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工作報告
時間:2022-08-31 09:14:10
導語: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我縣緊緊圍繞促進煙、蓮、稻、果主導產業機械化生產,提高農機化水平,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將2015年全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機購置補貼實施總體情況
全年共完成中央補貼資金231.48萬元。補貼各類機具2378臺,補貼機具動力11169.87千瓦,其中脫粒機1067臺、輪拖2臺、手拖64臺、微耕機1031臺、旋耕機139臺、聯合收割機50臺。果園微灌63畝,大棚結構3472平米。輪拖、聯合收割機增幅創歷史新高。
二、農機購置補貼實施主要做法
一是及時下發方案,組織實施到位。
省方案下發和系統開通后,我縣無空檔對接,第一時間(即4月份)啟動了我縣的補貼辦理工作,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根據省市方案,我縣及時制定并下發了2015年補貼實施方案。沒有延誤補貼辦理,沒有延誤農時。
二是落實經費,強化保障到位。
2015年縣財政共安排我局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經費10萬元,用于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組織實施、信息公開、建立信息檔案、核查機具和登記等工作,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順利實施。
三是規范操作,落實補貼流程到位。
1、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方便農民辦事。專門配備照相機、復印機,免費為群眾提供照相、證件復印等業務。從2015年12月開始試行了免費牌證管理。
2、堅持局分管領導帶班辦理業務,逐次建立工作臺帳,詳細記載受理補貼的時間、內容、承辦人及辦理結果。并進入補貼檔案,便于查考。
3、落實補貼系統實名操作,嚴格執行規定的補貼額度,所有補貼機具都經過補貼系統審核,不隨意縮小或擴大補貼機具種類范圍。
4、把握關鍵,嚴把驗機關。實行帶機申請補貼,做到見人見機見發票,落實了逐臺查驗,杜絕套取或騙取補貼的違法違規行為。延伸工作觸角,購機補貼信息在各鄉鎮公示欄進行公示。并做好重點機具跟蹤核驗。
5、做實信息公開和政策宣傳。把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情況列入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范圍,在贛南農機化信息網設立的縣農機購置補貼專欄和縣政府網部門信息公開欄,主動向社會公開了《2015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方案》《2015年農機購置補貼申請流程圖》《2015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每批次農機購置補貼對象結算信息明細表。
6、按時分批次結算和撥付補貼資金。財政部門密切配合,2015年分7批次結算和撥付了補貼資金。
7、及時處理農民投訴。及時處理農機購置補貼舉報投訴。對舉報投訴受理、登記、調查、處理、了結等情況全過程記錄在案。
8、規范檔案管理。實行一機一檔,機具核實表、指標確認書、身份證明、惠農一卡通、人機合影等資料完整,無缺失。分鄉鎮建立臺帳,分批裝訂成冊,專柜保管。
四是強化監管,措施到位。
1、完善農機補貼績效管理工作等制度。結合我縣自身實際,建立健全并印發了績效考核管理、經銷商管理、責任追究等方面制度,如: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績效管理制度》,《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責任制》、《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制度》、《農機購置補貼信訪投訴管理制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責任追究制度》。
2、加強了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圍繞履職有標準、教育有載體、預警有措施、監督有責任、問責有依據。規范權利運作,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實施和監管責任機制。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風險防控建設重點。簽訂了《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責任承諾書》,全過程落實國務院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三個嚴禁”和農業部“四個禁止”、“五項規定”、“八個不得”及《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意見》(農機發[2011]4號)等紀律要求,在補貼對象確定環節沒有發生過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索賄受賄、違規辦理等行為。
3、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動。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警示教育活動方案》。印發了《農機購置補貼警示教育宣傳資料》。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和黨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及農業部、財政部等部門關于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制度規定。局主要領導作警示教育報告。
4、規范經銷行為。開展了農機經銷行為專項整治活動,督促農機經銷商落實“三包”服務,強化農機質量監管,開展上門維修服務,飛越農機有限公司和興隆農機有限責任公司還設立了專門的農機維修中心,開展售后維修服務。
三、取得的突出成效
1、解放了勞力。機耕、糧食脫粒基本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煙葉、白蓮生產機械化取得突破性進展。2015年,全縣完成機耕作業面積14957公頃,機插作業面積2137公頃,機械植保面積1683公頃。機耕水平為84.25%、機播水平為12.88%、機插水平為79.29%,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61.4%。
2、促進了農機銷售、作業、維修服務組織網絡發展。我縣有農機經銷商4戶。小型農機廠1家。利用省財政“以獎代扶”項目資金,2015年新組建二級農機維修服務中心1個。2015年,開通了縣農機化信息宣傳網站。全縣各類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6個,農機專業合作社6個,全縣農機經營戶占鄉村農戶的58%,農機戶9325戶,鄉村農機從業人員9546人。農機大戶98戶,193人。
3、推動了土地流轉,帶動了農業產業現代化和規模化,催生了農業合作組織發展。如橫江、屏山、小松新型農業經營組織應運而生。縣靈濤種養合作社,2015年8月成立于縣橫江鎮丹陽村楊興小組,購置了輪拖、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機,采用機械化生產,經營流轉土地600多畝,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種植仙草、油菜產業。
四、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存在的問題
1、農機購置補貼宣傳工作在鄉鎮落實不到位。每個鄉鎮至少兩條以上長久性農機購置補貼宣傳標語,沒有全做到。農機購置補貼宣傳工作沒有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農機購置補貼面廣量大,入戶抽查難度大。
3、農機購置補貼機具價格控制難。補貼農機具購價的主動權不掌握在農民手中,受補貼機具目錄和廠家限制,存在廠家、商家有意抬價現象,使財政補貼“縮水”、農民受益減少。
- 上一篇:科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工作方案
- 下一篇:藥物分析與檢驗技術課程教育教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