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集團工會實踐與體會
時間:2022-09-21 11:11:37
導語:汽車集團工會實踐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月9日,全總視頻會議作出“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的活動部署后,汽車集團公司工會按照全國總工會和中國機冶建材工會、省市總工會工作要求,結合實際,迅速行動,積極啟動并落實了相關工作。通過具體而實在的創新工作,得到了上級總工會的高度認可,得到了公司黨委、行政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得到了各級基層組織和廣大職工的高度評價。
一、堅持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積極構建企業穩定和諧勞動關系是“面、心、實”活動的目的
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工會始終堅持平等協商和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努力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搭臺、員工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并實施了集體合同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等“一大二小”全方位、廣覆蓋的權益保障機制,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上水平。
一是通過落實民主管理,實現全員參與監督。首先我們堅持和完善了職代會制度,強化職代會職能,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努力為廣大職工群眾參與企業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營造出一種積極健康的氛圍,我們根據《省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編制出了符合企業特點的《職代會實施細則》,堅持公司和基層子公司兩級職代會按時換屆,長期堅持每年召開兩次以上職代會,全面落實職代會各項職權,審議公司及基層子公司的生產經營、發展戰略的重大事項。公司職代會閉會期間,由職工代表團(組)長聯席會議負責審議行政方面臨時提交的各項議案,討論通過調資方案、企業規章制度等文件,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具體利益。其次,公司工會積極推動實行了公司、分廠(子公司)、車間、班組“四位一體”的民主管理網絡,把民主管理推進到生產一線和基層班組。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行政領導第一責任者、工會組織為第一執行者、紀檢監察部門為第一監督者、職工群眾為第一評價者、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的廠務公開運行機制。通過不斷創新和完善廠務公開制度,使企業廠務公開工作更加規范化和長效化,職工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更加得到有效保證。
二是通過集體合同的規范操作,實現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公司黨政工一貫重視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建立、以及具有依法維權的全局意識。繼98年元月后,2008年6月,公司工會按照《工會法》、《勞動合同法》要求,配合人企部門重新修訂了《員工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管理程序》、《集體合同》,并在平等協商基礎上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重新續訂了《集體合同》。另外,還于2011年12月2日、2012年2月15日分別簽訂了《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各獨立核算子公司也按照要求,完成了“一大二小”《集體合同》的簽訂和續訂工作。公司工會還經常組織職工代表對《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督促行政依照《集體合同》的要求規范企業行為。
三是通過“六項制度”的穩步推進,實現企業共商共決。公司通過不斷探索、調研、試點,尤其是大膽運用“六項制度”,不僅有效落實了平等協商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相關內容,而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良好協商平臺,實現了企業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六項制度”即(一)建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與工會主席定期洽談制度,搭建高層領導交流溝通平臺,突顯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的地位與作用。(二)建立職工代表與外方高層領導定期通報制度,搭建員工參與企業決策平臺,疏通員工表達利益訴求渠道。(三)建立工會與人力資源部門協商制度,搭建員工薪酬分配共商共決平臺,實現員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四)建立工會與安技部門協商制度,搭建管理層交流互通平臺,滿足員工體面勞動、尊嚴生活的新要求。(五)建立工會與企業平等協商制度,搭建員工收入增長機制平臺,確保工資集體協商程序化、制度化、常態化。(六)建立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通報制度,搭建企業民主管理規范平臺,推動企業鍛造具有特色的產業鏈。
通過推行民主管理“六項制度”,有利于貫徹落實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有利于堅持工會的社會主義性質;有利于提升工會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四是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加大矛盾調處,實現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結合企業實際,公司工會創新工作,構建了一條縱向聯動、橫向互動的立體信訪維權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分廠、車間、班組“四級”勞資關系監督網絡。同時還依法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保護監督委員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堅持對企業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實行經常性監督,還主動為基層工會和職工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努力把勞動關系矛盾調解在基層,消化在萌芽狀態,有效地維護職工隊伍和企業大局的穩定。
五是通過發揮提案委員會作用,積極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為了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參政議政的能力,公司工會根據職代會規定,建立了《汽車集團公司職代會提案制度》,不僅形成了長效的溝通機制,而且使提案工作逐漸步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發展軌道。每年對于征集到的提案,都堅持做到了事事有處理、件件有落實,并及時把處理意見反饋給各位職工代表,提案處理率達100%,深受職工代表的一致好評。此外,為進一步提高職工代表的綜合素質,公司工會每年都要邀請省、市總工會民主管理專家,為職工代表舉辦“依法維權、依法行權”的專題培訓班,使職工代表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二、大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引導激勵員工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是“面、心、實”活動的舉措
開展服務職工活動必須抓好經營發展這一中心工作。為此,公司工會主動與黨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有效地延伸了工會服務經濟建設的工作鏈條,通過努力,企業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不斷刷新記錄,廣大職工群眾真正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主力軍。
1、組織職工深入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勞動競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工會緊緊圍繞企業重點項目和生產經營目標,組織廣大職工開展了合理化建議、班組建設、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等多類別、多項目、有特點的勞動競賽和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形成了“公司統一部署、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積極組織、員工全面參與”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活動模式,創模范班組競賽和班組管理活動,積極結合企業JPS管理深入到生產經營每個角落,解決了許多生產和管理上的實際問題。各基層工會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勞動競賽的組織方法和競賽模式,提高競賽參與人數,擴大競賽參與范圍,增強對職工的吸引力,使競賽效果明顯提升。公司工會結合新時期生產經營工作特點,發動廣大職工群眾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創新成果實現了由數量到質量的快速飛躍,據統計,2011年全公司共收到合理化建議63909條。利用45696條,采用率71.5%,創造了可觀的經濟與管理效益。
2、深入開展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努力提升職工隊伍綜合素質。在推進職工素質提升工程中,公司工會重視引導職工確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奮進意識”,積極倡導“精一門、會二門、懂三門”的學習鉆研精神,充分發揮技術工人協會作用,每年通過組織2至4項公司級的理論與業務大比拼活動,鍛煉了員工隊伍,發掘了一大批技術精湛、業務優良、素質過硬、成績顯著的優秀技術工人群體,為企業發展集聚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另外,自2009年以來,通過企校“聯姻”的培訓新方式,首屆“公司優秀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班”于去年7月順利完成了學業,60位學員已回到各自崗位并將所學知識科學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成為基層一線的領頭人。第二期“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班”于今年9月7日正式開班,深受基層組織和員工的支持。
三、正確履行維護職能,著力關心員工生活,堅持不竭為員工服務是“面、心、實”活動的根本
公司工會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下,結合實際采取各種方式方法,發揮“貼近基層、貼近員工”的優勢,堅持把為困難職工幫扶工作作為新時期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的創新和拓展,努力實現幫扶工作社會化、經常化、制度化,促進和諧穩定。
1、明確幫扶工程指導方向
按照“面、心、實”工作要求,公司工會結合企業實際,及時建立健全了一套適合企業特點的幫扶工程遠期目標,既:從以錢物幫扶為主向多元化幫扶發展;從單一的救助形式向全方位救助發展;從以節假日幫扶向日常幫扶救助發展;從少數部門承辦向多個部門聯辦方向發展;從單純的常規運作向追求效率效應化目標發展。尤其是堅持和發展了“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四季送關愛”活動品牌,較好地推進了幫扶機制朝著健康有序的目標發展。
2、構建和完善了幫扶機制
公司工會充分運用黨委與行政賦予工會的資源和手段。緊緊抓住“黨政所需、社會所求、職工所盼”的事情,繼續完善了“節日走訪、重點慰問與日常關懷、積極幫扶”送溫暖工程有效機制外,還堅持在三大基金(解困基金、職工救急濟難基金及各單位互助基金)基礎上,努力拓寬日常困難補助、住院慰問幫扶,特困慰問幫扶渠道,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立體幫扶與勞動保障體系相結合的工作格局,積極構建了全員覆蓋的職工救助機制,建立健全了困難職工檔案,實現了送溫暖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較好地解決了廣大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的實際問題。每年元旦、春節期間,公司上下都會廣泛開展“溫暖送萬家,春風鑄和諧”困難職工家庭慰問工作,2011年發放慰問款115萬元。同時每年還組織公司內有毒有害工種職工赴桂林、青島、廈門等地療養,組織全國、省、市及公司勞模赴香港、澳門、韓國、臺灣、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休養。此外,公司工會結合實際,又將幫扶向縱深拓展,及時成立了汽車集團公司愛心服務站、“愛心超市”和義工組織,進一步起到了凝心聚力作用。
3、創新和發展幫扶模式
公司工會堅持以關心職工的切身利益為著力點,積極創新幫扶機制和“送溫暖”模式,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努力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所需、黨政所望、竭誠為職工服務的“職工之家”。
按照“面、心、實”工作要求,在市總工會的親自指導和幫助下,公司工會及時將“愛心服務站”進行了轉型升級,并于今年5月21日正式成立了“汽車集團公司服務中心”,服務內容覆蓋職工困難幫扶、勞動爭議調解、訴求辦理、心理咨詢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公司工會真心為廣大職工服務的具體行動。
四、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是“面、心、實”活動的手段
公司工會一貫重視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利用現有平臺,形成了“黨委發文、行政支持、工會搭臺、基層唱戲、員工參與”的新時期工會文體宣教工作新模式,并不斷豐富和發展了具有大特色的文化格局。一是始終堅持每年以“舞龍、燈展、大合唱、職工體育比賽”四大傳統特色企業文化活動為核心,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二是緊扣企業中心,組織職工群眾廣泛參與“我為企業發展作貢獻”等主題系列活動,每年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故事表演、征文競賽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群眾性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職工努力為公司平穩較快發展作貢獻的斗志;三是充分利用工會網站、工會文化長廊和《人》等宣教載體,廣泛宣傳公司政策、工會工作與職代會精神,維護了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四是積極開放“職工書屋”等宣教文體場所,通過不斷更換報刊、更新書籍,以達到滿足職工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公司工會根據職工群眾的迫切愿望,還成立了攝影協會、體育協會、藝術團等組織,一方面吸引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將思想政治工作、人生觀、價值觀融入其中,讓員工參加活動過程中自覺的受到教育;另一方面讓他們在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中豐富和發展大企業文化。
五、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凝聚力、向心力是“面、心、實”活動的基礎
在開展服務職工活動中,公司工會堅持從自身建設抓起,注重完善工會組織建設,由今年年初創新地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即貫標),重點推進工會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操作流程,形成一套具有工會工作特色的作業指導書,促進工會工作健康有序的創新發展。注重加強工會信息工作,堅持深入挖掘,大力宣傳企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活動順利的開展。重視發揮工會各種宣傳載體作用,專門開辟“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專刊,通過通報基層活動推進情況以及宣傳先進事跡,進一步弘揚了主人翁精神,較好的在企業中營造出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有力地推動了服務職工活動蓬勃開展。
通過<學習宣傳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和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工會干部實現了人人有目標、有任務、有壓力、有動力,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工會形象不斷得到提升,員工對的滿意度日益提高。汽車集團公司工會將再接再厲、勇于創新,在全總、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和省市總工會的堅強領導下,繼續把“面、心、實”活動深入開展下去,進一步提升服務基層、服務員工的水平和能力,切實把活動成果轉化為工會干部聯系基層、服務員工的長效機制,努力為企業的長足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副主席在工資協商交流會講話
- 下一篇:汽車集團工會創新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