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科年度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22 05:55:00

導語:法律援助科年度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律援助科年度工作匯報

2012年,法律援助工作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省“基層基礎建設年”的活動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的中心和大局,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精心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工作,解決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公平正義。現將年度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工作保障,援助案件逐年遞增

區司法局按照省、市法律援助中心規范化建設的要求,為科室配齊配強人員,不斷改善辦公條件,確保法律援助專項經費落到實處。一是配齊配強科室工作人員。今年新招錄四名公務員中,一名法學專業本科生分配到科室工作,科室4名工作人員的編制全部滿編,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下降,學歷層次又有所提高。二是科室辦公條件不斷改善。局領導非常重視中心建設,法律援助藍白標識在局正門顯眼位置懸掛,并將一間大辦公室騰出作為科室辦公室,并且為科室配備了所需的各種辦公設施,目前科室有辦公室兩大間,檔案柜兩只,電腦6臺(其中3臺為筆記本電腦),打印機2臺,傳真復印一體機1臺,掃描儀1臺,數碼相機1臺,為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設施。三是確保法律援助專項經費每年有遞增,今年的專項經費是20余萬,在案件數量增漲的同時,有力地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開展。

截止10月底,援助中心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65件(年度數據統計從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止),比去年增長12.24%。其中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為125件,比去年增長42.05%,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為40件,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以外來務工人員為受援人的民事案件達111件,占民事案件總數的88.8%。148法律服務熱線共接待群眾來電來訪1912件,與去年相比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二、網絡健全,法律援助法律服務信息化管理步入正軌。

1、法律援助工作網絡進一步健全。

(1)駐甬部隊團以上單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加強部隊法律援助工作,依法妥善處理軍人、軍屬的涉法問題,維護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促進部隊和社會和諧穩定,“市區法律援助中心武警省市消防支隊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為部隊官兵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對部隊官兵及其家屬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進行初審,符合條件的向區法律援助中心報送;向區法律援助中心報送法律援助工作情況和信息;開展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宣傳;協助區法律援助中心辦理相關事宜。

(2)建立維護未成年人權益法律援助站。為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切實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區司法局和團區委研究決定,建立區維護未成年人權益法律援助站,對需要法律幫助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3)搭建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服務平臺。在區勞動仲裁委員會設立免費法律咨詢點,由法律援助律師輪流蹲點,開展免費法律咨詢,幫助職工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正確理解法律、運用法律,引導其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對現場能夠答復的問題予以解釋答復;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對象引導其按規定的程序向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已累計接待咨詢600多人次;解答各類咨詢482例,成功調解勞動糾紛數20余起,轉為法律援助程序受理案件47起,專業便捷的法律服務有力地實現了法律援助關口前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提供了滿意的法律服務,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紓緩了勞動部門咨詢接待的壓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

(4)法律服務機構代為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為了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擴大法律援助組織網絡覆蓋面,提高法律援助的便民性,區屬三家律師事務所和三家基層法律服務所均作為法律援助申請接受點,代為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2、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信息化管理進入正軌。

(1)市法律援助信息系統。市第二代法律援助信息系統于3月份正式啟用,中心克服人手少、任務重、時間緊等困難,按時完成中心基本工作信息的錄入,及時將來電、來訪咨詢的具體內容和援助案件申請、受理、審批、指派、辦理、結案、監督等環節的信息輸入到系統中,做到書面辦公與網上信息輸入同步進行。

(2)省律師綜合管理平臺。省律師綜合管理平臺也正式啟用,各律師事務所的季度報表和半年度、年度報表均要在平臺上審核通過,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年度執業考核也必須在平臺上審核上報,對投訴案件的登記、調查、處理也須在該平臺上一一填報。

三、專項活動有序推進,擴大法律援助法律服務覆蓋面

1、法律援助農民工討薪專項行動。援助中心主動加大服務力度,精心組織工作人員和轄區內的律師,在外來務工人員返程潮和“外來務工人員法制宣傳月”期間,積極參與在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職業介紹會和在南站廣場舉行的大型法制宣傳會,針對外來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勞動合同、工傷事故、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各類糾紛,現場開展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活動,向外來務工人員發放維權方面的宣傳資料,并通過面對面的咨詢回答進行互動交流,向外來務工人員宣傳法律援助的申請范圍和條件,使符合援助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及時獲知法律援助的途徑和方式,運用法律援助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扶殘助殘--殘疾人維權專項行動。區援助中心組織了工作人員及經驗豐富的援助律師,送法律援助進市興泰針織有限公司,現場進行了法律咨詢和殘疾人權利維護保障宣傳,幫助殘疾人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拉開了扶殘助殘—殘疾人維權專項行動的序幕。此次主題活動,共計向企業殘疾職工發放法律援助資料120余份,解答各類法律問題30余個,發現一起法律咨詢事項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并當場直接受理,受到了企業殘疾職工的歡迎。同時,中心結合司法行政系統開展的“法律援助便民”主題實踐活動,對殘疾人簡化了審批手續,開辟了“綠色通道”,對行動不便、有特殊困難的殘疾人提供上門或優先優質服務等便民措施,以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3、打造特色“社區法律顧問”品牌。在承接上兩年活動的基礎上,全面鋪開新一輪社區法律顧問合同簽訂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呈現出三個特色:一是顧問隊伍擴大化、年輕化。選定了兩家律師事務所和三家法律服務所作為受聘單位,組織了34名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熱心公益事業的法律執業人員,為67個社區擔當法律顧問。很多年輕律師都自愿加入服務隊伍,成為法律顧問隊伍的一支新生力量,法律顧問的平均年齡為35歲,隊伍充滿生氣和活力。二是工作制度規范化、系統化。法律顧問要建工作臺賬,記錄在社區開展工作的情況、工作成效等。同時,對法律顧問進行責任考評,不定期對律師服務情況進行檢查回訪。三是服務內容應時化、廣泛化。法律顧問除擔負為社區居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幫助社區修訂完善合同、協議,參與社區重大事項或決策、幫助社區內困難群眾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等職責外,還將針對性地提供房屋拆遷、物業等方面的法律咨詢服務。今年區將啟動最大規模拆遷,為妥善調處拆遷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矛盾糾紛,必須發揮社區法律顧問的積極作用,有針對性地在社區開展與拆遷工作相關的且群眾較為關注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及時跟進矛盾糾紛調處,為社區居民釋法解惑,引導他們依法維護權益,有效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同時,社區法律顧問也積極參與到了“十加十社區和諧促進服務團”的工作中,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

4、組建律師志愿者隊伍,開展律師志愿者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法律服務活動。按照自愿報名原則,組建了一支由22名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高的執業律師組成的律師志愿者隊伍,對企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建立和完善企業勞動規章制度,并通過解答咨詢、主動調解、訴訟等途徑向企業職工提供法律援助。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與職工的法制意識,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四、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知曉率

1、中心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的宣傳面,在電視臺、日報、司法行政網、中國網等媒體平臺上進行法律援助的宣傳,注重提高信息傳遞能力,及時向黨委、政府報送法律援助的動態新聞、數據分析以及典型案例。一是“區司法局搭建三個平臺發揮轄區律師作用”的專報獲得彭朱剛區長的批示,進一步擴大了法律服務工作的影響,同時也被司法行政簡報和政法相繼登載;二是在總結法律援助工作的經驗基礎上,中心撰寫了《淺議勞動糾紛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一文,被選入省法律援助中心《2012省法律援助優秀調研文章集》;三是3月6日電視臺《看看看》節目播出了區法律援助中心為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的新聞。四是將辦理的典型法律援助案例及時梳理報道,如鼓樓浴室數十人的勞務糾紛案;五是各類動態信息、法律援助案件輿情分析及時上報,例如“區為節前勞動爭議開展零距離服務”一文被省司法廳網站登載、另有2篇信息在日報刊登,提升宣傳層次,擴大宣傳效果。

2、結合三八婦女節、助殘日等有意義的節日,以及與區各部門聯合舉辦的“外來務工月”等各類活動,組織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咨詢活動,解答法律問題,發放法律宣傳資料和法律援助聯系卡。

3、法律援助中心自去年獲得區“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先進單位稱號后,今年又開展了區“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示范單位的創建工作。通過此次創建工作,中心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響,各項工作更加規范,服務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五、大力加強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的隊伍建設和管理

1、以“創先爭優”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律師行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誠信服務先鋒”創先爭優活動,狠抓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隊伍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業務建設,進一步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積極開展警示教育和形象教育,認真汲取李莊案件的深刻教訓,引導法律服務人員依法正確履行職責,重點突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2、科室堅持每月一次的政治業務學習,做到學有內容、學有所得,學有記錄,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堅持對各援助站點的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進行案例討論,交流工作心得,不斷加強基層法律援助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和思想素質,為困難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同時還不定期組織法律援助工作人員與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業務交流、案例討論,進一步提升業務素養,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3、加強對轄區內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的日常指導、監督和管理,及時受理并處理舉報和投訴。今年,科室兩名工作人員經過培訓考核,順利取得行政執法證,科室一名工作人員入選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理事,為更好地做好法律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4、以“法律援助質量年”活動為契機,認真施行《市法律援助案件全程跟蹤管理細則》,運用旁聽庭審、質量反饋、回訪當事人、歸檔檢查等跟蹤方式,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全程參與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管理。建立疑難案件咨詢專家隊伍,聘請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社會形象佳、熱心公益事業的資深律師作為法律援助顧問律師或咨詢專家律師。

5、中心對2001年來所有的歸檔案卷都進行了梳理,悉數納入檔案柜,并按照年份、案號順序排列,同時羅列了歸檔清單移交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