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教育經費檢查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16 11:09:00

導語:財政局教育經費檢查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教育經費檢查工作匯報

為進一步加強財政教育專項資金監管,全面掌握2011年以來教育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及其使用效益,根據“寶市財辦教〔2012〕177號”文件要求,由局教科文科牽頭,局財政監督檢查處具體負責實施,組成三個檢查組于自11月1日至29日,對全市13個縣區2011年以來教育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同期開展了財政資金績效監督。

一、檢查方式

1、聽取各校資金使用、管理、績效情況匯報;

2、核查會計賬目,看2011-2012年度教育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是否規范,是否做到專款專用,有無滯留、截留、擠占、抵扣、挪用等違規違紀問題;

3、走訪(座談)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及學生;

4、實地察看教育工作推進情況及校園項目建設情況。

二、對13縣區教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總體評價

近一月來,檢查組先后對13個縣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11-2012年以來教育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

從市中心硬件條件最好的三迪小學,到全市西山地區最偏遠的硤石中心校所轄教學點,到北部條件最艱苦的麟游縣崔木鎮,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配備齊全的設施設備以及一張張稚嫩的笑臉,給檢查組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山區教師的樸實、憨厚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山區孩子在相對艱苦條件下積極樂觀、孜孜求學的向上精神,以及山區學校校長在艱難條件下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嘔心瀝血的感人情懷,也讓檢查組一行一次次深受感染。

從檢查總體情況看,近年來,市縣兩級財政、教育部門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堅持把基礎教育擺在優先地位并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優先保障對教育的投入,從2011年起,連續三年在全市相繼實施了“義務教育提升工程”,主要包括:中小學實驗儀器配備工程”、“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工程”、“中小學書香校園建設工程”。從2009年起,又在全省率先實施了“中小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中小學實驗儀器及體育器材擴面工程”、“校園環境示范校建設工程”等三大工程”。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所有布局調整保留學校的取暖問題全部得到了解決,徹底改善了中小學實驗教學條件和體育器材裝備條件,使全市中小學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市財政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中省市縣各級投入的教育經費在各縣區均發揮了應有的使用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教育專項資金管理方面,各縣區因地制宜采取了對義務教育專款投入量大的學校專款由縣區教育局直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戶由轄區財政所按行政區劃統一納管的辦法,實行了項目建設資金專項管理,并引入了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驗收制,規范了學校財務管理,強化了中小學銀行賬戶監管,完善了中小學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及現金管理制度,從機制上有效杜絕了教育系統財經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有效降低了財政資金運行風險,促進了教育經費使用、管理的規范化。

三、存在問題

(一)人為造成會計資料分割。每所中小學基本都設置基本戶和專款戶兩套賬,基本戶由鄉鎮財政所代管,專款戶由縣區教育體育局統管。表面上看,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比較明確,并形成了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內控機制。但是,同一個會計主體的兩套賬分別由財政所和教育體育局管理,分別采用基于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基礎上的義務教育經費核算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且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人為造成會計資料分割,不利于全面、系統、完整地反映核算單位資金運動的全貌。另外,鄉鎮財政所使用的電子賬務處理系統參數設定存在漏洞,并且違法設置會計科目,會計核算水平低下。

(二)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賬簿設置不規范。教育體育局和鄉鎮財政所均存在未按照正確核算方法歸集會計業務的問題,鄉鎮財政所未依法設置科目,對各科目應當核算的內容和賬務處理方法不清楚。二是未建立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未能保證會計核算的連續性、完整性、全面性。三是未能正確結轉賬目。四是大量白條列收列支。五是跨年度核銷招待費、通訊費、差旅費。六是大量錯賬使用錯誤方法更正。七是未能及時進行會計核算。八是未能堅持賬賬、賬實核對制度。九是未能正確進行原始單據分割。一張原始憑證所列支出需要幾個單位共同負擔的,應當將其他單位負擔的部分,開給對方原始憑證分割單進行結算,個別學校在處理業務時將同一份原始單據復印附在每個結算單位賬頁后。

(三)固定資產管理松散。被查學校大多未設置固定資產賬,未能按正確方法及時核增、核減固定資產,人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四)工程管理程序欠規范。部分項目學校沒有設計方案;施工過程缺乏有效管理(施工日志和材料質量驗收單據等);沒有組織正式的竣工驗收;沒有編制、審查竣工決算;大部分學校的項目管理資料不夠完整、規范。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檢查組當場予以糾正并分別提出了整改意見。

四、整改意見及建議

(一)確保教育專項資金核算的完整性。建議對現行教育專項資金運行機制進行分析,對中小學財務管理狀況進行拉網式排查,提高教育經費使用、管理的科學性、安全性和規范性;對各鄉鎮財政所使用的財務軟件進行實地測試,科學設定各項參數,保證會計核算的全面性、完整性、連續性,堵塞核算系統存在的漏洞。

(二)確保教育專項資金專賬核算和專款專用。建議從預算編制和執行環節入手,切實加強對教育系統各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和財政專戶的管理。積極構建完善的教育專款內部監督機制,財政、教育等主管部門要對教育專款的分配、使用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適時開展績效考評和和跟蹤問效,及時發現和糾正教育專款使用中的違紀違規問題,保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三)確保教育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性。一是科學規劃。要結合城鎮化進程、人口變動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科學預測,合理規劃,推進學校布局調整,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二是整合資源。將各級財政、各部門、學校、社會的資金,進行規劃整合、板塊整合、項目整合,捆綁使用,發揮資金最大效益,使義務教育獲得均衡發展。三是完善機制。通過建設基礎數據信息庫,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完善目標管理和項目管理相結合、資金分配和績效評價相掛鉤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教育經費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強化監管。以金財工程為依托,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建立資金運行全過程動態監控體系,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確保教育資金安全、高效運行。教育和財政部門協同,慎重選聘會計理論扎實、會計實務精湛的專業人員集中對學校財務人員、財政所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切實提高會計人員執業水平。

(四)確保中小學國有資產管理的規范性。各學校要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實施辦法》核算固定資產的增加、調出、報廢、報損。

(五)確保中小學建設資金足額到位。從檢查情況看,個別學校在雙高普九、創建教育強鎮等特定時期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舉債辦事業,不同程度存在向供貨商賒賬或拖欠工程款的問題,形成了大量的隱性負債,無形中加大了財政成本和風險。建議財政、教育聯手對各中小學負債問題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按照摸清底數、分類核實,區別對待、消還并舉,各級共擔、逐年化解的思路,建立債務消除和控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