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

時間:2022-03-12 09:51:00

導語: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涉及到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項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民主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的綜合工程。總體來看,雖然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但我國已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今后五年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決“三農”問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問題,也是文化進步的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從以往農村改革的實踐經驗看,要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要求和目標,必須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從而加速改變農村落后面貌,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整個中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中國的現代化。在新的歷史階段,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既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強政策調控,加大政府投入,調整資源配置,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積極參與,為農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要加大現有文化體制的改革,逐步理順和創新體制,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農村文化的需求和發展,同時使現有的農村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活力得到巨大的釋放。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必須針對農村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現實問題,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在不斷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的前提之下,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的傾斜,進一步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托,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發展縣、鄉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形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中,要大力推進廣播電視進村、電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各項文化惠農工作,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努力發展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農村衛生、醫療保健等各項社會事業,努力通過農業科技發展提高農村勞動生產效率和水平,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充分展現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農村文化建設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熱心關注和廣泛參與。與此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更要切實負起責任,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干部晉升考核指標,從而確保農村文化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之下,農村文化建設呈現了較好的發展局面,為“三農”問題的解決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不相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這種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變。我們相信,只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農村文化建設就一定能夠開創新局面,極大地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