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中副校長年度述職報告

時間:2022-09-24 09:14:00

導語:職中副校長年度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中副校長年度述職報告

本年度,我作為黨支部委員、副校長,繼續分管全校的政教、教務和治安工作,在學校黨政和“一把手”的領導下,圓滿地完成了學校交給我的各項任務。

一、加強學行風建設,注重品德修養。

我能以身作則,十分重視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熱愛黨,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十六大決議。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同志視察西柏坡村的講話,切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積極組織教職工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職教法》等法律法規和師德條例。深入開展行風整頓活動,把學習教育、深入剖析、整改建制和考核鞏固四個階段的工作做得扎實有聲有色。

二、狠抓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平安。

1、增強師生法制意識。通過邀請派出所干警到校上法制課,開專題報告會等形式,組織師生學習了《未成年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在今年的全國“禁毒日”的活動中,我為師生們作了《拒絕,關愛未來,奏出新時代的最強音》的報告,從認識,遠離和依法禁毒等方面作了系列的闡述,使與會者充分認識到了的嚴重危害性,提高了防毒拒毒的能力。

2、安全教育重在落實。制訂了一系列安全管理的辦法,履行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加大了安全宣傳教育的力度,營造了安全學習生活的氛圍。牢牢抓住重點,關注女生及其宿舍的安全問題。我主持召開了“學校女生安全教育大會”,對全校女生進行了自尊和防范不良侵害的教育。加強了通宿生管理,對他們的家庭住址和聯系方式做到了心中有數。同時爭取了社會各界,特別是派出所和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宣傳《食品衛生法》,教育學生少吃零食,最好是不吃零食,嚴防食品中毒。以《學校意外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調解學生的安全隱患和事故。

3、三級聯防,責任到位。一是派張安平、饒登勇參加由派出所牽頭的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巡邏隊,負責放學后校外的巡邏工作。二是由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組成的學校巡邏隊,對三餐飯后和夜間休息的學生違紀進行教育和查處。三是強化了門衛和生活指導教師的職責,確保學校及學生宿舍不受外來騷擾。從而杜絕了學校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結合學校實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調整了管理辦法。因應學校規模的擴大,實行了年級組長負責制,從而提高了效率,使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進一步完善了包括教職工聘任、評職評優在內的管理制度,對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實行了獎勵,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2、加強了師生常規管理,成績喜人。我和各處室、年級組一道,不定時地抽查教師“教學六認真”情況,嚴把請假關,使學校工作一切按課表和作息時間表順利進行。充分利用校會、班會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管理制度,加強了對學生安全、紀律、學習和養成習慣的教育,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招生規模不斷擴大,0三初升竹高41人,0三高電子班(我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就業后剩下的15名學生參加高考,12人上線,其中饒唯同學榮獲大竹縣職高高考狀元。初中新生入學人數達到740人,職高招生206人,超額完成了縣教育局下達的招生計劃。

3、身體力行,帶動教師進行教科研和繼續教育工作。我全年下班聽課42節,參加各年級組教研會12次,還到縣課改辦接受新課程改革的系統培訓。我校共有三個縣級課題,有的即將上報結題,有的已到了階段總結時間。我校包繼福、張桂書、魏盛康、劉平國等人有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重要刊物上發表。我??蒲泄ぷ鞯拈_展在全縣屬領先行列。重視繼續教育工作,我親自擔任繼續教育登記員,使許多教師順利地通過了教學技能、組織教育、三筆字和簡毛畫的升級培訓。

四、活動形式多樣,黨團工作朝氣蓬勃。

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我具體抓了學校的黨務工作、信訪、群團和文體衛工作。堅持“”制度,結合形勢開展黨的民主生活會,激發全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團委、少先隊、學生會選用“元旦”、“五四”、“六一”、“七一”、“十一”和環境節日,舉行演講比賽板報比賽、知識競賽、拔河比賽、藍球比賽和文藝晚節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活躍了師生的課余生活。特別是在“非典”時期,堅持“0”報告制度,組織了每場衛生知識講座,使學生懂得了生命的價值,激發了學生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接待來人來訪為師生解決實際困難,化解了許多矛盾。合理規劃、綠化、美化校園,保持校園清潔,使學校順利通過了市級“綠化學校”的檢查驗收。

五、存在的不足

我雖然兢兢業業地做好本質工作,但我在許多方面離上級的要求、師生員工的期待還存在著一段差距。一是工作不夠大膽、主動,有好人主義思想,害怕得罪人。二是社交能力欠缺。三是性情急躁,遇事總想急于求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改正缺點,腳踏實地,為學校師生員工服好務,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