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村務工程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12 11:12:33
導語:辦事處村務工程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辦事處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
加強村級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監管既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貫徹落實《實施綱要》,建立健全懲防腐敗體系的新舉措。我辦事處嚴格按照縣紀委的統一部署,根據《縣開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清理及規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截止2010年8月底,我辦事處已查清11個村、1個社區,精心部署,全面清查,加強督促,嚴加監管,確保村級集體資金規范合法使用,努力實現村級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辦事處黨委高度重視“三資”清理工作,專門召開黨委會議,傳達縣有關文件精神和具體要求,研究我辦事處貫徹意見。同時,成立辦事處村(社區)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清理領導小組,由方振勇親自擔任組長,辦事處班子成員擔任副組長,并從紀委、土地所、農業綜合服務站及財政所中抽調人員組成,為“三資”清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2、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召開全辦事處規范村(社區)“三資”清理工作會議18次,傳達貫徹全縣規范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清理有關會議精神,部署我辦事處工作意見,并對有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結合計生入戶等活動,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共懸掛橫幅35條,發放明白紙6000份,“三資”清理問卷材料1500份,讓村(社區)兩委、黨員和村民代表了解“三資”清理的概念和范圍,正確認識“三資”清理工作的積極意義,把思想統一到決策部署上來,為下一步開展委托工作營造良好氛圍,提高群眾知曉率。
3、細化方案,全面清查核實。辦事處制定了村級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清理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工作機制、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一是抓好試點。按照“分步實施、試點先行”的原則,確定十里村、二里吳社區為“三資”清理示范村。在試點過程中,辦事處抽調業務人員組成工作組,協助、指導做好清查工作,并下撥專項工作經費,較好地完成預期工作目標。在此基礎上,在二里吳社區召開試點工作經驗現場推進會,對“三資”清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宣傳、再部署、再培訓,為全面推行提供積極的支持。二是全面鋪開。辦事處成立“三資”清理工作駐村指導小組,對各村(居)的清理工作進行逐一逐項的指導,指導各村嚴格按照清理要求,做好臺帳的登記、查漏補缺、公開公示、走訪核實等工作,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確保登記質量。
4、健全制度,形成監管機制。為確保村級資產、資源的保值增值,在開展清查核實的同時,我們還根據工作實際情況,以規范政務、村務公開為抓手,切實加強對民生問題的督查,對低保、糧食補貼、救災救濟款的發放及村務經費的使用等事項進行嚴格核查,全面公示,進一步規范了辦事處村財務的運作程序。
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工作
2010年9月初以來,在開展對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基礎上,辦事處全面推行“三資”委托服務,初步實現了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規范化管理。
1、加強了辦公場所硬件建設?!叭Y”委托中心辦公場所設在便民服務中心,中心配備了二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臺復印機等硬件設備,組織領導、制度、工作流程圖等硬件圖版上墻,“陽光村務查詢系統”觸摸屏放在服務中心明顯位置,張貼觸摸屏使用說明,陽光村務信息由委托服務中心操作員登陸入網,以便群眾查詢。為確保觸摸屏的正常使用,制定了陽光村務信息管理制度、保養制度和網管員崗位職責。同時按照中心工作要求,配備了業務能力強的主管會計、出納會計,每天在中心正常上班、各司其職。
2、對資產變動和資源經營變化情況等進行清查和登記。組織12個村(社區)對照原資產、資源清理登記臺賬,對資產變動和資源經營變化情況進行了清查,作為調整資金管理相應科目余額和資產資源變動的依據,變動的數據錄入微機,進一步完善了臺賬。
3、實行資金定期集中報賬和資產變動、資源經營變化情況、財務收支定期上報、審核制度。辦事處“三資”委托中心根據村級資金余額情況,實行定期集中報賬,對期內沒有發生資產變動和資源經營變化的,實行零報告。對資金管理數據變化的,會計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并與每月6日前將村級財務收支明細表及“三資”變動明細表交給村(社區)進行公示,并于每月10號之前將公示結果反饋到辦事處委托服務中心。
三、村級事務流程化管理工作。為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建設整體水平,推進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進程,根據縣村級組織“四議兩公開”制度,村級重大事務采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
1、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組織實施。對村級重大事項在村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決策實施。(“四議”即: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議事會或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兩公開”即: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實施,推動我辦事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群眾管理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提高了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文化水平和議事能力;進一步推動村級組織工作規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
2、建立健全各項配套制度。
(一)健全民主監督制度。強化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能,村務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本村重大事項是否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進行決策實施,監督評議公開內容的全面性、及時性和真實性。并及時向群眾公開。
(二)健全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四議兩公開”形成的決議不得隨意更改,如因特殊情況發生變化確需變更的,要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按有關程序討論決定。凡不按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決策的,均為無效,村民有權拒絕,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承擔,構成違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三)健全臺賬管理制度。各村對“四議兩公開”每個環節的內容、時間、參加人員、決策結果、執行情況和執行中問題的處理情況等都詳細記錄在“四議兩公開”臺賬上,使“四議兩公開”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四、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工作。2010年11月份,我辦事處選舉出了12個村(社區)的監委會主任和委員。
1、對監委會成員的業務培訓工作。辦事處采取業務培訓和以會代訓等不同形式,對全辦事處36名監委會成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重點培訓了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如何開展工作等方面的業務知識。
2、制定監委會各項工作制度。為了發揮和支持村監委會工作,制定了學習培訓、檢查考核等各項工作制度,使他們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3、規范村務監委會工作記錄。村務監委會參與和列席村兩委會議對村重要事項的研究,并做好會議記錄,保管好有關資料。
4、加強對監督委的督查指導工作。把村務監督委工作作為村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實行半年和年終考核,辦事處紀委對村監督委工作每季度督查一次,有利于調動和發揮好指導員的業務指導作用,提高村務監督委工作能力水平和業務水平。
- 上一篇:辦事處換屆選舉指導方案
- 下一篇:辦事處腐敗體系預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