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局長學習中國夢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16 10:18:30

導語:醫保局局長學習中國夢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保局局長學習中國夢心得體會

“中國夢”是什么?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從此,我們國人多了對將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針對這次市委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學習專題活動,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夢,凝聚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唯有不斷創造實現億萬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夢想,才能共同托起民族復興之夢。作為與我們百姓密切相關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和發展,幾乎惠及了所有的中國的百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家將給全體公民撐開一把保障的大傘,讓每一個公民都深受其惠,率先實現我們國家全民醫保惠及百姓的“中國夢”。

推進全民醫保為“中國夢”添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但它不是溫飽型生活方式,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等是溫飽社會向小康社會過渡的重要指標。為了“中國夢”,必須推進“全民醫保”,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作為一個普通家庭,普通百姓尤其是農村的百姓最怕的就是得病、住院,每次看病高額的花費都能讓百姓“望而卻步”,早在十幾年前,舉國呼吁建立全民醫保,而因國家不堪重負無力承擔,就此,建立全民免費醫療制度的動議擱淺。為什么經濟發達程度比中國弱的印度,已建立起全民免費醫療制度,而中國卻建立不起來。全民醫保,成為廣大百姓難圓的中國夢。如今黨的十八大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圓“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實現“全民醫保”是提升全民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社會和諧的穩定器。“全民醫保”的推進,將為“中國夢”增添更加美麗的幸福光環。

“中國夢”為醫保指航,向全民醫保邁進

中國夢給我們指明方向,不畏艱巨,勇穿迷霧與荊棘。盡管當前我國社會醫療保險體系還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經過近年來不斷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我們國家關于醫療保障問題不再存在著公費醫療等特殊政策,轉而發展成了針對普通職工、退休職工、特困人員、城鎮居民、農村農民等多方面的多層次、廣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政策的實施不但有效避免了“一人拿藥惠及全家”的弊端,更使城鄉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不用繳納醫保費就能享受到醫療保險待遇。同時農民朋友們也能交幾十塊錢納入農村的合作醫療保險政策中,2006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市、區),使全體各個層次的國民都享受到了醫療保障的利好政策和待遇。同時,針對大醫院人滿為患、中小醫院無人看病的醫療資源分配問題,此次十八大報告中也提出,要積極發展和完善縣級基層醫院的硬件和軟件條件,讓90%的市民能在縣域內解決看病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進一步說,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一名基層醫保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將把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真正放在心坎上、落實到行動上,將黨的各項醫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轉變思路真抓實干成就“全民醫保夢”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民族復興的希望。今年的全國兩會將把黨的十八大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景、路徑,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人民的期待需要轉化為一項項具體措施,落實到一件件好事實事。唯有真抓,才能直面問題攻堅克難;唯有實干,才能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我們要進一步做好“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三送工作,了解民情民意,建立覆蓋市、鄉、村三級的“三送”信息網絡,延伸到基層社會的各個觸角,確保我市醫療體系建設真正服務到千家萬戶,從我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努力提升綜合素質。團結帶領醫保局工作人員,轉變思路,勇于創新,真抓實干,為全民醫保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