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郵政銀行風險合規管理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2-08-18 08:57:00

導語:獨家原創:郵政銀行風險合規管理的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郵政銀行風險合規管理的心得體會

自**年郵政獨立運營以來,人在近幾年的時間時一直在摸索郵政運營的最佳模式,尋找郵政業務最佳契機和途徑。合規風險管理為中國郵政提供了發展契機,當前正值郵儲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開展合規建設推進年活動有著很強的現實性和必要性。郵政儲蓄事業的成長離不開合規經營,更與防控金融風險相伴。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必將為郵政儲蓄經營理念和制度的貫徹落實提供強有力的依托和保證,也使得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實現長治久安的工作局面成為了可能。下面,就如何提高銀行效益,降低金融風險,我談幾點粗淺見解。

一、合規風險管理的內涵及作用

所謂合規,是指使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致。合規風險,是指銀行因沒有遵循法律、規則和準則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的風險。合理風險管理是指銀行主動避免違規事件發生,主動發現并采取適當措施糾正已發生的違規事件的內部控制活動,它是構建銀行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基礎和核心。因銀行業經營風險的特點,在吸取大量銀行案件的教訓后,銀行業合規問題日益引起監管者和銀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合規管理作為專門的銀行風險管理技術也日益得到全球銀行業的普遍認同。合規建設在銀行管理中的作用是指銀行主動識別合規風險,持續修訂合規管理制度,采取懲戒措施,避免違規事件發生,持續管理合規風險的動態過程。加強合規建設,建立和完善合規管理工作體制、機制,對于銀行業市場化改革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合規管理是銀行一項核心的風險管理活動。銀行應綜合考慮合規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關聯性,確保各項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合規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通過建立健全合規風險管理框架,實現對合規風險的有效識別和管理,促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確保依法合規經營。首先應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并將合規文化建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合規是銀行所有員工的共同責任。

二、郵儲銀行合規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國內監管機構和銀行自身的情況看,我國郵政銀行在合規風險管理的系統建設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合規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合規風險管理在我國郵政銀行中是一個較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具有長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合規風險管理就必須使合規成為所有銀行從業人員自覺的行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業務操作和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領域中去。但近年來我國發生的銀行業大案要案無不顯示了銀行業部分職員甚至高層的管理人員的合規意識非常淡薄。在現實工作中,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職員,對于什么是合規,為什么要合規,怎樣才能合規,還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和做法:有的把合規作為一句時髦的口號,喊在嘴上,寫在紙上,釘在墻上,卻沒有統一的規劃和措施,始終沒有落實到行動上;有的把合規同業務發展對立起來,一味強調經濟利益,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借口,逃避或抵制合規;有的長官意志嚴重,習慣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輕制度管理重主觀行事。如果對合規風險管理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依然無法滿足形勢的要求,必然會導致合規風險管理工作形式化,為郵政銀行的運行和發展埋下風險隱患。但由于有關人員對合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合規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導致規定形同虛設。

(二)部分“規則”不規范。

中國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認為合規中的“規”是指適用于銀行業經營活動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經營規則、自律性組織的行業準則、行為守則和職業操守。雖然郵政銀行對外部規則如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規則沒有制定的權力,但對于自身內部的經營規則,郵政銀行可以自主確定。這些內部規則,保證了郵政銀行的正常運行。但是,在這些郵政銀行內部規則中,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內容不規范。有的內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為獲取更多的利益,違法或者超越職權設立多收費、高收費事項,與外部規則或法律精神相抵觸;二是對內部規則的執行不到位,或者根本不執行,而對這種不執行規則的行為又缺少對相應的懲罰補救規則,使得規則僅僅成為一種裝飾、一種擺設;三是備案審查工作不到位,表現在對規則制而不備或備而不審,制而不備逃避了外部監管部門和上一級銀行的監督,備而不審導致監督流于形式。

(三)合規風險管理能力不強。

第一,近年來,我國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發展較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我國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能力總體上仍然不高,尤其是對合規風險的識別和評估上未實現動態監測和量化管理,對合規風險管理的創新和發展后勁不足,這與國外發達國家的郵政銀行相比還有相當差距;第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新的合規風險不斷產生,而有的郵政銀行對合規風險管理的經驗積累尚且不足,導致其對合規風險的應對和處理能力較弱;第三,我國有的郵政銀行的風險管理架構還不完善,對合規風險的管理活動仍集中于傳統信貸領域,還不能做到對銀行整體經營業務的全面覆蓋,離全面合規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相差甚遠;第四,我國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人才缺乏,合規風險管理隊伍能力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發展。

三、加強和改進我國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對策

針對以上我國郵政銀行合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金融市場和外部監管部門對郵政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要求,筆者認為,加強和改進我國郵政銀行合規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塑造深厚的合規文化。

合規是銀行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基礎,也是銀行穩健運行的內在要求。要進一步倡導“合規從高層做起”、“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主動合規”、“合規與監管有效互動”等合規文化理念、意識和行為準則。通過加強宣傳教育,讓員工了解和掌握合規知識,提高對合規風險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以確保合規風險管理切實有效。

(二)注重“規則”研究,確保規則制度的規范性。

郵政銀行的規章制度建設是合規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為了更好地使郵政銀行各項業務經營活動能夠正常開展,確保銀行經營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郵政銀行首先應加強對有關法律、法規的條文及其內在精神的研究,提高相關理論水平,特別是應重點研究與金融業務方面相關的法律知識、金融監管規定,跟蹤關注外部規則的變化,積極參與與銀行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制定。

(三)建立合規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落實合規風險管理工作。

郵政銀行高級管理層應貫徹執行合規政策,按照獨立性、權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則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合規風險管理組織,并配備充分和適當的的資源。合規風險管理部門應在合規負責人的管理下,與各業務部門加強聯系,有效發現和管理合規風險。

(五)建設合規風險管理隊伍,提高合規風險管理能力。

首先應注重建立合規風險管理隊伍的考核和培養機制:對合規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定期考評,考核其工作實績,通過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考評,促進合規管理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同時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培養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合規管理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合規管理能力和水平。

以風險管理為本的合規管理建設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我國銀行業在此仍處于起步階段,并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我國金融市場和監管部門對郵政銀行提出了嚴格的合規風險管理要求,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要郵政銀行發揮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合規為主動合規,面對新形勢,研究新情況,積累新經驗,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實現新突破,促進郵政銀行自身合規穩健經營,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