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章廉政建設體會

時間:2022-10-12 03:27:00

導語:學習黨章廉政建設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黨章廉政建設體會

黨章是立黨、治黨、管黨和規范、制約全黨行為的總章程,是把握黨的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準則,是堅持從嚴治黨方針的根本依據。關于黨的紀律建設,黨章有明確的規定,可以說,黨章也是各項黨紀條規的總藍本。

黨章第三十七條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筆者理解,這條規定體現了黨紀“剛柔雙重性”特征。其中“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體現的是黨紀“剛”的一面,即黨的紀律是“鋼鐵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體現的是黨紀“柔”的一面,即黨的紀律是“自覺的紀律”。融“剛”“柔”于一體,黨的紀律又是“鋼鐵紀律”和“自覺的紀律”有機統一體。

黨紀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黨紀的雙重性特征,要求我們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必須把握并順應這一特征,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環節、不同的情節恰到好處地運用工作措施,或剛或柔或剛柔結合。我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一般應該按照“柔—剛柔結合—剛”這一順序來運用相關措施。下面,我就這方面的理解意見略作以下闡述:

一、以柔為先,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中尋求著力點

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基礎性工作,屬于柔性措施。“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這是黨章對黨員的基本要求。由于共產黨員有著比普通公民更高的思想覺悟,因而,加強對黨員進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是一個對黨風廉政建設容易奏效的著力點。在實施教育操作中,要把握以下幾個要素:

一要明確教育主題,營造良好氛圍。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必須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中心來確定教育主題。比如,近年來我們開展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教育活動、“兩個務必”教育活動,都是根據當時的形勢確定教育主題。去年至今,我們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廉政文化“六進”為主題,深入開展了內容眾多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活動。這些活動由于主題鮮明,涵蓋的內容的廣泛,促進了良好氛圍的形成,加上工作做得深入,所以取得的教育實效也是相當明顯的。

二要豐富教育內容,注重內容配置。在實施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工作中,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必須突出重點。當前,重點要堅持對黨員干部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進行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進行黨規黨紀教育,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增強拒腐防變能力;要大力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教育;扎實開展黨章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遵守“四大紀律、八項要求”的教育,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遵守黨紀國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組合配置教育內容,進一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要改進教育形式,注重綜合效應。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采取何種形式和載體是黨內教育能否取得綜合效應的重要條件。要運用好會議、培訓、黨校、電視、報刊、網絡等陣地,搭建多種教育平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相關內容多樣化滲透,不斷改進教育形式,切實增強教育的感染力。一是利用黨校、會議、培訓等,搭建課堂教育平臺。通過在黨校開設廉政黨課,增強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通過先進事跡報告會,利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通過召開反腐敗報告會,增強黨員干部對反腐敗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對新提拔干部和領導干部配偶進行廉政培訓,擴大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的輻射作用。二是利用報刊、教育讀本等,搭建文字教育平臺,增強教育的滲透力。三是利用電視等媒體,搭建電化教育平臺,通過播放黨風廉政電教片等強化反腐倡廉輿論氛圍。四是利用網絡、手機短信等載體,搭建信息教育平臺,增強黨風廉政教育的時代性和時效性。五是利用圖片展覽、書畫展覽、公益廣告、文藝匯演等形式,搭建社會教育平臺,把反腐倡廉教育推廣到社會各界群眾之中,從而增強全社會反腐倡廉的意識,促進“以廉為榮,以貪為恥”風尚的形成。

二、剛柔結合,在制度建設和監督制約中尋求著力點

(一)制度作為規范公眾行為的根本方式,具有規范性、強制性、明確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因而是一種剛柔結合的反腐倡廉措施。當前,各級紀檢監察組織都注重從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中尋求著力點。筆者建議紀檢監察組織在制度建設中至少要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講求制度的科學性和實效性。要深入分析當前腐敗形成的深層次動因,加強制度建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根本標準,通過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強制度建設的實效性。

二要不斷提升制度的系統化、法制化水平。要遵循國家的法制統一性原則和黨在政治上、組織上集中統一的要求,把制度建設置于黨紀國法建設中,統籌安排,做到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黨內法規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則、基本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廣泛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激發群眾參與制度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要認真總結群眾的實踐經驗,進而把群眾意愿升化為具體制度。

四要把制度的理念滲透到人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等多種文化表現形態之中。要將人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道德標準,通過適當的程序上升為制度,反過來又運用制度的規范作用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形成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五要提高制度的執行能力。要建立健全制度教育機制,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嚴格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和獎懲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到令行禁止、違者必糾,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建立和完善制度執行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責任內容、責任分工、考核方式、責任追究等具體內容,確保制度落到實處。

(二)和制度建設一樣,監督制約也具有剛柔結合的特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監督制約機制,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統籌規劃。在完善監督制約措施中,各級紀檢監察組織重點應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旨在監督規范領導干部行為的各項制度。①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領導班子內部要嚴格按照《黨內監督條例》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使之制度化;②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實行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審批和使用等重大事項定期報告制度和檢查監督制度;③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收入申報制度、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改進和強化對領導干部公務活動等方面的監督管理。

二是減小權力不當行使的空間和條件。目前至少需要解決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①大力推進行政法制建設,營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環境,以法制化規則和程序制約權力的運行,使掌握權力的人員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圍、程序、程度上行使職權;②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精簡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行政機構,限制與制止權力進入市場,逐步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行政干預;③大力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應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一律取消。可以通過市場調節運作的,一律運用市場機制來運作,如建立有形建筑市場、實行工程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④深化政務、村務、廠務公開,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為廣大群眾直接對政府權力進行全面、廣泛的監督敞開渠道。

三是合理設置機構職權形成權力制約關系。建立監督制約機制離不開改革,應依據權力制約原理,調整部門職能分工,合理劃分職責權限,形成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平行交互監督制約的機制。此外,對于不利于權力分解的崗位,可實行崗位輪換、干部交流制度。

四是促進專門機關監督與社會監督有機結合。主要強化三個方面的監督制約:①進一步加大紀檢監察、審計等專門機關的監督力度,加強對行政權力和行政違紀的監控,對容易發生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部門和環節尤其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權力越軌和濫用;②加強新聞輿論監督。發揮新聞輿論監督公開性、快捷性的特點,及時揭露各級領導干部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紀違法行;③加強群眾監督。注重建立人民群眾批評監督的渠道,如群眾舉報制度、特邀監察員制度等,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參與批評監督的權利。

三、以剛為器,在查處違紀違法行為中尋求著力點

盡管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但我們卻不能保證每一名黨員都能嚴格遵紀守法,也不能保證教育、制度、監督對每一名黨員都能奏效,因而在黨風廉政建設中也就必須使用懲處手段。懲處是剛性手段,是最具威懾力的反腐倡廉措施。筆者認為,紀檢監察組織在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工作中,應著力于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作重點必須突出。當前,要按照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的要求,重點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違紀的案件,嚴肅查辦領導干部濫用權力、貪污賄賂的案件,利用人事權、司法權、審批權謀取私利的案件,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案件,以及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案件。查辦金融、工程承包、土地管理、礦產開發和政府采購等領域的案件。同時,還要注意查辦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尤其是發生在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和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失職瀆職案件。

二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當前,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要緊密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而展開。商業賄賂行為不僅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而且極易引發國家公務人員貪污、受賄等腐敗行為,侵蝕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對商業賄賂案件必須依法堅決查處。

三是要正確處理懲治和預防的關系。既要堅決懲治腐敗,又要有效預防腐敗;既要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又要重視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既要查處嚴重阻礙和破壞改革發展的行為,又要支持和保護廣大黨員干部大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