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政處全年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06 11:08:00
導語:僑政處全年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辦黨組的領導下,我們充分發揮僑務資源優勢,開拓創新,加快發展,突出工作重點,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服務僑企轉型升級。
1、制訂《關于發揮僑務優勢服務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施方案》。年初,省僑辦下發了《關于發揮僑務優勢服務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意見》,我們在認真組織學習貫徹省里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市委、市政府轉型升級工作重點,在廣泛討論充分征求意見后確定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服務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意義、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闡述了服務的主要內容,提出了服務的具體工作措施和要求,對全市服務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2、建立并完善辦領導聯系地方制度。按縣級行政區域劃分,每個領導為各自區域內的僑企發展提供服務,要在全面摸清企業生存狀況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化解影響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主要問題。
3、認真組織開展服務“走出去”戰略基礎調研。根據省僑辦的安排,我們專門下發文件布置調研工作,采取實地走訪、座談會和表格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力求掌握第一手資料,在充分調查研究后結合省里面的調研課題形成調研報告《發揮僑務優勢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的若干思考》。自4月份以來,市縣兩級僑辦共走訪40余家僑資企業,收回100余份調查表,通過調研,發現了一些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的僑企,對相當一部分僑資企業當前發展遇到的瓶頸和困境深入了解,普遍存在融資難、招工難、用電荒等問題。路橋僑辦積極動員廣大僑商為家鄉建設品質之城出金點子,獻計策、提建議,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回應。
4、提高僑企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僑商的原有技術、智力優勢,鼓勵加大研發投入,對于擁有獨立研發體系的僑企進行重點服務。市精力軸承有限公司與工業大學建立聯合技術研發中心,企業具有豐富的軸承生產實踐經驗,浙工大機械工程學院的技術研究團隊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及時跟蹤掌握國際先進技術的優勢,雙方聯合開展高端軸承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技術研究、軸承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高端軸承開發與產業化、軸承自動化制造裝備與產業化等方面研究,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
5、充分發揮大活動的平臺作用。積極組織僑資企業參加發揮“第九屆東盟華商會”、“2011華僑華人集聚天津共謀發展合作洽談會”、“2011年海外高層次人才行”活動,拓展僑企視野,尋找合作機會,使各類引資引智重要工作收到實效。參加東盟華商會的僑商在會議期間就物流項目、星級酒店建設、小額貸款公司等項目與有關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磋商,實地考察昆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資環境,并共達成意向投資21億。為提高僑商對宏觀經濟的把握能力,我們和市經委、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聯合主辦經濟講座,邀請長江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黃泰巖先生,圍繞宏觀經濟走勢與民營經濟發展,以“十二五時期經濟走勢分析與對策”為題,為市廣大僑商及各界人士共300余人作了精彩的講座,僑商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6、舉辦僑資企業專場招聘會。針對調研中僑資企業普遍反應招工難的問題,我們和市人事局聯合舉辦2011年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招聘會暨僑資企業專場招聘會,為急需用工的僑資企業搭建人才和勞動力資源平臺。30多家僑資企業參與招聘會,提供各類崗位300多個。
7、積極探索僑企走出去發展的新途徑。要發揮僑商熟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優勢,為企業轉型升級拓展空間。6月下旬,雷奧納度國際貿易展覽有限公司品牌(匈牙利)中心專門設立館,并提供包括采購、清關、運輸、展覽銷售、資金等一套完整的貿易服務。這一舉措將為產品進入東歐市場乃至歐洲市場提供新的通道,使的中小民營企業產品能夠通暢的進入歐洲,更加便捷地實現產品與銷售的直接對接,從而提高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市場占用率。我們主動為老撾、印尼等地僑商牽線搭橋;組織玉環部分僑商赴老撾等東南亞國家考察,尋找商機;為吉利集團推薦海外華商等。
二、扎實開展華文教育工作。
1、成功舉辦市第三屆華裔青少年夏令營。由來自英國、美國、老撾、荷蘭、香港和臺灣等6個國家(地區)的48名華裔青少年參加本次夏令營。10天營期結束后,孩子們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相約明年夏天再來。年初我們通過海外同鄉會、回家僑胞等進行廣泛宣傳,動員籍海外僑胞將他們的下一代送回家鄉開展尋根之旅。我們對夏令營的課程和活動安排進行了深入地思考,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了剪紙、武術、特色點心等課程,邀請一些民間文化藝術工作者為營員們授課。
2、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對海外的宣傳。4月份,市海東方亂彈劇團赴哈瑙市腓特烈港參加博登湖國際表演藝術節,受到當地藝術屆、媒體以及華僑華人的廣泛關注,榮獲該藝術節唯一的特別獎(最高獎),使的本土傳統藝術形式驚艷海外。同月,黃巖區老年體育舞蹈隊赴新加坡參加第九屆新加坡世界“金獅獎”音樂舞蹈、服飾風采藝術大賽的最高獎,獲得當地華僑華人的高度評價。
三、高度重視海外引才引智工作。
1、深入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智計劃(簡稱1141計劃),爭取在三年內建立10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數據庫,1000個高科技項目的儲備庫,邀請400名海外專業人士來訪問,完成100個高層次人才和項目與的成功對接。
2、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數據庫。3月份,我辦下發《關于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數據庫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僑辦主動加強與海外留學生團體、華人華僑和學術組織聯系,認真做好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收集工作。目前已建立一個涉及醫學、生物學、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種學科超過600多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數據庫,將為我市新一輪經濟發展和創業創新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2、組織起草《市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設實施辦法》。4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若干意見》(臺市委發〔2011〕48號),制定出臺了20條關于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意見,提出為加快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決定在海外發達國家中開展市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設工作。根據20條意見,我辦組織起草了《市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設實施辦法》,實施辦法對海外引才工作站運行經費保障和制度保障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除每年給予基礎性工作經費外,還創造性地提出獎勵工作經費,工作站每成功引薦一名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工作,將根據人才的層次給予5至20萬元的引才工作經費,同時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年度工作業績評估制度和引薦海外高層次人才備案制度。
3、認真推進海外引才工作站暨海外人工作聯絡站建設。年初召開全市外僑辦主任會議專題討論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暨海外人工作聯絡站事宜。4月份,又專門組織人員去鄞州學習海外引才引智聯絡站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在各縣市區僑辦的積極努力和通力合作下,經過梳理和篩選,全市共產生20余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海外人工作聯絡站的候選人。5月29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曉暉在美國新澤西對市首個海外引才工作站負責人黃妙玲女士進行授牌,11月10日,在椒江為第二家海外引才工作站負責人張云福進行授牌,張教授還為醫院舉辦學術講座。黃巖僑辦邀請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章亮熾先生為海外層次人才工作開展出謀劃策。路橋僑辦邀請美籍華人凌渝郎和韋玉華教授開展專題講座。
4、舉辦2011年海外高層次人才行活動。為推廣我市的人才政策,推進500精英計劃實施,我們和組織部于11月聯合舉辦2011年海外高層次人才行活動,70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歐洲國家的專家帶著近百外項目來到和100多家企業進行項目對接。此外,我們還推薦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陳華鵬博士通過學院申報“海鷗計劃”。
四、進一步做好僑政工作,夯實僑務基礎。
1、日本大地震期間想方設法做好應急工作。3月11日下午,日本東海岸發生里氏9級強烈地震,造成部分地區人員重大傷亡和財產嚴重損失。針對地震災情和旅日僑胞可能遭受損失的嚴峻情況,我辦兩次召開緊急會議布署相關工作,第一時間緊急啟動值班聯絡機制,密切關注旅日僑胞安危。為了方便在日人員家屬尋求幫助并提供線索,外僑辦公布了24小時值班電話,并連續下發兩個通知給各縣市區外僑辦,要求他們通過電話、郵件等多種方式加強與籍旅日華僑華人、留學生和短期出訪人員的聯系,并將摸排工作的觸角延伸到鄉鎮街道,盡量準確掌握籍在日人員情況。
2、嚴謹細致做好三僑生和華僑身份確認工作。華僑身份確認是僑務工作的基礎,三僑生身份認定涉及到高考加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我們指定專人開展這項工作,一方面積極參加省里組織的業務培訓,另一方面嚴格按照政策要求進行把握。共辦理三僑生身份認定2人次,華僑身份確認3人次,阿聯酋2人次,羅馬尼亞1人次。
3、積極開展暖巢行動和社區僑務工作總結。我們建立了歸僑僑眷空巢老人資料庫,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積極幫助他們與海外親人聯系,春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中秋期間,為他們送上一份月餅。認真總結近年來的社區僑務工作,搜集宣傳資料。認真開展非洲僑情調研工作。天臺創新聯絡聯誼形式,舉辦“8·12”海外親人團聚節,邀請15名港澳和海外優秀留學生回家與親人團聚。天臺赤城街道桃源社區申辦僑法宣傳角。
4、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上半年,我辦全年接待來訪12人次,受理信訪10件,結案率83%,有部分信訪件因涉及拆遷用地,目前正在溝通協調中。受理信訪嚴格抓好“接、查、督、反”等幾個環節,切實解決華僑華人的實際困難。玉環、黃巖各有一起歷時10余年的信訪案件得到妥善解決。
5、僑界回饋社會的公益善舉持續涌現。僑界人士各類捐款超過400萬元。春節前夕,僑商會會長先生為市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我市香港僑領先生已與黃巖富山小學達成捐建30萬元建設圖書館項目的意向;羅馬尼亞商會向黃高橋街道長壽療養托老院捐贈10萬元;80高齡的僑胞盧金榮先生為仙居朱溪中心小學捐贈2萬元;金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全國網球團體錦標賽。
五、僑商會凝聚力不斷增加。
1、多名僑商當選為政協委員。在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僑商會名譽會長先生當選為省政協常委,會長先生增補為省政協委員。在市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常務副會長區達雄先生當選為市政協常委,副會長李建國、俞圣聯當選為市政協委員,副會長莫春芳等十二人聘為特聘委員。
2、商會聯絡聯誼工作得到拓展。年初我們舉辦了僑商會成立兩周年聯誼活動。會長赴參加寧波僑商大廈落成典禮,副會長吳輝等多名僑商參加第九屆東盟華商會,常務副會長莫春芳、副會長李傳法等多名僑商參加“2011華僑華人集聚天津共謀發展合作洽談會”,副會長李傳法受邀請參加第八屆中非地方政府友好合作研討會,并作為中小民營企業代表在會上交流發言。副秘書長裘文生參加中國僑商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中秋期間,借很多僑商回家的機會,市本級和各縣市區都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加強交流,促進感情。
3、海外社團健康發展。6月,香港臨海同鄉會換屆;7月阿聯酋商會換屆;9月,香港黃巖同鄉會換屆。墨西哥、老撾開展同鄉會籌備工作。
六、信息宣傳工作長足發展。
1、建立僑辦系統信息工作考核辦法。為加強和規范信息報送工作,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我市僑務工作動態,提高涉僑宣傳報道的質量和水平,年初我們出臺了《市僑辦系統信息工作考核辦法》,明確信息報道工作的重點,建立詳細的考核計分辦法。
2、信息稿件數量和質量都有提高。今年市縣兩級共提供信息超過60篇,被中國僑網、省僑網、省僑商會和《僑聲報》錄用超過40篇次。刊印第四期僑商。
3、首次開展僑務年鑒的編寫。在年鑒工作會議上,要求大家提供大事記、2010年度重點工作、僑資企業統計、捐贈、僑商會情況等資料。
4、加強僑商的宣傳。僑商會與《商報》合作宣傳僑商,以專訪的形式樹立對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促進作用的僑資企業和對服務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較大貢獻的海外僑胞和僑務工作者的典型形象。共對等5人進行采訪。路橋僑辦蔣麗在全省僑務系統比賽中獲三等獎。
七、積極參加機關活動。
積極參加“解放思想、創業創新”大討論活動。積極參加辦里面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全國黨建知識競賽、“移動杯”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唱紅歌卡拉Ok大賽等,認真參與機關乒乓球比賽等工會活動。
- 上一篇:英美文學教學問題與措施
- 下一篇:外國文學教學方式面對現代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