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大代表的述職報告

時間:2022-11-17 09:13:00

導語:金融人大代表的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人大代表的述職報告

20*年,我被選舉為****縣人大代表以后,我深知人大代表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可是,對于代表怎樣當,怎樣履行代表職責,怎樣行使代表權力,我并不十分明確。通過學習《憲法》、《代表法》和《地方組織法》,參加縣代表大會、座談會、評議會,虛心向老代表學習、請教,逐步明確了人大代表的權力、義務和作用。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我深感自身所肩負責任的重大。在工作中我始終以一名人大代表的標準要求自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我縣經濟發展大局,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業務發展為主線,不斷強化經營管理,改進金融服務,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和諧社會創建,各項業務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實現了新的跨越。突出表現在:

銳意進取,發展速度及質量顯著提升。一是綜合實力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20*年,在全省132家聯社(合作銀行)中****聯社發展能力排名第15位,其中經營利潤增幅居第16位、貸款增幅居第27位、不良貸款余額及占比降幅分別居第13位和第11位。綜合實力排名第61位,其中人均存款增長額達132.22萬元,全省排名居第11位;存款增幅達27.19,居全省第7位,穩居全省農信系統發展第一方陣。二是各項指標完成創歷史新高。20*年末,……………….

捷報頻傳,社會贊譽和影響力明顯增強。20*年,****聯社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省聯社授予“文明服務單位”榮譽稱號,步入全省前30強;聯社黨委被省聯社黨委表彰為“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公安廳授予“省級先進經濟護衛隊”;被市政府、市總工會授予“職工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富濱興農獎”、“二星級勞動關系和諧單位”和“市級先進工會委員會”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兩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連續多年受到縣委、縣府“支持地方經濟先進單位”、“先進宣傳單位”等榮譽表彰。

一、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我深知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的重要性,只要不斷的加強學習,努力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縣委、縣政府指示精神,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為我縣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先后系統學習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擔保法》、《監管法》等法律法規,撰寫的《盤活不良信貸資產的問題探析》、《淺談盤活不良信貸資產的問題》、《淺談農村信用社風險及防范化解對策》、《充分發揮農信社在支持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實行資產剝離是農村信用社盤活不良貸款的有效途徑》等9篇文章被《金融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經濟文選粹》、《理論學習》、《中華參考》等國家和省部級以上報刊、雜志采用。

二、抓組織建設,促進業務穩健發展。****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委成立以后,加強了黨組織建設,建立了14個黨支部,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積極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和“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大力開展“學黨章、正黨風、知榮恥、樹模范”活動,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團結向上、干事創業的良好風氣。全體共產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意識、黨性修養進一步增強,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過程中呈現出講奉獻、比貢獻、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帶動****縣農村信用社駛入向現代化金融企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各項業務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方針政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突出重點,支持新形勢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全縣農村信用社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信貸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服務目標和方向,合理安排資金使用順序,促進了全縣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一是優先對農業生產大戶和有市場潛力的種植、養殖戶給予重點資金扶持,支持種養業大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二是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農業龍頭的發展壯大,形成龍頭帶動基地,基地聯系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大力支持特色產業和產品的基地建設。著力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拉長農業產業化鏈條。四是大力支持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支持興建集收購、銷售、流通于一體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拓寬商品流通渠道,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市場競爭力,增加對化肥、農藥、農機和種子經營等服務體系的信貸支持。五是隨著農村“城市化”的快步推進,全縣信用社加大了對民營業主,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了貸款市場營銷體系,通過對個體工商戶公開授權授信,培養了一批鎮域經濟的“龍頭”。為適應城區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在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利率浮動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服務,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靈活的信貸產品和利率政策。在全縣信用社的扶持下,優秀中小企業異軍突起,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在其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解決了社會部分閑散人員的就業問題,減輕了社會壓力。

(二)創新信貸品種,切實提高支農惠農服務水平

一是創新金融產品,滿足農民的多元需求。進一步實施了“青春建功新農村——百千萬農村青年創業計劃”為農村創業青年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年,全縣農信社針對農村婦女特點創新實施了“信貸助推百萬農村婦女創業行動”,對從事標準化大棚種植、畜牧標準化養殖、水產養殖、旅游農業服務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加工銷售等六項的農村婦女作為貸款扶持對象,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提供5萬元以下的“婦女創業項目流動資金貸款”,并給予貸款利率10-20的優惠,該活動在全縣的廣泛實施,增強了農村婦女自主創業的動力。近年,縣聯社根據市場需求,集中宣傳和推廣了諸多新型產品,包括個人、公司、消費、助學等類貸款,在全縣范圍內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次客戶群的信貸資金需求,為社會各界提供了優質、快捷、高效的信貸服務,強有力地支持了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