品“兩網”建立和示范縣創立任務方案,落實鄉鎮當局與相關部分職責,核定經過配送企業前提等,兩次下發加速和深化推進鄉村藥品監視供給收集建立任務的施行定見。四抓強化責任,縣當局分擔副縣長與全縣20個鄉鎮長和十家相關部分擔任人辨別簽署了《縣深化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目的治理責任書》,將“兩網”建立任務歸入縣鄉兩級當局年度綜合目的審核內容,按期催促反省,考評總結。
為找準縣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切入點,做到狀況明、基礎清、定位準,2010年頭,藥品監管局全方位睜開了對該縣地輿情況、交通、涉藥單元、鄉村藥品供給與價錢、農人用藥反響等狀況的查詢,根本理清了縣的綜合狀況和鄉村用藥狀況:縣經濟欠興旺,縣內交通開展不服衡,差別較大,農人收入較低,用于付出醫藥消費的費用有限;藥店和醫療機構購藥渠道紊亂,假劣藥品遍及存在,用藥單元的用藥不服衡,差異大,藥品的供給網點缺乏,藥品價錢遍及偏高,村衛生室藥房治理紊亂,贓、亂、差景象遍及,存在嚴峻影響廣闊農人群眾平安用藥的隱患。
查詢后果對藥品監管系統的震動很大,鄉村用藥的近況,使鄉村藥品“兩網”建立火燒眉毛,為此,和藥品監管局仔細剖析研討,容身縣實踐提出了修建農人用藥平安網的任務思緒:“標準供給渠道,強化網點建立,健全監視收集,包管藥質量量及格、價錢實惠”。在理清任務思緒的前提下,食物藥品監管局從不時完美鄉村藥品供給收集建立、樹立健全鄉村藥品監視網、施行藥品平安誠信系統建立等三個方面,扎扎實實地展開了鄉村藥品“兩網”建立任務,為建立社會主義新鄉村服好務。
第一方面,經過不時完美鄉村藥品供給收集,標準藥品供給渠道。起首,縣鄉村藥品“兩網”建立指導小組容身縣情,在“當局推進,部分結合,企業運作,監管標準,市場開展,群眾受益”的準則指點下,確定了鄉村藥品集中配送形式和配送企業前提。依照“多家企業參加,一個平臺運作,直接配送到點”的配送形式,在市場競爭的準則下確定主配企業,建立配送平臺,嚴厲主、參配企業前提,遵照市場運作準則,不搞壟斷配送。三年多來,全縣以配送企業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零售藥店(柜)為配送終端的鄉村供給渠道一直堅持疏通,配送掩蓋面在鄉鎮和村均達100%,重點處理了鄉村遙遠山區的藥品供給,確保了全縣新型鄉村協作醫療用藥目次種類正當供給到位。
其次,接納合理設置鄉村藥品供給網點,強化鄉村藥品運營網點監管,標準鄉(鎮)村醫療機構藥房等有力辦法,維護了藥質量量,為廣闊農人群眾供應了便利。2010年4月份至今,縣沒有供給網點的村從70余個下降到當前的40多個,供給網點在鄉鎮達100%,行政村達76%,極大的便利了老庶民購藥。全縣鄉村68家零售藥店(柜)除6家乙類非處方藥專柜外,悉數是連鎖和批發企業的加盟或零售直營店,購貨渠道一致,并悉數經過了GSP認證,按GSP規則從事藥品運營運動,確保了藥質量量。2011年頭,在國度沒有一致的醫療機構藥房標準治理規范狀況下,縣藥品監管局自行制訂方案和試行“規范”進行試點探索,與縣衛生局共同努力,強力推進全縣醫療機構藥房標準化治理任務的展開,全縣醫療機構藥房大局部均樹立了藥品的審核、購進、驗收、貯存、陳列、養護等規章準則,軟硬件設備契合藥品儲存要求,購藥渠道標準,藥品陳列擺放及衛生情況大為改觀,當前,被評定為“規范藥房”的23家,“及格藥房”的221家,占全縣醫療機構藥房的96.83%,鄉村群眾運用藥質量量更為安心。
第二方面,經過樹立健全鄉村藥品監視網,為鄉村群眾用藥平安供應監視保證。2010年縣在20個鄉鎮各延聘了1名義務藥品協管員、193個行政村各延聘了1名義務藥品信息員,制訂執行了《協管員信息員治理方法》及一套治理準則。當前,該縣已構成縱向究竟、橫向到邊,掩蓋縣、鄉、村的以食物藥品監管部分為主,藥品監視協管員信息員為輔的鄉村藥品監視收集系統。監視收集建成后,協管員信息員參加較大規劃的藥品協查4次,指點村醫療機構施行藥房標準化治理180余次,指點掩蓋面達100%,共收到藥品告發案件7件,占所查案件總數的11%。村莊藥品協管員和信息員在鄉村藥品監視治理任務中發揚了不成低估的效果。2012年11月中旬,一伙人未按法定審批部分同意的方式在縣內的聯江、雙河、車嶺、廖場等鄉鎮聚眾宣傳醫療器械和保健食物,本地藥品協管員、信息員非常警惕,立刻對其進行盤查并告發,藥監、衛生、工商等部分隨即對其進行了結合追蹤查處。被查處者最終說:“這張網的確嚴,違法違規行為基本無法鉆進。”
第三方面,經過展開藥品平安信譽系統建立,促進涉藥行業誠信風氣構成。為促進藥品出產、運營、運用單元增強行業自律,縣展開了藥品平安信譽系統建立,制訂并執行了《縣涉藥單元藥品平安信譽治理方法(試行)》,在悉數涉藥單元執行了藥品平安信譽分類治理,搜集整頓和樹立了藥品平安信譽材料檔案,督導悉數涉藥單元簽署了“藥品平安信譽誠信承諾書”。經客觀、公平的藥品平安信譽評級,該縣營業的77家藥品運營單元到達信譽品級的73家、警示品級的2家、失約品級的2家,258家醫療機構到達信譽品級的256家、警示品級的2家,全縣已根本構成一個“一致開放、公道競爭、標準有序、老實守信”的鄉村藥品市場情況,廣闊農人群眾的用藥平安獲得進一步保證。
三年來,縣的鄉村藥品“兩網”獲得了實效,到達了“群眾、企業、當局”三稱心的結果,任務遭到各方面一定。
起首,鄉村群眾在“兩網”建立中獲得了實惠,群眾稱心。一方面鄉村用藥質量獲得具體保證。“兩網”藥品集中配送后,一致標準了購藥渠道,削減和根絕了購藥者多頭收購、多點收購景象,從泉源上包管了藥質量量;還,配送中間每周兩次的藥品配送,使規劃較小的診所、藥店呈現零庫存,確保了藥品的“鮮”。另一方面,便利了鄉村群眾購藥。在全縣缺醫少藥的鄉鎮、村新增藥品供給點26個,使沒有藥品供給點的村所占行政村比例從62%下降到24%,即便是沒有藥品供給點的村,本地群眾到供給點買藥的間隔也缺乏1公里。第三方面,藥價降低,鄉村群眾用到實惠藥。在2010年10月、2011年10和2012年10月進行的藥價抽查中,配送中間的藥品價錢均勻下降10%左右,局部種類降幅達30%。如:最常用的大輸液,10多個品規在配送前每瓶為2.5元左右,現配送價均勻只要1.8元;一次性輸液器,配送前均勻價錢每支0.5元,現配送價每支只要0.2元。鄉村群眾用到的哈藥總廠出產的含量為1克的頭孢曲松鈉粉針劑,配送前每支最高達18元,目前每支均勻購價才6元;0.25克的阿莫靈配送前每盒20元以上,現每盒購價才14元。作為配送中間的四川康寶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執行配送前,藥品的進銷差利潤均勻達25%,配送后進銷差利潤下降到6%左右,按現有發賣量核算,每年為鄉村用藥讓利近140萬元。第四方面,促進了“新農合”的展開。藥質量量的進步,藥價的合理,有力地促進農人受益的新型鄉村協作醫療試點任務的展開。當前,該縣歸入新型鄉村協作醫療定點參保的醫療機構共26家,個中縣級醫療機構3家、鄉鎮中間衛生院20個、試點村衛生室3個,其藥房治理較為標準,均達“及格藥房”以上規范。
其次,配送企業取得長足開展,企業稱心。“兩網”建立的展開,堵住了不合法運營和假劣藥品流入鄉村的“路”,凈化了鄉村藥品公道競爭的市場情況,添加了配送企業的發賣收入。據計算,四川康寶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成為鄉村藥品配送中間以前每月發賣收入只要12萬元,2010年7月1日開端啟動配送任務后,發賣收入逐月上升,至上一年起發賣收入不斷維持在每月60萬元左右,較配送前增進了5倍。還,發賣量的添加和配送中公益性質的凸現,迫使企業順應性地不時增強內部治理、進步員工本質、添加設備設備等,出現與以往迥然分歧的興隆現象。
再次,當局鼎力支撐“兩網”建立順民意、得民意,當局稱心。便利的購藥前提,能就近用上平安安心、價錢實惠的藥品,使鄉村群眾通俗感觸到黨和當局對老庶民安康平安的關心。在對縣農人用藥狀況展開問卷查詢時,馬嶺鎮新橋村民彭興芝曾說:“目前的藥價比曩昔低了,以前我在藥店買一板青霉素至少要2塊5角錢,目前才1塊5一板,也不輕易買到假藥,當局做得好,關懷老庶民。”此外,配送企業的開展,鄉村藥品供給網點的合理添加,安頓了一局部下崗賦閑人員,也使其對黨和當局充溢感謝。作為配送中間的四川康寶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安頓下崗賦閑人員15人,他們都說:“藥品集中配送使企業開展了,讓我們能有碗飯吃,還得感激當局啊。”
縣“兩網”建立的蓬勃開展為縣社會主義新鄉村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進效果,保證了廣闊農人群眾的用藥平安,在較大水平上緩解了農人群眾買藥難、買安心藥更難和買藥貴的情況,使這項民意工程真正深化民意,是一項真正的“惠民舉動”。
- 上一篇:雙低油菜產業發展工作辦法
- 下一篇:政策性三農險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