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實事求查案體會
時間:2022-10-15 05:25:00
導語:堅持實事求查案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在懲治腐敗、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工作中,部分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人員存在著“左”和“右”的錯誤思想,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是認為當前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和懲防并舉,注重預防體系,查辦案件就是次要的了,可以放松了,表現出“右”的傾向;另一方面,認為查辦案件、懲治腐敗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唯一重要的任務,不抓出幾個腐敗分子,就說明這個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沒有成效,表現出一種“左”的傾向;
二是“懷疑一切”,未經調查,把被舉報單位的同志看成一團漆黑,先定性后查事,把其推到對立面,憑主觀想象去查辦案件,表現出一種“左”的傾向;另一方面,發現違紀違法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輕描淡寫弄一下,不嚴肅查處,表現出“右”的傾向;
三是不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考慮黨的政策,不是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不著眼教育、促使轉變,而是把人一棍子打死;攻其一點,不計其余,表現一種“左”的傾向,等等。另外,只強調教育為主,反對處分等“右”的傾向。
我們要防止“左”和右的錯誤思想,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思想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是思想活的靈魂和精髓。我們要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查辦好案件,只有靠實事求是。用實事求是與主觀主義相對立,賦予實事求是以新的含義:“‘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實事求是是查辦案件工作的科學方法,它既是案件檢查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又是衡量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檢查活動是否公正、合法的準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就是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及其查案件的人員要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查明案件真實情況,堅持一切從案件實際出發,具體案件具體對待,實事求是地調查取證、定性和提出處理意見。絕對不能主觀臆斷,先入為主,先定性后調查、取證,更不能有偏聽偏信、懷疑一切而首先把同志推向對立面的極“左”思想。否則,必然要造成冤假錯案,必然要傷害同志,給我們黨的建設帶來極壞影響。另一方面那種不分是非,對違紀違法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也是危害我們的黨的建設的,影響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懲治腐敗與保護黨員干部權利并重,正確運用政策和策略,才能辦好案。
懲處和教育互為前提,互為條件,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一方面教育是基礎,懲處是手段,二者結合,才能收到更大的實效;另一方面,懲處本身也是一種教育,而且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們在查處案件中,應具體案件具體分析,要堅持嚴肅慎重,區別對待,在維護黨紀政紀,同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過程中,必須做到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嚴格執紀。嚴肅不是越嚴越好,恰恰相反,輕錯重處不僅不嚴肅,而且是對黨紀政紀的一種破壞,錯誤行為是什么性質就定什么性質,既不夸大,也不縮小。在查清違紀違法事實的基礎上,具體分析違紀違法者所犯錯誤的事實、性質、情節、手段、后果和責任,以及對所犯錯誤的態度,認識好壞,有無悔改之意,還有犯錯誤者的一貫表現怎樣,對照紀律規范,區別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處理,力戒簡單化,機械照搬條規,甚至感情用事,濫用處分權。必須采取寬嚴相濟的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必須全面考慮查處案件所帶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必須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服務。
“左”和右的錯誤思想,都是由于主觀和客觀相分裂,認識和實踐相脫離,都是由于不能正確地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來分析問題、看待問題。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的今天,擔任紀檢監察工作的同志,要協助黨委把黨風廉政建設搞好,深入地開展反腐敗斗爭,就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清除“左”和右的錯誤思想。查辦案件是一個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我們辦案的同志萬萬不可粗心大意,萬萬不可憑主觀想象,隨心所欲。
-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 下一篇:政府績效管理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