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道服務措施

時間:2022-09-23 08:30:00

導語:綠色通道服務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通道服務措施

**市圍繞拓展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途徑,豐富服務群眾的內容,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以制度和機制建設為重點,以載體建設為手段,開通六條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綠色通道”,收到明顯成效。

一是建立便民服務直通車制,變“分散辦事”為“集中理事”。立足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市和15個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都成立了公共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實行“一體化”管理、“一站式”服務;在110處鄉鎮成立了“政務超市”式服務中心。同時,配套完善城市社區黨員服務站,在447個社區建立了集社區服務、社區衛生、社區治安、社區管理于一體的黨員服務站,在集貿市場、居民小區和商務樓宇建立黨員服務點89個,大大方便了居民生產生活。

二是建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變黨員“無職無責”為“有位有為”。為解決無職黨員職責不明確、作用難發揮問題,從**年開始,市委組織部本著“黨員有位置、支部增活力、群眾得實惠”的原則,在農村無職黨員中開展了“當好十大員,發展做貢獻”活動,為無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臺,進一步增強了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據統計,全市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的建制村9129個,參與設崗定責的農村無職黨員188657人,占全市農村無職黨員總數的97%。今年以來農村無職黨員共解決農村實際問題314838個。

三是建立黨員干部為民服務公開承諾制,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干事”。結合開展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推行農村黨員公開承諾制的意見》,在全市農村黨員中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公開承諾。承諾內容主要是針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拿出整改的措施和辦法;根據上級黨委和村黨組織安排,承諾要完成的任務和實現的目標;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本村實際和黨員群眾需要,承諾辦的實事、好事。黨員承諾采用召開群眾大會、張榜、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目前,全市已有19.6萬名農村黨員作出公開承諾事項32.8萬個,已有21.1萬個得到落實。

四是建立為民服務全程制,變“群眾跑斷腿磨破嘴”為“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本著“公開、便民、高效”的原則,讓黨員干部成為群眾辦事的員,由各級機關內部有機運作代替群眾直接辦事,切實減輕群眾辦事負擔。市、縣兩級依托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成立為民服務中心,各鄉鎮(街道)設立為民服務室(站),村級設立為民服務點或工作崗,形成了健全的為民服務網絡,向群眾提供證照辦理、項目審批、信訪接待、司法公證、政策咨詢等服務,實現了為民服務“零距離”。目前,縣市區、鄉鎮、村級分別有為民服務工作人員1618人、2570人和16634人,2006年以來分別辦理事項399995件、74115件和505789件。

五是建立百姓求助快速反應聯動機制,變“群眾往上跑”為“部門往下跑”。大力組織實施為民服務聯動工程,市、縣兩級都建立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以職能行業為龍頭,以服務部門為主體,以遍布城鄉的服務單位和黨員服務隊伍為基礎,上下協調,縱橫聯動,齊心協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服務新體制。**市在公共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成立百姓求助快速反應中心,公布了“12345”百姓求助熱線電話,并作為聯動機制工作點、信息源,將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反映給有關領導和部門,確保職能部門“黨員服務小分隊”第一時間及時解決百姓難題。諸城市建立了聯動服務智能化系統,配備聯動服務“直達快車”560多輛,組建了由45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的聯動服務隊伍。

六是建立部門包村幫扶制度,變“單靠鄉村力量求發展”為“整合各類資源建設新農村”。發揮黨政機關人才、信息、資金、技術、政策等優勢,從市、縣、鄉機關選派駐村工作指導員,幫助抓好新農村建設。組織實施了“千村幫扶”工程,從市、縣、鄉三級確定了1206個部門,分批幫扶經濟和黨建后進村。市委連續選派14批市直部門包村幫扶工作隊,進駐900多個山區、庫區村,開展為期2-3年的包村幫扶工作。推廣昌邑市管理重心下移,組織縣鄉干部包村寄宿、構建和諧農村的做法,全市共選派13086名農村工作指導員進駐農村工作一線,讓干部受到了鍛煉,使農民得到了實惠。