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增產及產業工程視察匯報

時間:2022-05-17 08:40:00

導語:糧食增產及產業工程視察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增產及產業工程視察匯報

2012年8月12日至14日,市政協主席唐方信率領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對我市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視察。視察組實地察看了特區鎮、鎮、鄉和縣鄉的玉米示范基地和特區落別鄉水稻示范基地,先后聽取了市農業局、特區政府、縣政府和以上鄉鎮的匯報。視察組經過認真的討論,對兩項工程統一了以下看法和意見:

一、實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市連續六年糧食增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具有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也是我市提出的“大種植”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市實施的糧食工程有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和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其中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從2004年開始實施,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從2005年開始實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兩項工程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我市糧食增產貢獻率大。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采用雜交良種和先進的栽培、防治技術后,項目區平均畝產水稻可達670公斤以上,玉米可達600公斤以上,少數農業條件好的地區(如)每畝極值單產可達900公斤,項目區平均畝產比傳統種植的平均畝產增產200公斤以上,增幅比例達30%,單位產量較高,對我市糧食增產貢獻率大。根據統計,由于在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0%的土地上實施了兩項工程,使全市糧食單產平均數由2003年的239公斤提高到了2011年的328公斤,糧食工程貢獻率達60%以上。二是經濟效益較高,實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扣除成本后每畝土地可實現純收入300余元,單位土地面積上可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三是示范作用明顯。全市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示范基地規模大、規范化程度高,對推廣糧食種植新技術、改變傳統落后耕作方式和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今年我市糧食增產工程項目計劃數為60萬畝,占現有糧食種植面積370萬畝的16.2%。其中涉及水稻15萬畝,玉米45萬畝。現已完成67.71萬畝,有效面積60.94萬畝,占計劃數的101.57%,興辦示范樣板111個,總示范面積8755.4畝,涉及全市33個鄉鎮,296個行政村,19.43萬戶農戶,71.78萬人。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計劃數為10萬畝,占現有糧食種植面積370萬畝的2.7%。其中涉及優質水稻2萬畝,優質玉米8萬畝。實際完成10.12萬畝,占計劃的101.12%,涉及17個鄉鎮,77個行政村,4.44萬戶農戶,16.83萬人。當前項目實施情況總體良好,種植任務超額完成,預計糧食產量超過2%的增產任務。

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農業部門做出了積極努力

市縣兩級政府和項目鄉鎮政府高度重視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和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實施,多年來在組織領導上、政策扶持上、資金配套上、人員保障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業部門不斷加強指導和技術保障,認真制定了實施方案,對技術培訓、技術指導、資金管理、督促檢查、測產驗收等環節都進行了精心安排。今年在全市開展技術培訓320期,培訓農民4.3萬人次,抽調493名農業技術人員長期下鄉駐村蹲點開展技術指導,不斷加強“合同管理、標牌管理、檔案管理”等科學管理方式,有力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實施,為全市糧食工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抓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關鍵在于著力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

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實施主體應當是農戶,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責任是導向上引導,政策上扶持,技術上指導,資金上補貼,不斷刺激和提高農戶采用科學現代的種植方式,逐步發展現代農業,實施好糧食工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使兩項工程取得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良好預期效果。但是由于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較高,種植程序復雜,相比傳統種植費時費力,比打工或從事其他行業的經濟效益較低、見效較慢,加上化肥等生產物資價格較高,導致種植成本偏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由于農民沒有保障糧食安全和發展現代農業的責任意識和主動意識,兩項工程的實施主要是政府的行政推動,靠現有的經濟補貼對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刺激不夠,例如全市現有的各級糧食工程項目資金(含國家糧種補貼和省市配套資金)共計1069.7萬元,平均到全市糧食種植面積上,農戶得到的補貼每畝僅有15.09元,農戶的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而且沒有相應的配套工作經費,工程整體實施和推進難度較大。因此,抓好抓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關鍵在于著力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補貼標準,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2012年,各級財政用于全市糧食生產工程的補貼合計15.09元,但是各種農資及勞動力成本逐年大幅增加,糧食價格卻較為平穩,增產不增收或增收幅度不大的問題較為突出,農戶種植積極性不夠高漲,建議各相關職能部門大力配合,整合涉農資金,加大糧食生產投入,特別是大幅度提高農戶種植的補貼標準,讓農戶種植有效益,種地有盼頭,切實提高他們的種植積極性。

二是抓好示范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應建設好糧食工程示范基地,確保示范項目成功,充分顯現示范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示范基地的作用,在全市逐步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和種植方式,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打基礎。

三是建立農技人員工作激勵機制。配套相應的項目工作經費,并采用靈活方式,從政策上、生活上、待遇上關心農業技術人員,充分調動農技人員長期下鄉駐村蹲點開展技術指導工作的積極性,為實施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