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企業納稅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30 09:17:34

導語:社會和企業納稅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和企業納稅工作匯報

提倡誠信納稅,是實現稅收法治的堅實基礎。所謂誠信納稅,顧名思義,就是所有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誠信地履行對國家應盡的繳納稅款的義務。

依法誠信納稅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誠信”即誠實守信,誠信的基本含義簡單可歸結為6個字:誠實、無欺、守諾。何為“依法誠信納稅”?依我見是指各類納稅人要嚴格執行稅收的法律、法規,嚴格遵守財務會計制度,依法自覺地向稅務部門如實申報納稅,決不偷稅、逃稅和騙稅。依法誠信納稅,關系經濟社會能否健康發展。提倡誠信納稅,有利于全民納稅素質的提升。

提倡公民要誠信納稅,就是要求公司把納稅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的行為。同時,企業的發展需要依靠各方面的條件,但最根本的是要依靠自身的信用,所謂商無信而不興。是否按照約定償還借款、支付貨款、交付貨物,表明一個企業對其他商家和客戶的商業信用度;是否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納稅義務,是表明一個企業對國家的納稅信用度。重新修訂頒布的《稅收征管法》規定了稅收優先權原則。如果一個企業不誠信地履行納稅義務,其對外提供的抵押、質押等擔保的信用程度會大大降低,包括它的合并,分立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由于企業不誠信地履行納稅義務,還要付出額外的稅收成本,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同時,企業依法納稅,享受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和市場,使企業因此不斷壯大發展,鴻路集團從小到大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從企業自身生存和發展來考慮,也應當提高自身的納稅意識。

依法誠信納稅與企業實現長遠發展息息相關。常言道:“商無信而不興”,“信”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失去了信用就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之林中立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商業信譽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開拓市場,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誠信納稅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宏偉奮斗目標。稅收是保證國家機器運轉的經濟基礎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稅收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實現進程。開展以“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稅收宣傳,體現了稅收工作與時俱進的客觀要求,依法誠信納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經濟是稅收的根本,稅收反作用于經濟。依法誠信納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互為統一,相互促進。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然要求稅務部門依法治稅,要求全體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以促進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保持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財力保障。

依法誠信納稅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約束稅務機關以及納稅人的涉稅行為,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在稅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在經濟生活中的生動體現。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通過“仁”來談“誠”,把誠信這一道德觀念作為人們的行為準則。自古以來講“誠”重“信”在華夏子孫的社會生活中,就一直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道德觀要求公民必須誠信納稅,公民是否誠信納稅是衡量其道德品質的標尺。稅收是維系國家和企業的重要紐帶,國家財政主要靠企業的稅收,國家通過財政支出用于滿足國家職能的經濟要求,更好地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為此,我們深入開展依法誠信納稅的宣傳,有利于稅務部門堅持依法治稅,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優質服務的關系,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增強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有利于增強廣大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的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依法誠信納稅光榮”的社會氛圍。

稅收是國家的血脈,依法納稅就是愛國,這和努力工作一樣,也是對國家的一種實實在在的貢獻。企業自覺地依照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在依法經營、守法致富的同時,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納稅義務,把依法納稅和守法經營緊密聯系起來,真正確立納稅就是愛國的道德觀和納稅觀,誠實守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行為規范,是信用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可以想像,一個不誠信納稅、不講信用的企業和一個不誠信的人一樣,最后都是沒有合作伙伴的,其成長與壯大無疑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依法誠信納稅,強化稅務機關自身建設

提倡誠信納稅,也有利于改進稅收工作,促進稅收執法水平的提高。實踐證明,提倡和實現誠信納稅,僅靠納稅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為實現誠信納稅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作為征稅主體的稅務機關,要規范納稅服務,做到文明執法;要誠信地履行對納稅人的承諾,為納稅人誠信履行納稅義務創造條件,不斷提高稅收服務水平。同時要做到公平執法,使誠信納稅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使偷、逃、騙稅者受到法律應有的制裁。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國家依法征稅。

另一方面,促進依法誠信納稅,也要求稅務機關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和法治型稅務。針對大企業稅收占總體稅源比重大,社會影響大的特點,加強宣傳力度,做到管理與服務同行,以提高企業整體納稅意識來取得社會效應,從而推動全社會納稅意識的前進。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高稅務執法水平,為企業打造文明、法治、效率、公平的稅收環境,為企業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為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依法誠信納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息息相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和內容。經濟建設是實現稅收的物質基礎,稅收又反作用于經濟發展。做到依法誠信納稅可以促進稅收的持續增長,也即增加了財政收入。有了強大的財力作后盾,國家才能更好地發展公益事業,更好地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加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