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廉潔習慣
時間:2022-11-12 05:19:00
導語:培養廉潔習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局開展了一次“審計風險的自我教育”專題講座。講座對我們熟悉的案例進行了剖析,列舉了當前審計風險主要的幾種表現形式,分析了審計風險存在的必然性,并且闡述了審計風險極大危害性。短短四十分鐘的講座,給每個審計干部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反腐倡廉警示課,讓我們明白審計干部必須潔身自好,廉潔從審。那么,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想,我們必須養成廉潔自律的好習慣。
養成廉潔自律的習慣,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審計干部不是圣人,在思想認識上也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特別是有些人愛慕虛榮,喜歡和其他人比吃比穿比房比車,比來比去就有失落感了。這樣一來,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在能夠腐敗的時候,也許思想道德的防線就失守了……前一段時間,我們觀看了《懺悔錄》,現在仍然很有感觸。那些領導干部在跨進腐敗之門前,絕大多數都是善良、誠實、正直的人。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權力的增加,在各種糖衣炮彈的轟炸下,他們的欲望不斷膨脹,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權錢面前他們意志防線土崩瓦解,最終觸及了法律的高壓線,身陷囹圄,落得個家破人亡,讓世人唾罵的下場。
養成廉潔自律的習慣,要求我們對法律心存敬畏,嚴格執法,正當執法。審計執法是審計工作的關鍵,倘若執法不當,就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審計風險。在審計干部隊伍中,有極少數人不學法,不懂法,對法律毫不畏懼,實在是很可怕。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問手下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樂?”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功成名就者最快樂”,有的說“富甲天下最快樂”,有的說“高官俸祿者最快樂”。可朱元璋聽了連連搖頭。唯獨聽到萬綱說“畏法度者最快樂”時,朱元璋才頻頻點頭。“畏法度”就是敬畏法律而老實守法,熟知法律而循規蹈矩,畏懼法律懲罰而不越雷池,自覺做廉政官員,做守法公民。畏法度者,視法度為高壓線,行事謹慎,永遠不觸犯法律,他們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所以快樂。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更應該“畏法度”,做一個快樂的審計人。
養成廉潔自律的習慣,要求我們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經常檢討自己的言行。時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才能盡早的發現錯誤,及時補救和改過。身處審計這樣一個執法部門,不可避免會面臨各種陷阱、利誘和交易,如被審計單位的吃請、禮品等各種形式的賄賂。因此,在審計工作中我們要時常地將自己的行為與審計紀律“新八不準”和公務員法等的要求進行對照,對偏離正常軌道的行為及時進行糾偏,不斷地進行自我批評和教育,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總在正常的軌道內行駛。如果我們沒能做到時常反省自己,也許會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犯下許多錯誤,等到我們發現這些錯誤想要改正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有改正的機會了。其實,許多領導干部因為沒有及時檢討和改正自己的錯誤,自己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淵還渾然不覺。我們要以此為戒,從點滴做起,防微杜漸,筑牢心中那道“廉政防火墻”。
如果我們養成了廉潔自律的習慣,那么無論遇到怎樣的誘惑,我們都能淡然處之,潔身自好;無論身處怎樣的場合,我們都能牢記肩負的職責,廉潔從審。
- 上一篇:流通產業現代化發展關鍵走勢以及途徑
- 下一篇:ICT技術學習個人匯報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