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洪災抗災工作報告

時間:2022-10-24 11:06:33

導語:特大洪災抗災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大洪災抗災工作報告

今年5月以來,鎮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受高空槽、低渦切變、暖濕氣流和弱冷空氣的共同作用,特別是5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5時鎮遭遇了新一輪集中強降雨過程,造成特大洪澇災害。災害發生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委書記及時研究部署抗洪救災工作,要求全體“三送”干部下到村組開展防汛抗災工作,并在5月16日早上5:20趕赴鎮受災嚴重的相關村指導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并迅速啟動抗洪應急預案,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奮力抗洪救災。經過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全力抗擊洪澇災害,抗洪救災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現將鎮抗洪救災情況匯報如下:

一、雨水情況

“5?15”特大洪災,無論是從降雨的強度和襲擊范圍看,還是從造成損失的程度看,都是歷史罕見。

15日晚至16日凌晨,鎮持續出現強降雨過程,全鎮平均降雨4小時達221.5毫米,整個降雨過程具有強度大、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全鎮34個村均出現特大暴雨,由于長時間的強降雨,造成河流渠道洪水陡漲,山塘水庫蓄水劇增,部分水庫大壩超警戒水位。

二、災情情況

由于這次降雨過程時間相對集中,強度大,范圍廣,給我鎮造成了較嚴重的災害損失。據統計,截至5月18日17時,我鎮34個村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受災人口達20955人,轉移人口4832人,安置人口427人,倒塌房屋53間,房屋受損43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22萬畝,死亡大牲畜186頭,水產養殖受災面積4345畝,損壞水閘28座,沖毀塘壩82座,損壞灌溉實施12處,路面、橋梁、涵洞、防護工程等均受較大破壞。直接經濟總損失達3348.82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428萬元,水利設施直接損失702.69萬元,公路水毀直接損失987.13萬元,工礦企業損失230萬元。

三、抗洪救災情況

全鎮“三送”干部高度關注這次強降雨過程,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全力以赴抓好防災抗災救災工作。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根據強降雨天氣預報,鎮黨委、政府密切關注這次強降雨過程,在上級防總的統一部署,積極主動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防總來電相關文件精神。切實抓好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切實抓好水庫塘壩防汛保安,切實抓好值班分析和調度,切實抓好抗災救災工作。5月15日上午10:50,根據鎮主要領導指示,通過飛信短信平臺將即將出現暴雨天氣的消息發至全鎮,并要求全體“三送”干部結合“三送”工作加強對各類山塘水庫、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學校、工礦企業、尾礦庫、在建工程等重要區域的監測和巡查,協助群眾做好防汛抗洪相關工作,防范強降水帶來的危害。16日凌晨3點多鎮分管防汛抗洪工作分管領導副鎮長分別接到市、縣防辦電話,要求做好即時防汛工作,隨即李鎮長將這一情況向鎮黨政主要領導匯報,并緊急啟動防汛應急預案,通過電話要求各村立即前往學校、廠礦、企業、山塘水庫進行巡查,通過飛信要求全體鎮干部和“三送”干部在5:00前必須到崗到位,闖村組敲銅鑼催醒農戶,并用廣播告訴農戶洪災情況,幫助農戶盡快轉移到安全地帶,要求包村領導、干部在巡查中實行足部流、戶不留人的原則,實行責任制,由包片領導負責所包村組,各村2小時上報一次本村汛情給包片領導。16日早上,縣長邱建軍親自到鎮布置防汛工作,要求所有領導、干部和縣派“三送”干部要立即下到各自所包村組,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科學有序地開展防汛抗洪工作,重點加強對危舊土坯房、山塘水庫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排查,防范和應對各類災害事故的發生,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組織群眾開展自救和災后生產恢復準備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與此同時,鎮鎮長賴根生坐鎮鎮防汛辦,收集來自各村上報的汛情,科學調度防汛工作,并要求暴雨中心區、山洪易發區、地質災害區要迅速轉移群眾,采取動員轉移、組織轉移、強制轉移等果斷措施,確保人民生命安全。鐵路、電站等重點工程要切實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確保不受淹。

2、深入基層,查險處險。鑒于嚴峻的防汛形勢,為打好防汛抗災的硬仗、惡仗,鎮依托“三送”平臺要求全體“三送”干部下到田間地頭、水庫塘壩,親自帶領群眾查險處險,嚴防死守。16日早上,鎮黨委書記組織鎮干部和“三送”干部前往受災嚴重的坳上村現場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并冒著被水淹的生命危險親自前往被困在危舊土坯房里的群眾家里救助轉移群眾。

3、加強值班,科學調度。在防御這次暴雨洪水過程中,各村堅持“以防為主,防救兼顧”的原則,搞好值班巡查,進行科學調度。一是加強了防汛值班。鎮防汛辦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密切關注雨水災情。二是主動靠前救災。接到鎮政府信息后“三送”干部和各村干部及時下到村組了解受災情況,幫助群眾抗洪救災。三是科學調度防汛工作。在災害發生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科學調度安排各村做好抗洪工作,最大程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

4、組織轉移,確保安全。災情發生后,鎮黨委高度重視,鎮黨委書記靠前指揮,親自調度,及時要求鎮干部和縣派“三送”干部做好抗災救災工作,搶救被困群眾。由于組織、搶救措施得力,被圍困群眾現已大部分撤離,未發生人員傷亡情況;同時及時轉移了坳上村、新建村等部分地勢低洼處的群眾約4832余人,確保了人員“零”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