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科學發展觀 加強紀檢理論研究

時間:2022-07-16 04:18:00

導語:樹立科學發展觀 加強紀檢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好的黨風、政風和民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閉幕不久,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第三紀檢監察室牽頭,召開了有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干部參加的反腐倡廉理論研討會。我看了研討會的材料,感到內容豐富、觀點鮮明,既總結了經驗、探索了規律,又分析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對策建議。這次研討會很有現實意義,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注重理論建設與創新歷來是我們黨的好傳統,也是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執政水平的重要內容。對全黨如此,對每個機關、每個部門、每個干部來說也是這樣。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有這樣的體會,即起點差不多的人,幾年下來能力水平出現較大差距;同樣一項任務,面臨的客觀條件也差不多,不同的人去干效果大不一樣,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是不是苦干加巧干。苦干就是勤奮,不怕苦不怕累,巧干就是注重理論思維,善于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富于創造。所以,我平時看到機關的同志在工作中能夠深入研討問題,并勤于動筆,述之以文,總是感到高興并熱情鼓勵。我們就是要弘揚這樣一種講政治、干實事、求創新的好風氣。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反對腐敗作為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務,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公平正義和和諧穩定的良好社會氛圍,作為實現國家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始終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形成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戰略方針,并提出了一整套清晰的、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思路和舉措。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對反腐倡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六中全會精神上來,深刻認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保障,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中央關于反腐倡廉的決策和部署落到實處,不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工作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其在黨和人民的事業中處于重要地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反腐倡廉中承擔著重大責任。總的看,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是好的,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我國取得日新月異的巨大成就,凝聚著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黨員干部的智慧和心血。同時也要看到,反腐敗是一場長期、復雜、艱巨的斗爭,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同樣面臨著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的危險,一旦經不起考驗,出了問題,將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很大的損失和很壞的影響。因此,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反腐倡廉工作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抓得緊而又緊,決不能有絲毫放松。

我國現階段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加強調查研究和理論創新。從一定意義上講,反腐倡廉工作能否上臺階、上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能否上臺階、上水平。因此,我們要把理論學習和研究,擺上重要位置,貫穿于工作始終。

吳官正同志多次強調,要抓住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加強反腐倡廉戰略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問題的研究。這就為我們的理論研究指明了方向。一是要立足全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作出科學的、令人信服的理論解釋,并由此提煉和形成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新思路、新觀點,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回答和解決實際工作中突出問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當前,要重點研究反腐倡廉如何更好地貫徹科學發展觀、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在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中發揮好作用,如何落實好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二是要開拓視野。充分借鑒不同領域和學科關于反腐敗研究成果。比如,政治學將腐敗與權力的濫用聯系起來,揭示出腐敗的政治本質,主張建立健全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社會學認為,腐敗的滋生、惡化與公民社會的發育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主張從整個社會層面開展反腐敗工作;文化學從社會傳統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的層面來剖析,抓住了產生腐敗的歷史文化根源;經濟學則主張,人類任何行為都是成本與收益核算的結果,當腐敗收益超過成本時,一些人會趨向于腐敗,因此要努力加大腐敗成本,以此來遏制腐敗。了解各種反腐敗辦法措施,可以開拓我們的思路,有利于實際工作的深入開展。三是要借鑒國外反腐敗的有益經驗。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跨越社會制度的全球性頑癥。世界各國在反腐敗斗爭中采取了許多辦法措施,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應該從我國國情出發加以借鑒。四是要及時總結實踐中形成的新經驗。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新辦法、新舉措、新經驗大量涌現,及時地把實踐中產生的新鮮經驗加以總結、提煉、推廣,指導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對于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加強戰略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問題的研究的同時,還要抓好戰術性問題的研究,即對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的研究。比如第三紀檢監察室聯系的單位比較多,情況也不盡相同。發生在中直機關中的違紀違法案件與發生在司法機關、科教文體行政管理機關、群眾團體、新聞單位中的表現形式不完全一樣;查辦違反經濟紀律的案件與查辦違反組織人事紀律、政治紀律、群眾工作紀律的案件,也會有不同的特點。我們對具體問題研究得越細致,就越能夠促進工作的深入。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機構的反腐倡廉理論研究,要緊密結合工作實踐,在抓個性、抓特殊性問題上多下一些工夫。

反腐倡廉理論研究一定要有好的作風———緊密聯系實際。有沒有真知灼見,取決于對工作是否真抓實干。陳云同志曾經指出:“先做工作,后摸規律。好多知識分子同志,到下面去找規律,工作還沒有做,哪里去找規律?先做工作再講,不要先找規律性,找不出來的。”理論研究只有緊緊圍繞鮮活的實踐進行總結和思考,才能形成管用的理論成果,更好地指導實踐。因此,我們要堅持邊實踐,邊研究,帶著問題研究,增強研究的針對性。要堅持理論研究與謀劃工作相結合,增強研究的有效性。理論研究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既要單兵作戰,充分調動每個同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要群策群力,對重大的課題合力攻關。既要立足紀檢監察機構,又要動員所在部門和單位的相關力量參與研究。既要采用理論研討會等形式集中出一批成果,又要把工夫下在平時,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就認真研究解決什么問題。

總之,我感到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機構中人才很多,希望大家充分發揮這種優勢,既多出實踐成果,又多出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