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供銷社運營情況報告

時間:2022-07-30 09:29:14

導語:村級供銷社運營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供銷社運營情況報告

一、村級供銷社(興農公司)的組建情況

當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正在推進,為了承接村級集體經濟資產經營管理和發展的功能。區委、區政府要求區供銷社主動承接發揮作用,并作了頂層設計。

一是層級設計。在區級層面組建興農供銷服務集團公司。由區國資委、區農投、區供銷社共同出資發起設立。注冊資金5000萬元,其中區供銷社占40%的股份。在村級層面出資4440萬元,按照“1+N”的模式,成立興農供銷服務子公司(簡稱村供銷社),由集團公司相對控股。村級供銷社可以吸納村集體的“三變”資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貧困戶的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資金共同入股。二是管理設計。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以管資產運營為主。黨建工作由村級黨支部進行管理。三是機制設計。村級供銷社的重大決策報集團公司備案,由股東會決定,村級供銷社的日常運營要按照公司法執行并接受村支部和村委會的監督。四是經營設計。根據村級集體經濟經營和發展需要,圍繞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公共事業運營、資產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生產全程化服務、城鄉居民生活服務、農副產品種養加工等板塊進行布局經營。

二、村級供銷社運營情況

當前,我區正在強力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暨“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為承接村級集體經濟資產經營管理和發展的功能,做到村級供銷社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效聯結。村級供銷社吸納村集體的“三變”資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貧困戶的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資金共同入股。村級供銷社在興農供銷集團的指導下,一方面充分發掘本村的資源稟賦,建立特色產業;另一方面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吸納貧困群戶就業。根據村級集體經濟經營和發展需要,圍繞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公共事業運營、資產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生產全程化服務、城鄉居民生活服務、農副產品種養加工等板塊進行布局經營,74村級興農服務公司按照“供銷社+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政權建設+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的“1+4”模式開始運轉。村民作為村級供銷社社員享受種養殖培訓、平價農資、糧食代儲代銷、土地托管、生活所需等服務;村民作為供銷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還享受分紅,截止2018年12月底,村級供銷社為村集體提供收益合計510萬元,村均收益6.9萬元,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目前,74家(村級供銷社中從事特色種植的22家,特色養殖的13家,貿易加工的46家,鄉村旅游的3家)村級供銷社扶貧基地吸納貧困戶1072戶,戶均增收955元;今年3月份53家非貧困村興農公司也已經注冊成立,進一步增強了村級供銷社的服務能力。

三、村級供銷社運營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全區74個貧困村村級供銷社用于組建的4440萬元(每村60萬元)資金偏少,在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存在流動性資金不足,難以開展一些風險低盈利前景好的項目,不利于公司的持續性經營。同時,全區的村級供銷社(服務公司)法人代表和公司員工都由村兩委班子成員兼任,缺少相關經營人才,公司的經營要兼顧全村的行政、人口、經濟等多項業務,對于公司業務工作難以做到及時、有序的開展。

四、關于村級供銷社發展的下一步計劃

1、區供銷社認真對各興農服務公司進行統計匯總并進行分類,根據各興農服務公司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公司先行開展實際運作,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制定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工廠經營模式和方向。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傳統經營和特色經營相結合、涉農主體和一家一戶的結合。在興農服務公司的引領下,把各類涉農主體以及村級綜合服務社聯合起來成立聯合社或聯合體,更好地發揮為農服務的功能,更大地發揮脫貧致富的帶動作用。下一步在全區其他興農服務公司進行推廣,不斷促進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面提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效。

2、為促進全區村級供銷社(興農服務公司)的正常經營,區供銷社將進一步爭取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供銷社對于全區村級供銷社的資金、項目支持。同時,區供銷社將立足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與“三農”服務的結合,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農民生產生活,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進一步密切村級供銷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