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強化四項措施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08 03:02:00

導語:干部強化四項措施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強化四項措施工作匯報

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在“四種危險”中,“精神懈怠”被置于首位。黨員領導干部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就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作為基層政權的執行者,鄉鎮黨員干部精神面貌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力度,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

當前,在鄉鎮黨員干部隊伍中,從整體素質來看,主流是好的,大多數同志能牢記政治使命,忠實履職盡責,沉下身去為人民服務。但也有少數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著作風不實、學風不濃、玩風大盛的問題,其表現主要有:一是在新舊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跟不上時展潮流,情緒低落,有“船到碼頭車到站”思想,工作松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群眾中產生不好的形象;二是受市場經濟利益觀的影響,價值取向發生偏移,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己主義開始滋生蔓延,把金錢當作衡量一切的尺度;三是放松了黨性鍛煉,理想信念支柱傾斜,意志衰退,精神萎靡,忘記了黨的宗旨,嚴重脫離群眾,與黨的先進性要求格格不入。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懈怠行為,如不加于防止,勢必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極大危險。為徹底改變這種不良狀況,我們應以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針,把防止“四個危險”作為鞏固執政黨地位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并結合工作實際有重點地強化四項措施,以此筑起理想信念高地,防止鄉鎮黨員干部精神懈怠危險。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鄉鎮黨委要從政治大局出發,結合實際通過健全“”制度、定期分層次組織參加黨校輪訓、開展專題講座、圖片展覽、主辦宣傳特刊等不同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黨員干部進行以黨性黨風黨紀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家面對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四重考驗、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在思想上永遠入黨,增強防止精神懈怠危險的免疫力,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

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鄉鎮黨委要講究針對性、實用性,因勢利導幫助鄉鎮黨員干部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引導鄉鎮黨員干部正確處理好以下五種關系。即:一是正確處理好堅定與搖擺的關系,克服政治上的軟;二是正確處理好清廉與腐敗的關系,抵制經濟上的貪;三是正確處理好落實與漂浮的關系,解決工作上的虛;四是正確處理好誠實與虛偽的關系,養成品德上的純;五是正確處理好紀律與自由的關系,杜絕行動上的散。

二、堅持執政為民理念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黨的領導干部,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古人尚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為執政黨的黨員干部,更應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當前鄉鎮黨委要督促黨員干部自覺堅持執政為民理念,通過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干部崗位責任制度、鄉鎮機關管理制度,有效激活黨員干部牢記宗旨、廉潔奉公、忠于職守、主動為民辦事的積極性,促進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成績,防止精神懈怠,切實做到廉政尚須勤政、清廉不能清閑。

同時,要精心組織黨員干部聯實際、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把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深入基層為群眾排憂解難作為踐行執政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要著力使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五種意識:一是公仆意識,對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能做到科學理解、正確對待、慎重使用;二是大局意識,能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提高黨組織決策的執行力;三是服務意識,能主動為民辦事,以一脈真情暖一方民心;四是護衛意識,能為維護社會穩定預測“風向標”、掌握“睛雨表”、堅守“橋頭堡”,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促進社會安定團結;五是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做到深懷愛黨之情,常存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

三、注重發揮四個作用

面對千帆競發、萬馬騰飛的態勢,黨員干部要深感無為便是過,不進則為錯。鄉鎮黨委要緊緊抓住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組織黨員干部積極投入到奮戰“十二五”的行列,在各自的崗位上建功立業。要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的四個作用,把它作為防止精神懈怠,克服懶散松垮現象的重要途徑。

一是服務群眾的骨干作用。通過“管好一條線、蹲好一個片、抓好一個點、幫扶5至10名困難戶”措施,組織黨員干部扎根基層、深入群眾,通過與同吃同住同勞動,訪民情、解民難、保民安、助民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二是凝聚人心的橋梁作用。通過加強黨員干部創新社會管理、學會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帶領周圍群眾積極投入精神文明建設;要求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掌握社會動態,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助手,用榜樣的力量凝聚人心。

三是促進和諧的穩定作用。要求黨員干部以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為第一任務,以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安定團結為第一責任,切實做好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涉穩矛盾糾紛的工作。同時要求黨員干部以一腔忠勇,保一方安寧;樹一身正氣,促一方穩定。

四、建立長效獎懲機制

要按照“為民、務實、廉潔、高效”的總體要求,注重責、權、利三者掛鉤原則,從德、能、勤、績、廉四方面入手,結合實際建立完善長效獎懲機制,細化量化考評項目,建立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的長效獎懲機制。對考評結果,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結合考核結果優勝劣汰,營造黨員干部“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氛圍,促進鄉鎮黨員干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懇工作、奮發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